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国可能非常希望中国这样做,但我们不会上当

2023-03-02 20:56 作者:火星方阵  | 我要投稿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两周前访问莫斯科,其“蝴蝶效应”可见一斑,意义深远。

中俄双方同意巩固和发展新时代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密切协调两国外交政策;处于转折点的乌克兰危机局势,向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倾斜;中国在大流行后反弹的外交表明,中国外交政策影响世界。

王毅会见了俄罗斯安全委员会秘书、中俄战略安全磋商机制协调人帕特鲁舍夫,并会见了拉夫罗夫外长和普京总统。

俄罗斯的声明说,“各方称赞俄中关系在国际舞台急剧变化的背景下继续蓬勃发展……双方强调进一步加强密切外交政策协调的重要性……他们还重申,第三国试图阻碍俄中关系健康、动态发展的企图是徒劳的。”

普京对两国蓬勃发展的双边贸易(去年达到1850亿美元),向王毅表达了“最热烈的感谢之词”。在制裁的条件下,对俄罗斯来说,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线。

王毅与拉夫罗夫会晤时着重谈到了乌克兰局势,他阐述了中国对乌克兰危机根源的看法,以及中国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途径。俄罗斯的声明说,拉夫罗夫“赞扬了北京的建设性政策,并重申我们对这一议程的评估高度接近”。

中方的声明说,普京和王毅就乌克兰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王毅对俄方重申愿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表示赞赏。中方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在政治解决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王毅从莫斯科返回北京的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份题为《中国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的声明。据推测,王毅可能就“中国方案”与俄方进行了沟通,当天莫斯科外交部不失时机地,对“我们的中国朋友”进行了热情洋溢的称赞。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声明强烈反对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单边制裁和极限施压,以及西方对其他国家的“长臂管辖”。难怪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声明持悲观态度,认为这个方案偏袒俄罗斯。

中国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发表的声明考虑到,这场冲突对莫斯科来说具有生存意义,俄罗斯的失败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因为这将从根本上改变针对中国的全球战略平衡。有趣的是,中国在王毅与帕特鲁舍夫会谈的新闻稿中有一个尖锐的引用,大意是“双方都认为应该坚决捍卫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反对引入冷战思维、集团对抗和意识形态对抗。”

在中国就乌克兰问题发表声明之前,北京连续几天发布了两份重要的外交政策文件。第一个日期是2月20日,是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正面抨击,标题为“美国霸权及其危险”。

这份4080字的文件,引用了普京在过去15年的演讲和著作中经常表达的思想和观点。自他在2007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著名演讲以来,这位俄罗斯领导人谈到了单极世界中的国际安全问题,其特点是“一种情况,即一个权力中心,一个力量中心,一个决策中心”,一个“只有一位主人,一位君主”的世界。

第二份文件于2月21日在北京发布,名为《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这篇3580字的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对外政策的护栏和指导原则,强调了在国际社会合作的优先方向。

中国外交政策正在换挡。尽管乌克兰危机和台湾问题无法相提并论,但北京意识到,削弱俄罗斯是美国孤立和对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乌克兰冲突的结果将对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事实上,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失败也将对中国构成严重挫折。

王毅此访表明,在改善中美关系的希望破灭、两国关系直线下降的关键时刻,中国愿加强同俄罗斯的团结。王毅上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会晤并不顺利。与此同时,据报道,美国正出台系列涉台方案,并在军事上深度介入台湾。

美国拜登拒绝让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任何斡旋作用。考虑到所有因素,中国可能会加大对俄罗斯的支持。最大的问题是,这是否会采取军事援助的形式。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伯恩斯上周表示,“我们确信中国领导层正在考虑提供致命设备。我们也没有看到最终决定已经做出,我们也没有看到致命装备实际运输的证据。”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周日警告称,如果中国继续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援助,中国将付出“实际代价”时,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没有直接回答。她说,“美国没有资格指责中俄关系。我们不接受来自美国的胁迫或压力。”

美国可能非常希望中国这样做,以此为借口进一步劫持欧盟和世界,从而发动更广泛的贸易战和科技战。中国是不会上当的。


美国可能非常希望中国这样做,但我们不会上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