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深蓝,向海问药”海洋生药科普之牡蛎
学名:
Concha Ostreae
别名:
蛎蛤、古贲、左顾牡蛎、牡蛤、蛎房、蠔山、蠔莆、左壳、蠔壳、海蛎子壳、海蛎子皮
药用价值:
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癜瘕痞块。煅牡蛎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用于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崩漏带下,胃痛吞酸。
主要产地:
长牡蛎主产于山东以北至东北沿海。大连湾牡蛎主产于辽宁、河北、山东沿海。近江牡蛎产地较广,北起东北、南至广东沿海及海南省均产。
药理作用
: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牡蛎的酸性提取物在活体中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抑制作用,使感染的鼠死亡率降低。
用法与用量
:9~30g,先煎。
质量评价:
以个大、整齐、质坚、内面光洁、色白者为佳。
性状鉴别:
长牡蛎:呈长片状,背腹缘几平行,长10~50cm,高4~15cm。右壳较小,鳞片坚厚,层状或层纹状排列。壳外面平坦或具数个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内面瓷白色,壳顶二侧无小齿。左壳凹陷深,鳞片较右壳粗大,壳顶附着面小。质硬,断面层状,洁白。气微,味微咸。 大连湾牡蛎: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面淡黄色,具疏松的同心鳞片,鳞片起伏成波浪状,内面白色。左壳同心鳞片坚厚,自壳顶部放射肋数个,明显,内面凹下呈盒状,铰合面小。 近江牡蛎: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等。右壳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黄等色,环生同心鳞片,幼体者鳞片薄而脆,多年生长后鳞片层层相叠,内面白色,边缘有的淡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