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人类的赞歌——对《凉宫春日的分裂》与《惊愕》的一种解读框架

对于有关未来行动的意向表示的“为什么?”问题,一种可能的回答是“我就是想要,没有别的”。
——安斯康姆《意向》
(注:本文正文中引用的凉宫系列小说译文,均取自台湾角川译文(即俗称的“台版”),由于时间仓促而未经仔细校对,可能存在错译漏译,请务必注意鉴别。)
0 序言
在《凉宫春日是神吗?——兼论科幻诠释与校园诠释》[1]一文中,我曾这样写道:
不可否认,(“校园诠释”坚持者们抽取出的)“让世界变得更加热闹”“平凡之人渴望不平凡”确实是凉宫所想要传达的理念之一,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就是凉宫的“中心思想”,甚至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凉宫有一个或几个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坚持以“凉宫神论”为标志的“校园诠释”,则堵死了许多条对原作小说(尤其是未动画化部分)进行深入解读的道路。
在本文中,我将尝试给出对《凉宫春日的分裂》与《惊愕》(从故事上看它们是一体的)的一种不同的解读框架,以进一步印证自己的上述论断,即:就算是局限在“中心思想”方面,对凉宫系列的解读也仍有广阔的可待挖掘的空间。由于写作时间仓促,本文所做的工作只能是“框架”性的,在细节部分难免有各种缺漏,还请各位读者见谅。
1 伪SOS团:信仰与理性
一件有趣的事是,伪SOS团作为故事中当仁不让的“反派”,却同时拥有着凉宫系列中人类“信仰”和“理性”的最高代表——橘京子和藤原。(很难想象谷川流不是故意这么设计的)
我们知道,以古泉为代表的机关对待他们的“神”凉宫的态度,不仅是信仰和侍奉,还有很大一部分欺瞒、怀疑甚至是试探的意味。与此相比,虽然橘京子从她的“神”佐佐木那里所获得的授记要少得多,但她的信仰反而是最为坚定、最为纯粹的。
我明白橘京子所言都是认真且真挚的。(阿虚,小说《分裂》β线)
因此,虽然橘京子最早在《阴谋》中以绑匪的反派形象示人,但连她最大的对手古泉也为她的绑架行为进行了辩护:
橘京子并未对你和凉宫同学施暴喔。那次绑架事件她应该也是持反对意见。只是受到未来人的怂恿,部分情况才会失控,这点是她失算了。(古泉一树,小说《分裂》β线)
毕竟,她经历了四年的等待,才等到藤原和周防为她带来希望,使她得以“登上舞台”。同样,即使是在她的计划以失败告终、并遭到自己所信仰的“神”的否决(这点可以从佐佐木的最后一次出场中推测出来)之后,她的虔诚也丝毫没有减损。
橘京子在几经考量后决定收手,并痛感自己在未来人和外星人前的渺小,不过她仍想乐观地观察下去,并用心想出该如何尽到自己的心力。(小说《惊愕(下)》)
相应的,藤原则在《惊愕》中展现了强大的计算与筹划能力。一方面,他按照“将凉宫的能力转移到其他人身上”的方案,独自召集到了全部所需的人手——首先是佐佐木,作为接受能力的容器;其次是周防九曜,用来实行转移能力的操作;最后则是橘京子,除了负责与佐佐木的沟通之外,没有她就没法进入佐佐木的闭锁空间、将可能干扰计划的人隔离在外——并有条不紊地按步骤进行。若不是渡桥泰水(后文还会讨论关于她的问题)这一无法预料的计划外因素,或许藤原真的能达成他“一口气改写从这个时间平面到未来的整段时空连续体”的宏大目标,这在整部凉宫系列中可谓是绝无仅有的成就。
值得说明的是,或许有人认为藤原所做的只是按部就班地遵循“既定事项”而已,但其实可能并非如此:
朝着正确的结果不偏不倚地行走,也是需要点技巧的。单单跳舞谁都办得到,但是要正确跳出指定的舞步就很难了。(橘京子,小说《阴谋》)
事实上,即使渡桥泰水使得藤原的计划出现了重大失败,他仍能临场应变、提出“杀了凉宫春日”这一大胆的补救措施。由此看来,在他令人厌恶的狂妄之下的,不仅是身为未来人对过去人的藐视,也包括对自己的智力的自信。
2 古泉与阿虚:捍卫人类尊严
