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怕不怕?边后卫连线破门,1球2助攻的荷兰飞翼

荷兰足球在世界杯的历史上,哪怕算上小组赛,之前也只有2人能够单场制造3球,一个是1974年的克鲁伊夫,另外一个是1978年的伦森布林克。
面对美国的比赛中,右边翼卫邓弗里斯贡献1球2助攻,成为44年来,荷兰又一个单场造3球的关键先生,也是本届世界杯至今为止的第一个。
01. 欧洲杯时一战成名:国米买他花了不到一马币
a. 你以为他是后卫?其实比前锋还靠前
邓弗里斯的成名,是在2021年欧洲杯上。当时他被时任荷兰主帅的德波尔同样放在右边翼卫位置,但实战经常比前锋更加靠前。

尤其是当对手进行高位逼抢时,邓弗里斯居然成为了战术利器,这一度让很多人眼前一亮。

门将直接长传球找前场,完成头球第一点的就是邓弗里斯。更重要的是他在赢下头球后,还会第一时间前插。
可惜这一次队友维格霍斯特的动作太慢,没有给他传球,错过了一次跑出单刀的机会。

再来看看这一波的进攻,也是类似的道理。依旧是邓弗里斯赢下头球第一点,对方对着德佩犯规,让再一次准备跑单刀的邓弗里斯没能拿到皮球。

b. 欧洲杯连续2场最佳:国米买他花了不到一马币
欧洲杯第二场面对乌克兰,打入绝杀进球的邓弗里斯虽然被数据网站打分5.7分(不得不说,打分网站不靠谱),但是却成为欧洲杯官方授予的单场最佳球员(连续2场当选)。
因为他虽然打入3比2的最后一球,更是参与制造了第一个进球,却也错失了2次绝佳得分机会。

邓弗里斯的用法,就是有队友控球后,带来他无球状态下起速前插冲纵深空间。
这样的踢法,带来荷兰队1-0领先乌克兰(中路维纳尔多姆跟进后射门得分)。

当你拥有邓弗里斯,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就是球队哪怕起球传中,他也可能会是奇迹诞生时的关键利器。
阿克在第85分钟的传中球,找到了后点的邓弗里斯,他力压津琴科头球破门,让荷兰3-2获胜。

如果一定要说邓弗里斯哪里不好,那就是他并没有前锋的射门效率。这一次德佩的妙传,后点无人盯防的邓弗里斯一头顶飞,终于让人想起来,其实他是踢后卫的

欧洲杯后,邓弗里斯理应成为香饽饽,但拜仁犹豫了一下,没有谈拢转会费。国米花了1425万欧元,尚且不足一马币的代价,就将他带回意甲。
不过这1年半的表现,也谈不上很好,高光时刻往往都是在进攻端,比如成为22年来,法切蒂之后,第一个可以主客场破门罗马的国米后卫。

02. 范加尔的中路3人组赢球体系:邓弗里斯跟着核心跑
a. 荷兰赢球体系:中路三人组是关键
荷兰国家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德佩、加克波和克拉森的中路三人控球组。因为荷兰没有持球型边锋,两翼缺乏自主推进能力,所以必须依赖中路拿得住球,才能整体队形展开。
这支荷兰,如果遇到中场控制能力强的对手,恐怕很难赢球。同样的,邓弗里斯可以大放光彩,也要依赖于中路队友可以占据优势,让他获得无球跑纵深的机会。

