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学生时代·高校食堂往事·其三

2023-04-08 00:05 作者:LSmiler  | 我要投稿

本文承接【我的学生时代·高校食堂往事·其二

除了“红烧肉”之外的食堂,从建筑特色来说,可以说是毫无特色。

而西边的那座食堂,是中规中矩的“两层火柴盒”,相形见绌到“好像是等全校主要建筑都以盖好,才发现西食堂忘了造,于是,就用那些建筑废料匆匆忙忙搭出来的”——夸张一些说,就像是“次品中的次品”。

一般而言,如果不是过于饥肠辘辘,宿舍区在西苑的我们,宁愿多走十几分钟路去“红烧肉”吃,也不愿意去“火柴盒”。

反正,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于是,时间一长,东食堂那边天天受宠生意兴隆,西食堂这边天天失宠门可罗雀

当然,占地面积不大的“红烧肉”虽然有五层,其实学生通常吃饭的只有4层,顶层的餐厅装修豪华、价格昂贵,全都是包间,学生难得要开庆生派对、请老师吃饭通融期末考试“网开一面”等会来这里,有时学校接待特别宾客会来这里。

这4层,一楼的生意最好——毕竟卖的是快餐。二楼到四楼,就是各种小吃了。

说实话,我是觉得做生意“旺不旺”真的是玄学。

比如,二楼有两家做炒饭的,都是我们大一时新开的——靠楼梯口的那家,叫“饭来张口”,另外离楼梯稍远靠西南角的那家,叫“炒极主夫”!

顺带一提,上次说的”尚饭堂“在三楼。

虽然同一种炒饭,”饭来张口“的价格要比“炒极主夫”便宜1块钱,但“炒极主夫”的生意就是比”饭来张口“的好——确切的说,是一开始两家生意差不多,但有一阵子”饭来张口“的师傅回老家有事,窗口关了有一周,之后就不行了。

你要说这两家的炒饭口感有啥区别呢?

对我而言好像真没啥区别,不就是填个肚子么

可能是从众心理作祟吧,好比几个人一起吃炒饭,其他几个都去“炒极主夫”点,就你为了省1块钱要去稍远的”饭来张口“,是不是有点搞特殊?

渐渐地,去“炒极主夫”吃炒饭成为一种习惯,流量自然而然都倾斜到“炒极主夫”那边去了,在这个大家用脚投票的市场经济年代, ”饭来张口“的师傅可能是体会到了大禹夫人望着夫君“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凄凉感,学生们是早中晚”三过食堂门而不入“。

反正这两家的发展历程,简直就是生动的“马太效应”典型案例。

等到大一下,”饭来张口“就关门了,换了一家做鸭血粉丝汤的——这家生意还行,毕竟整个“红烧肉”里就它一家,可能是动用了一些关系来保证垄断地位吧。

当然,你要说这两家炒饭的兴衰,全都是“玄学”也不见得。

虽然这两家的口味与我而言没啥区别,但身边人表示“炒极主夫口感甚佳,吃了还想吃,于是,我们推测,大概是因为生意好,“炒极主夫”赚的钱自然就多,大师傅烹饪、颠勺时虽然辛苦,但心里高兴,这种炒饭烧菜时的愉悦感,就是菜肴可口的独家秘门调味品!

反观”饭来张口“,由于生意冷谈,自然赚不到钱,望着对家生意兴隆,自然心生怨念,怨恨的气息也情不自禁弥漫在菜肴中,炒的人不知道,但吃的人是能感受的到!

难怪不喜欢这家口感的同学说,“这家的大师傅好像来自西方极乐世界,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烧出来的,不,炒出来米饭太硬了,硬的摔在地上估计都能用‘掷地有声’来形容,果然是西有品种,稀有品种啊!“

心情不好,炒的饭难吃;炒的饭难吃,来吃的人就少;来吃的人少,心情更不好——你看,这不就是恶性循环么!

我犹记得哲学书中提过“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反作用物质”,这后半句的内涵恐怕深刻地展现在于两家炒饭铺的口味对比上。

当然啊,到了大三,“炒极主夫”也关门大吉了,因为老板被抓了,原因好像是被查出平时炒饭用的胡椒粉里掺了罂粟粉

犹记得大一那会,熊猫还没和翟文堇谈恋爱,我们两个单身汉在“红烧肉”一楼用膳完毕,并不急着马上撂碗走人,而是在座位上小憩个把分钟——除了消消食,还可以悠闲地坐观食堂中来往的漂亮姑娘。