尽管藤原在凉宫系列中例示着最高的理性,但很明显这种理性只是朝向他那“唯一的愿望”[2]的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而已。在《惊愕》中,古泉和阿虚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对藤原(及这种工具理性)的反对意见。
先来看第一点。在藤原的计划中,他引入了外星生命周防九曜,意图在“力量”上对其他人形成绝对压制的局面。这在古泉看来已经上升到了对人类这整个物种的蔑视:
请你们不要太小看地球人,我们并没有那么愚蠢。无论资讯统合思念体或其他外星智慧想怎么说,我们还是有我们的见地。至少,会有所作为的人还多得很。……你的看法也和我一样吧,『藤原先生』?(古泉一树,小说《惊愕(下)》)
有趣的是,即使是在决战时刻,古泉仍将藤原看作与自己同属于“地球人”大阵营(虽然分别来自现在和未来)的一份子。这表明在他的心中,比起处理“人类内部矛盾”,更重要的是一起在外星生命面前捍卫属于全人类的尊严。正如阿虚所言:
地球可不是外星异形的游乐场啊。(阿虚,小说《惊愕(上)》)
如果说第一点是从“人类整体”出发,那第二点则进一步深入到了“人类个体”的层面。
(请看以下这句话:
少看扁我,少看扁现代地球人,更不准你看扁春日。(阿虚,小说《惊愕(下)》)
我们看到,阿虚的话中所要伸张的对象从“现代地球人”递进到“春日”,恰好与我们这里的第一点和第二点分别对应。)
在藤原看来,包括凉宫在内的所有人都只是为了达成他“拯救姐姐”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已:
看到自己最重要的人被当颗棋子摆弄,你有何感想啊?……我们在凉宫春日身上发现的,是唯一能决定任何事态的能力。只要能转移到其他容器,管她有无意识,也不再具有任何价值。(藤原,小说《惊愕(下)》)
但是,人类的每一个个体本身都恰恰应当被当做目的而非手段来对待,这是人类内在价值(inherent value)的体现,这一价值在一切境遇中都应当得到荣耀和尊敬[3]。在《惊愕》中,阿虚通过自身的行动将这种“荣耀和尊敬”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时此刻,我只看得见一个人。
抱歉了,古泉、朝比奈(大),我的眼已顾不得你们。(阿虚,小说《惊愕(下)》)
在此,阿虚用自己的肉身接住被周防九曜从高空中抛下的凉宫的身躯,这一行动除了彰显他对凉宫的强烈情感之外,还具有多重的象征意味:首先,即使在“力量”差距悬殊的情况下,人类也依旧不会容忍外星生命凌驾于自身之上;其次,这样一种悲壮的“舍己救人”场景,正是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至高无上性的肯认;最后,人类的肉体本身也是人类尊严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与冷冰冰的工具不同,它是优雅的、有温度的:
不过经这么一抱,我才发现她竟是如此纤细——轻巧。……她全身瘫软,还热乎乎的。古泉说得没错。凹凸有致的纤细躯体、窄得教人吃惊的肩膀、熟悉的独特香气,都是属于这位我比谁都了解的凉宫春日。(小说《惊愕(下)》)
“尊严(dignity)”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在上一段中,我们其实已经涉及了物种尊严、位格尊严和肉体尊严,但还遗漏了心灵的、精神性的内容——这一部分在《惊愕》中主要是由佐佐木来展现的。
3 佐佐木:对抗神明之箭
作为凉宫系列中最伟大的“理论家”,佐佐木在《惊愕》中对人类心灵(或者,按照《愤慨》中的说法,“灵魂(霊魂)”)的能力做出了如下精彩的论述:
