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已超去年全年!截止至11月,杭州市共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6.1万人!

2021-12-11 13:32 作者:杭州落户宝157  | 我要投稿


已超去年全年!截止至11月,杭州市共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6.1万人!

作为浙江数字化改革领先城市,杭州市近年来用数字技术重塑了人才生态服务体系,为海内外人才构筑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今年1至11月,杭州市共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6.1万人,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手指点一点,服务“码上办”

数字化已经成为杭州的一张新名片。在杭州,各类人才服务,特别是政策兑现很方便。

去年5月,杭州首创“人才码”,将政府审批权限向内压缩,明确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和时限,做到让数据跑腿,实现政策“一键兑现”。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流程再造,人才只需要在手机上填报实名信息,后台数据即可实时比对审核,让各项人才补贴即时到账。

“填完账号,点击申请,补贴马上就到账了,体验非常好!”世界技能大赛冠军蒋应成在“人才码”上申领车贴后高兴地说。

数字化技术应用不仅限于此,而是已渗透到人才创新创业的全周期服务流程。据介绍,“人才码”统筹市直属单位、76家企事业单位,163个众创平台和49家金融机构,集成政策兑现、生活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等8大类142个人才专项服务,让人才点点手机,即可实现“服务码上办、政策码上兑、生活码上享、双创码上帮”。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底,已有669730人领取人才码,兑现政策补贴32.39亿元,累计服务405.2万人次,平均日活量2.78万。

数字化服务感知城市的温度

数字化并不意味着冷冰冰的。杭州从人才可感可知的实际需求为改革切入点,提供医疗保健、购物旅游等贴心的生活化服务,让外来人才真正感受到杭州这座城市的温度。

杭州鲁尔物联总裁胡辉通过杭州人才码预约享受了浙一医院的专家诊疗服务。他感到非常便捷,由衷地赞叹,“点点手指就能享受高端医疗服务,杭州人才真的非常给力。”从推出到服务应用,杭州人才数字化服务系统不断迭代,触角延伸,几乎囊括了人才从创业到生活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


目前,杭州人才码已得到了百余家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人才通过扫码可以“一码游杭城”,畅享“吃穿用住行”。浙一、浙二、邵逸夫医院等省级医疗单位为人才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在机场设立全国首个高层次人才贵宾室,免费提供接机、送机服务;网上购物、百货商场、宾馆酒店、旅游景点等市场主体主动让利,为人才提供专属服务等。

人才获得感才是检验数字化改革成果的重要尺度。杭州构建“四合一”协同响应反馈服务闭环,24小时智小惠导服、53条人工专线客服、136人异议应答小组、12人技术“店小二”,问题一次解决率93.96%,服务满意度100%。

从服务到治理 构建人才发展新生态

继人才码之后,今年杭州又推出了“人才引力波”系统,从人才服务入手,向招引、治理功能延伸,努力打造多跨协同、系统高效、场景集成的人才数智新生态。

引力波是时空的涟漪,寓意杭州与人才及企业的引力连接。作为“治理端”的人才数智平台,已打通人才、公安、人社以及各区县(市)等23个单位的数据,归集1.66亿行数据,摸清300多万人才底数。通过多跨协同应用场景,针对人才工作重大任务运用数据科学决策、精准执行、风险预警,对违法行为依法打击,为广大人才把好事办好,提升政府侧人才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化改革下,人才数智平台打破部门数据壁垒,绘制人才职住热力图场景,通过人才大数据分析人才工作地和人才房、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分布情况,动态形成人才职住平衡指数,为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前不久,临平区委人才办通过该应用场景了解到云尚工园有190余家企业入驻,集聚了2000余名青年人才,但周边交通资源配套不足,去地铁站非常不方便。人才办与交通部门立即优化要素配置,仅用时3天,就开通了地铁接驳巴士。

现在,年轻人可以无缝接驳公交地铁回家,平均节省了通勤费用20元,提升了人才的获得感。“人才引力波”系统还能完善人才画像,向符合条件的人才主动、精准推送政务服务,保障政策兑现应发尽发。

这套人才数据服务系统,还为来杭州发展的各类人才发展打造“人才山乡荟”,汇集分析乡村振兴人才数据,贯通全域“春雨贷”,为乡村振兴人才5年授信500亿,推动共富;开发“人才金直通车”数字化金融平台,为人才创业提供涵盖“人才贷”“人才投”“人才保”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支持;创新才金绘制生物医药人才地图,聚焦卓越工程师引育,全面掌握、精准定位,推进产才联动……

- THE END -



已超去年全年!截止至11月,杭州市共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6.1万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