有不少人以为中医养生理论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指吃完饭立刻就动身,那可是不科学的,相对正确的方式应该稍微休息十来分钟再走动,这样才有助于消化。

而西方近现代研究表明,男性每天凝望漂亮异性几分钟,有助于健康长寿,毕竟么,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心情好,每天都是好心情,身体当然就健康强健。

所以,这一坐一看,其实是中西合璧、汇通古今。

正所谓:有比较才有区别

于是,在美色的衬托下,这快餐的窗口内外分明就是两重风景:

窗口内,菜样是一年四季几乎的不变样,味道是那样的无法令人心旷神怡;

窗口外,美妞们那是一天24小时都不重样,那各种青春活泼靓丽可爱简直就是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初进校园时就听某个学姐提过,大学里的姑娘未经社会气息的沾染,那种清纯才是最为简约最为纯粹的。

转眼间,自己早成了学长,对于此番论调体会更加深刻。

有些唯美,可能真的仅限于那几年的岁月。

之前不会有,毕竟都忙于高考,无暇打扮;之后不再有,社会这个大染缸,能把人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原色早已不知所踪。

这春天的季节里,一切的一切,都衬托出每一位女孩子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味。

珍惜吧,尚在象牙塔中的少男少女们,有些关于青春的阳光在该享受的没能珍惜,那就真是过期不候了。

男人爱看漂亮女人,那是天性。

女人爱看漂亮男人和漂亮女人,也是天性。

夸张一些说,如果一位男性不好“美色”,要么,是生理方面与众不同;要么,是心理方面与众不同。

人类学、社会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多年研究论证认为,远古的女性扮演的角色是养育者,而男性在当时扮演的角色则是猎手。

到了现代社会,男性与女性的角色分工似乎也并没有多少变化,大多数男人依旧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

如今的猎手们虽不需要每天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狩猎,但搜寻目标发现目标追逐目标直至猎得目标的本性千百年来一直根植在基因中并代代相承。

只要留心,这些频频出现的蛛丝马迹在当代很多词语中都能看出端倪,比如“猎艳”,比如“钓马子“,比如”俘获她的心“——

无一不有或明或暗的侵略意图与征服要旨

每一天,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如下的情况都可能要出现,且是若干次:

女孩子辛辛苦苦花了两个小时去化妆去挑衣服然后去见心爱的男人,男人搂着你的小蛮腰走在街上,你望着那张线条分明的脸,他却盯着满大街漂亮的姑娘

对于一部分男人而言,自己看美女还真的只是看,仅限于视觉上的享受,而且看过就忘。

对于大多数女人而言,必然耿耿于怀,男人看“除自己之外的女人”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早该午后问斩。

此情此景下,有些小女人与大女人的区别,就鲜明地展现了出来——

玲珑娇弱的小女人,是步步惊心,偷偷往自己肚子里咽酸醋;

豪情万丈的大女人,是大步流星,径直往对方脸颊上泼醋酸

坦率来说,女人这种可爱的动物其实挺可怜的,不比男人的“越熟越有市场”。

客观来讲,当下依然是男权社会,于是,在普世通行的评判标准之下,属于女子真正最明媚的岁月似乎也只有从15、16岁开始,直至30岁不到的那十几年,古人都说二八佳人,指的就是十五六岁的少女,没听说过了这个时间点还花季雨季的;再说,人们都把30岁当做一个坎,“少艾”永远比“少妇”听上去要顺耳。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白娘子——

过了几十年,你再一看,白素贞居然还是当年的那个白素贞,不禁对镜叹息自己的容颜易老

不过,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还可以靠“Zhuang”。

中国人的老祖宗在造字时还真是聪明,“Zhuang”这个发音,恰恰对应了关于打扮的两个重要单字,一个是“装”,一个是“妆”。

而这“装”与“妆”,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动词,让我这个热衷于“咬文嚼字”的孩子总是被“尽妆”、“尽装”、“靓妆”、“靓装”这四个发音一致的词搅和的脑子稀里糊涂,嗡嗡作响。

姑且让我这个酒囊饭袋在假装胡吃海喝饱食一顿后,故作深沉地思考下这“装”与“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吧!

(未完待续)【我编个故事讲给你听】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真是要中头奖的征兆了。

如果觉得内容比较有趣,你还可以通过这些传送门邂逅更多精彩:     

【1】尚书堂——关于书的品鉴报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闲扯儿——陪你聊聊番剧和手游的那些事儿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坏3圣痕故事——游戏里也有历史与文艺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坏3圣痕故事(视频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为你读诗(视频)——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种花式闲扯儿——总有一款能讨你欢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

我的学生时代·高校食堂往事·其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