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武器,阿虚。只要动动脑,用最后得出的论点让他们甘拜下风就够了。虽然做起来一定不简单,但是在下认为你一定办得到,而在下也是。毕竟思考和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考,都是地球人与生俱来的普遍能力。(佐佐木,小说《惊愕(上)》)
我们人类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而那就是人类在自然界中最值得夸耀的武器,就像是一枝足以和神对抗的小箭。(佐佐木,小说《惊愕(下)》)
这里,佐佐木真正地点出了人类与其他物种甚至“神明”进行“对抗”的资本:思考和想象力。
(无独有偶,古泉也做过类似的总结:
从暧昧不清的传闻妄加推论,就会像这样,什么都可能发生。只有凑齐所有的资讯、加上逻辑性的思考与想象力的飞跃、复合些许的直觉[4](直感),才能看破唯一的真相。(古泉一树,小说《愤慨》)
人类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中,唯一拥有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求知欲的动物,我既然是其中之一,自然会想看到最后,这也是我的真心话。(古泉一树,小说《惊愕(下)》))
读者可能已经想到,宇宙人也做出过类似的“资讯处理-资讯创造”的区分。
所谓的高层次知性是指资讯(也被翻译成“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正确性。(长门有希,小说《忧郁》)
所谓的知性(也被翻译成“智慧”)——是以能搜集资讯,并自行处理所积蓄的资讯之能力层级而判定的。(长门有希,小说《愤慨》)
人类作为不完全的有机生命体起步,却实现了急速的自律进化。他们增加既有的资讯量,又创造、加工、积蓄新的资讯。(长门有希,小说《忧郁》)
凉宫春日拥有从无中产生出大量资讯的能力。那是资讯统合思念体也没有的能力。……资讯统合思念体认为只要能解析这种资讯创造能力,或许就能找到通向自律进化的蛛丝马迹。(长门有希,小说《忧郁》)
我认为,这种区分与佐佐木的区分基本吻合,可以一并总结为“思考/资讯处理/知性/求知欲”与“想象力/资讯创造”这两点。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的“资讯创造能力”的标准可能要高于通常的理解:
因此,改变后的凉宫春日没有剩下任何能力。没有创造资讯的能力。(长门有希,小说《消失》)
换言之,一个普通的人类有可能(至少是几乎)不具有这种“资讯创造能力”[5]。再考虑以下段落:
无法安于现状的人,就会藉由发明或发现来促使文明发达。想在天空飞翔就制造飞机,想轻松的移动就发明汽车跟火车。不过,那都是因为一部份人的才能跟发想才出现的,只有天才才能将那些想法化为可能。(阿虚,小说《忧郁》))
在凉宫系列的世界观中,人类的思考和想象力这两者被给予了非常非常高的地位。一方面,人类是宇宙中仅有的具有思考能力(知性)的有机生命体:
存在于宇宙各地的有机生命体拥有意识是非常普遍的,不过只有地球人持续进化到拥有高度知性。(长门有希,小说《忧郁》)
另一方面,由此还可以推断出,人类甚至有可能是宇宙中唯一具有资讯创造能力的物种!而在这种意义上,佐佐木无疑就是最为杰出的代表:
在下的身心虽矮小又无力,但在下的思想将成为一切的开端,也许总有一天会想出能流传至遥远未来的新概念。老实说,在下的确很想生出一点东西并加以培养留诸后世,当然是DNA以外的啦。(佐佐木,小说《惊愕(上)》)
4 佐佐木&渡桥泰水:未曾设想的道路
说到佐佐木,有一件颇显悖谬的事情:除了与各方势力见面谈话之外,她似乎再没有做出过什么事——就连《惊愕》末尾的“最终决战”,她也是所有主要角色中唯一没有出场的。可是,她却又做出了很多如下风格的“宣言”:
在下原本就否定神的存在,就算存在也不在这世界上,更不会有没自觉自己是神这种事。(佐佐木,小说《惊愕(上)》)
在下自视虽不高,却也没低贱到能让人便宜请进门。(佐佐木,小说《惊愕(下)》)
这不禁让我疑惑:难道这样的佐佐木,只是负责说话而已吗?