这一波的进攻中,就是克拉森、德佩和加克波的连续传递,带出了整体队形向前的机会。

邓弗里斯能够送出助攻的原因,首先是加克波推进后,给空位的他送出传球,其次是克拉森跑前插掩护,让后排的德佩获得接应的空间。

这个进球,可以说就是范加尔当前进攻体系的一个完美案例。中路三人结合一名前插的中前卫辅助,打出中路的整体推进。
边路无论是邓弗里斯还是布林德,本质上都是跑纵深接应和完成横传或者转移。相比之下,邓弗里斯重视冲击力,布林德优势是技术。
这一次邓弗里斯的横传还是给得位置很好,跟进的德佩一脚射门打破僵局。

b. 邓弗里斯的用法:释放进攻端的优势
荷兰这一次打到八强为止,签运还是很好的,之前的对手相对偏弱。所以他们在防守端尽管受到一些压力,也因为对手射术不佳,没有真正暴露问题。
邓弗里斯表现出色,也跟欧洲杯小组赛一样,是防守端没暴露,进攻端特点完整呈现。
其实通过看邓弗里斯本届世界杯的热图也能明白,他这哪里像是一名后卫,你说他是前锋都有人信。

本场比赛荷兰的第二个进球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克拉森的妙传,让邓弗里斯走边空位套上。
对手的防线注意力,都在加克波和德佩的身上,所以邓弗里斯是最合适用来冲击侧翼空间的。

想要打好与荷兰的比赛,就要破开范加尔的这套中路三核心推进体系。克拉森-加克波-德佩连成一线,通过他们身边的球员去填空,带来致命一击。
所以一旦对手可以从中路推反击,荷兰中场会显得很空,毕竟中路放了3名攻击手,总会有一个平衡的难题,只是之前的4个对手都偏弱,没让荷兰人真正暴露。

邓弗里斯的横传精度不算高,本场2次都形成妙传不容易,收获助攻梅开二度,说明邓弗里斯最近的状态是非常好的,传球精度上多少有点超水准发挥。

03. 如果荷兰主打进攻:邓弗里斯就是好球员
a. 一个能打前锋的边后卫:破防是把利器
成为克鲁伊夫和伦森布林克之后,第3个在世界杯单场制造3球或以上的球员,邓弗里斯填补了荷兰足球44年的空白。
他在进攻端的确很有特点,如果球队是主打进攻,那么邓弗里斯就会光彩夺目。

美国队从球员到教练,战术素养是要差一些,他们的运动能力天赋挺不错的,却总犯下一些低级的错误。
知道荷兰中路仨核心的重要性,于是美国人就收紧中路,结果两翼漏出太大空间,给到荷兰人自主持球能力不强,却很擅长利用空间的2个边翼卫。

这一次就是布林德传中球连线后点的邓弗里斯,从这名右边翼卫举手示意队友给自己传球,到最终破门得分,邓弗里斯一直处于无人盯防的状态,美国队的漏人非常严重。

b. 防守端能怼人,但不能用脑
从统计数据看,邓弗里斯本场完成8次成功防守,甚至还包括1次门前关键解围。
这名球员防守端用来怼人还是不错的,但用脑的能力一般,会有一些丢位置的低级错误。

这一次美国队转移到邓弗里斯防区,后上的无球人冲过来,荷兰这边中卫前顶出来协防,邓弗里斯马上转身落位跟着无球人,随后干净的铲球完成破坏。
这种正面打邓弗里斯的踢法,除非脚下动作频率很快,否则他还是有一定的一对一能力。

邓弗里斯的最大问题,还是防守端的选位,以及对于危机的认识。这一次当布林德落在最后,邓弗里斯对于身后的普利西奇,还是太缺乏警惕了。
或许在邓弗里斯看来,此刻他就应该向前进攻,这也是教练只能让他打边翼卫,不敢打边后卫的原因。

在有VAR的时代,邓弗里斯转身后不是第一时间全速回追,而是示意裁判对方越位,也是不大明智的。
总体来讲,这是一名绿叶球员,攻防两端有特点,也有较为明显的漏洞。

结束语:
从邓弗里斯身上,我们也能看懂荷兰当前战术体系的特点与优劣势。不知道8强战遇到梅西领军的阿根廷,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毕竟阿根廷左路缺人,球队难道是要靠迪马利亚在比赛中临时换位来限制邓弗里斯的前插吗?或许只有等斯卡洛尼来给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