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讨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讨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么?我们且看顾炎武的原句是怎么说的。“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可在中华大地的春秋之时,就有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贯穿中国历史的强音。此时的西方世界的百姓,恐怕还没有如此的觉悟。他们的觉醒要到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吧。顾炎武的话虽然不如《曹刿论战》和《陈涉世家》的人民意识的进步,但这是怨不得他的。他之于周围的历史,周围的人来说仍旧是进步的,只是其历史人文精神于两千多年前的一些人还是差了一些,并且这精神之退步恐怕也不是个例,而是被潮流裹挟的退步。谁的潮流呢?
纵观中国历史,自春秋战国以后由肉食者建立并且能超过200年的国家有几个?所谓肉食者建立的国家就是曾经在前朝处在省部级家庭背景的人建立的国家。有人称他们为谋反篡位,但依据当时的情况,这个评价是有失客观的。可惜后期的子孙也是学着前朝的样子,在朝堂争权夺利,在酒肉池林作乐。这样的国家往往不足百年之久,其中多数都是50年上下,不超过两代人的朝代。特别是西晋以后,这片土地的权力斗争几乎没有消停过,例如十六国史,南北朝史,五代十国史。漫长的肉食者潮流中一些肉食者的“弄潮儿”使得中国人民饱经沧桑,历尽艰苦,也难怪说鲁迅说二十四史不过是帝王将相的家谱。这么看肉食者还能保国吗?可怜那些真正埋头苦干的,终究被夺走了胜利果实,还要被后来的人们误解。其中的历史一两句话也说不清,但是肉食者谋国,不过都是在玩“愚民”的把戏。至于这愚民远远怪不到老子,孔子,韩非子头上,必要在当权者自身找原因。而能把“愚民”归罪到前述的几个人头上,可见肉食者“断章取义”的功夫比治国理政的功夫高出几个层次。而肉食者建立的朝代超过两百年除了唐朝,别无它朝。而非肉食者建立的国家汉朝和明朝自然也是鹤立鸡群的了。
唐朝自公元618到907年,共290年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是居功甚高。这与李世民推崇道家有密切关系。他不仅常读《道德经》,还将老子封为玄元皇帝。其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是从《道德经》中到得到对万物和世事的领悟。
如果一个国家的上层社会腐败横生,奢靡成风,那么这个社会必定产生剧烈的尸体的腐臭味。这群聪明又有钱的上层人士一定会用多种香水和香料来掩盖他们制造的腐臭。
如果一个国家的中层社会跟随附和着这种上层的奢侈华贵,骄逸恶劳的作风,那么整个国家就要一起跟着腐败,生蛆,死掉。他们延缓死亡的方法就是精神胜利,因此涂脂抹粉,妆容精致,因为他们知道最先面临死亡的不是他们。
如果一个国家的底层社会学习如此的上层和中层,那么堕落处处可见,毁灭时时发生。不再作为的他们将是整个民族消亡的开始,而不再是讨论国家的存亡问题了。
那么照此看来,顾炎武的所说的话在历史中,自有其觉悟性。前半句有一些退步性,后半句则有一些同步性,进步还谈不上,毕竟他还是处在君重民轻的王朝思想当中。
中国的历史从来都不能倚仗“肉食者谋之”。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人民是中流砥柱,而非肉食者。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的国家从来都是人民在支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也是中华民族不败之根本。但世间能由衷而发的说出“人民万岁”的人却寥寥无几。幸而我们又再次遇到,中国才有了今天。倘若丢了这一条,或者只挂在嘴上,人民自会有他们的决断。历史的账总是要算的,即使是一千年两千年的案,人们总归还是会翻看的。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历史书是有可能的。但是历史书打扮得了一时,打扮不了永世。一些肉食者应当认清现实,认清历史,不要做历史的罪人。爱国教育自然也不能是爱权力,爱金钱的教育,而是爱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爱权力的人都不能死得其所,是要钉在历史的铁柱之上被鞭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