关于这一点,@阪中佳实[6]在《渡桥泰水究竟何许人也——未曾设想的道路》[7]一文中提出的“渡桥泰水佐佐木论”(即“渡桥泰水其实是佐佐木的分身”),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答。当然,这篇文章远没有说服所有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古泉的解说即是凉宫系列的真相”这一思维定式过于深入人心,以至于连“发夹”这一质疑“渡桥泰水是凉宫”的重要论据(凉宫说她的发夹“上了初中后就不见了”,因此很难想象现在还戴着它的人是她本人)都反而会被理解为支持“渡桥泰水是凉宫”的论据(“因为渡桥泰水戴着凉宫的发夹,所以她就是凉宫”)。所以,我将不再重复“渡桥泰水佐佐木论”的各种论据,而只是想启发大家直观地思考一下:在“反对伪SOS团将力量从凉宫身上转移到佐佐木身上”的战斗中,身为事件的核心、伪SOS团的核心乃至整部《分裂》《惊愕》的核心,佐佐木真的没有参与其中吗?最后所取得的“胜利”真的会是与她毫无关系的吗?
从我看来,虽然“渡桥泰水佐佐木论”并不一定是(唯一的)正确答案,但如果我们接受了它的话,整个故事的逻辑会更加顺畅(读者可以自行想象佐佐木-渡桥泰水视角下的《分裂》和《惊愕》,在此不多赘述),主题也会进一步升华:伪SOS团三人的谋略,直接地败给了渡桥泰水——也就是佐佐木本人的意志(will,或译意愿)。
顺带一提,虽然凉宫系列中的有一些设定看起来似乎带有一定的决定论色彩,比如机关的神学目的论(“一切都是凉宫的愿望”)和未来人的“既定事项”理论,但这些设定的适用范围仍然不明确,细节上也有待澄清,因此并不足以构成对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意志的全盘拒斥。事实上,佐佐木在小说中曾如此强调:
听好了,阿虚,这也是属于我和你(僕とキミ,原译“我们”不准确)的故事,所以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才是剧情的正确走向呢。[8]
受到在下和她两个神般的人关爱的你,绝不会什么也做不了。没错,要做的话就由你来做吧(するとしたらキミがするんだよ)。为旧故事收场、为新剧情开幕就是你的使命。快睁大眼睛看清自己吧,阿虚。打开门的关键人物(鍵,本义为“钥匙”)就是你自己。能开启一切的万能钥匙就握在你手中啊。[9](佐佐木,小说《惊愕(上)》)
而如我们所见,他们两人(阿虚和佐佐木-渡桥泰水)的意愿和行动确实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这样一来,通过“渡桥泰水佐佐木论”,我们就将分散开的(佐佐木的)意愿和(渡桥泰水的)行动整合到了一起,从而更为集中地指向“太阳”——凉宫春日。
5 渡桥泰水&凉宫:追寻太阳的人
关于“渡桥泰水”这个假名的含义,古泉在《惊愕》中给过一个复杂而精巧的解释。而我的理解则要简单的多——所谓“渡桥”就是字面意思上的、连接佐佐木与凉宫之间的桥梁。“佐佐木->渡桥泰水->凉宫”的箭头,将整个故事的中心收回到了作为主角的凉宫身上。
回顾一下佐佐木著名的“太阳喻”:
其实在下和凉宫同学上的是同一所小学,只是一直没机会同班。她在在下眼中总是非常耀眼,就像太阳一样,就算不同班也能感到她的光芒。在下一直很想和她同班,只是始终无法如愿,所以知道我们上不同国中时感觉挺复杂的,有点寂寞又有点松了口气——对了,就像直视太阳太久很伤眼,一旦没了太阳在下又会失去光明和温暖……(佐佐木,小说《惊愕(下)》)
虽然由此我们并不能得出“佐佐木的能力来自凉宫”(而且我认为并非如此,原因之一是凉宫并不知道佐佐木是她的仰慕者),但是至少“佐佐木对凉宫的仰慕是她获得能力的原因之一”这样的推测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会自然地追问:其他人是否也能像这样获得一定的能力、甚至成为另一群人(对佐佐木来说是橘京子等人)的“神”?关于这个问题,凉宫系列中至少还有两条线索。
其一是古泉在《惊愕》中提到的“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台版译作“诺斯底主义”)。古泉对诺斯替主义做了如下的介绍:
这在信仰唯一真神的国家里,是种被称为异端的主张。……世界并非由善神所创,而是某个心怀恶意的神级人物设计的。……所以古代人开始深信世界是假神所造,而这个认知,是的确存在的真神赐给人类的一丝光明。换句话说,神不存于世界之中,而是在外界守护着人类。(古泉一树,小说《惊愕(上)》)
但是,这里古泉的介绍远非“诺斯替主义”的全部内涵。奥尔森在《基督教神学思想史》中归纳出了诺斯替主义者的五个主要的家族相似特征,除了古泉已提到的之外,还包括:
第二,人类是与神相同的灵质火花(或者小水滴),由于某种缘故陷在物质身体里面……
第四……救恩之道是由最伟大的灵,也就是神所发动的,要把所有灵迷失的微小部分收回来。……他们一旦觉醒,就能够开始走上回家之路。救恩是藉由知识,即自我认识而实现的。……
也就是说,诺斯替主义者们相信人来源于(真)神,并努力想要离开物质宇宙、回归于神。这是否是古泉(进而谷川流)在暗示“机关”和超能力者们的最终目的?(毕竟考虑到宇宙人和未来人各自的宏大理想,很难想象“机关”的目的只是“维护世界和平”这么简单。[10])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对于刚才的问题,我们就更有信心给出肯定的回答。
(另外还有一个证据是长门在《叹息》中的话:
古泉一树和朝比奈实玖瑠针对凉宫春日所采取的任务是不一样的。他们是绝对不会认同对方的解释的。对他们而言,彼此的理论只会动摇他们自己存在的根本。(长门有希,小说《叹息》)
为什么未来人所持有的“凉宫春日不是神”的理论会动摇超能力者“存在的根本”?换句话说,为什么超能力者的行动必须仰赖于“凉宫春日是神”?如果认为超能力者的“任务”是从凉宫那里获得“神的启示”进而回归于神,那长门的话就更容易理解了。)
其二是《愤慨》中的阪中这名角色。她的出场有着重要的意义——她是凉宫系列中第一个对SOS团(和不可思议事件)明确表现出强烈兴趣的普通人。
「不是。我拿到的不是海报。记得是在路上发放的,我没丢,一直收在家里的抽屉里。后来才想起来……」
阪中从书包中取出一张纸。看到那张泛黄的草稿纸,朝比奈学姊就好像见到天主教念珠的菜鸟吸血鬼一样退避三舍。(小说《愤慨》)
这似乎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新信号:即使并不是宇宙人、未来人、超能力者的相关人员(比如登场于《愤慨》之前的鹤屋学姐和中河),也有机会参与到凉宫系列的故事中来。而紧接着《愤慨》的《分裂》中佐佐木的登场,则进一步把这一“参与”推进到了“成神”的地步!由此看来,从阪中到佐佐木,是“凉宫精神”越来越发展的体现:凉宫系列不只是SOS团和相关人员的故事,即使是普通人,也能追寻太阳。
6 凉宫春日:因行称义
行文至此,我们需要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人人都能成神”,为什么唯独凉宫拥有着远超其他人的力量?换句话说,凉宫之为凉宫的关键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佐佐木出场之后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藉由她我们才得以看到,哪怕拥有极致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所获得的能力也依然与凉宫有较大的距离。这促使我们去思考:作为“太阳”,凉宫和佐佐木、阪中乃至我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到底在哪里?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要回答“凉宫的能力是怎么来的”。虽然“机关”选择以信徒的身份回避这个问题,但宇宙人、未来人以及绝大多数爱好者应该都认为,她的能力在时间上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一些人认为这个开端是“三年前的七夕”(而这也是“虚神论”的重要论据之一,即“阿虚在三年前的七夕将神力赋予了凉宫”)。可是,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事实上,根据宇宙人的说法,长门的诞生要晚于凉宫获得能力,根据未来人的说法,我们无法回到凉宫获得能力之前的过去。再结合《竹叶狂想曲》的剧情,我们就能立刻推断出,在操场画线之前凉宫就已经具有能力了!(顺便说一句,关于“三年前的七夕”这一时间点,我认为它的特殊意味并不在于“凉宫能力的开端”,而在于“SOS团的开端”。[11])
那么,正确答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它可能比想象中要简单得多:
三年前。我们侦测到一次巨大的时间震动。嗯,时间是从现在算起的三年前,也就是阿虚跟凉宫同学成为初中生的时候(中学生になった頃)。当时飞回过去调查的我们吃了一惊,因为我们怎么样都没法回溯到更远的过去。(朝比奈实玖瑠,小说《忧郁》)
小学毕业前,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最后终于让我想到了,一直等待有趣的事降临是没用的。因此,升入初中后(中学に入ったら),我决定改变自己。我要让这个世界知道,我不是个只会等待的女生,而我也认为自己尽力了,但结果还是一样。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升上了高中,我还是相信生活能有一些变化。(凉宫春日,小说《忧郁》)
从这两段话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简洁的结论:凉宫获得能力是在她从小学升入初中之后,而获得能力的原因并非某种外力作用,而是她决定改变自己——从“等待”到“行动”。
她还做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喔!一早到教室去却发现所有的桌子都被搬到走廊上,或在学校的屋顶用油漆画星星的图案,要不然就是在学校到处张贴奇怪的纸符,就是那种贴在僵尸额头上的那种符。(谷口,小说《忧郁》)
而且,与凉宫相比,佐佐木所缺少的也正是对“行动”的坚持:
其实,在下已经无法再像国中那样,享受在班上特立独行的自己了。就连在下的说话方式,也不曾受过值得一提的侧目。(佐佐木,小说《惊愕(下)》)
不管是两、三年还是五年,我都相信自己的信念绝不会走样。(凉宫春日,小说《惊愕(下)》)
这样一来,在“一曲人类的赞歌”的主题之下,经由信仰、理性、尊严到思考、想象力,我们最终将“凉宫精神”归摄为了一句简短有力的口号:“行动起来!”
7 致谢
本文是在和一位朋友的讨论中逐渐形成的,感谢他对我的帮助。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7829143或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7942832
[2] 姐姐,你会留下来的。不对,我会让你留下来的,因为那是我唯一的愿望。(藤原,小说《惊愕(下)》)
[3] 引自Michael Rosen《Dignity》。
[4] “直觉”是除了“思考”和“想象力”之外的第三要素。由此可见,《凉宫春日的直观》中“直观”这一关键词的提法很有可能可以追溯到《愤慨》时期!
[5] 这里需要修正一下我之前“每个人类都有这种(资讯创造)能力”的论断。
[6] https://space.bilibili.com/12534198
[7]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7952543
[8] いいかいキョン。これは僕とキミの物語でもあるんだよ。だったら、僕たちでなんとかするというのが筋と言えるのではないかな
[9] 彼女と僕、神モドキな二人から好意を寄せられているキミに、何も出来ないなんてことはない。そう、するとしたらキミがするんだよ。物語の幕を引き、次のステージの幕を上げるのはキミの役割だ。いい加減に自覚したまえ、キョン。扉《とびら》を開ける鍵《かぎ》はキミ自身なんだ。キミがすべてのマスターキーを持っているんだよ
[10] 据一位朋友说,这里三方势力各自的目的与游戏《群星》中的“机械飞升”“基因飞升”“灵能飞升”有着不错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