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瓦赫坦格•米哈伊洛维奇•恰布基安尼(Vakhtang Mikhailovich Chabukiani)

2020-12-17 11:17 作者:江苏正一  | 我要投稿


生平

格鲁吉亚籍芭蕾舞演员、编导和在他的祖国以及国外都是非常著名的芭蕾教师。他在历史上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男芭蕾舞演员的之一,他编导的古典芭蕾剧目的中其多数是著名男舞者的炫示部舞,这里包括诸如:著名的芭蕾舞剧《海盗》(Le Corsaire,1931年)和《舞姬》(La Bayadère,1941年)。

1910年2月27日出生在比利斯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父亲(木匠)是格鲁吉亚(Georgian)人;母亲(裁缝)拉脱维亚(Latvian)人,在格鲁吉亚共和国的首都第比利斯(Tbilisi)的一家玛丽亚•谢瓦利埃(Maria Chevalier)的手工艺工作坊制造玩具,他是这个贫困家庭中最小的第八个孩子。起初,他在位于城外的一所劳动学校学习,但后来他不得不从那里接走,因为孩子没有保暖的衣服穿。家庭生活艰难,9岁时,他和他的二个姐姐一起成为玛丽亚•谢瓦利埃手工艺工作坊的学徒。在那里,孩子们被教导编织篮子和制作盒子,用木头和纸塑制作人偶。

意大利舞蹈家玛丽亚•佩莉妮(Maria Perini)在手工艺工作坊订购了篮子和玩具,恰布基安尼被带到她在当地开办芭蕾工作室(Ballet Studio)他们工作室,看到孩子们跳舞。他设法进入了工作室,13岁时他开始掌握了编舞的基本知识。他没有离开工作室,继续在那里学习。 在佩莉妮工作室的课程持续了一年多一点,恰布基安尼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掌握了舞蹈技巧。老师很是幸运的,许多著名的格鲁吉亚舞者在佩莉妮工作室开始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如:格鲁吉亚国家芭蕾舞团(Georgian National Ballet)的创始人利科•苏克希什维利(Iliko Sukhishvili),尼诺•拉米什维利尼诺(Nino Ramishvili),塔玛•恰布基安尼(Tamar Chabukiani),瓦赫坦•伊万诺维奇•维龙斯基(Vakhtang Ivanovich Vronski),L.格瓦拉马德祖(L.Gvaramadze),M. 博耶里(M.Baueri),D. 阿莱克希德祖(D. Aleksidze),S. 谢尔盖耶夫(S.Sergeev),I.阿巴托夫(I.Arbatov),西蒙•维萨拉德祖(Simon Virsaladze),L.契克维拉德祖(L.Chikviladze),L.谢苗诺夫(L. Semionov),Jh. 谢苗诺夫(Jh. Semionov),M.卡齐内特斯(M.Kazinets),S.戈尔斯基(S.Gorski),I.梅特雷维利(I.Metreveli),K.纳达雷什维利(K.Nadareishvili)。

1924年,他作为实习生进入第比利斯歌剧和芭蕾舞剧院,并在剧院的附属国立芭蕾舞学校(现为第比利斯舞蹈学校)学习,毕业后,与玛丽亚•佩里尼成为舞伴。

他认为第比利斯舞蹈学校的专业舞蹈课程太浮浅。来自列宁格勒公认的芭蕾大师海伦娜·吕克(-Helen Luc)和鲍里斯·沙夫罗夫(Boris Shavrov)这位年轻的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意识到他只能在列宁格勒才能接受到真正的教育。

他于1926年来到了列宁格勒舞蹈学校(Leningrad Choreographic School),但舞蹈学校没有接受他,因为他已经17岁了。他参加了学校的晚间课程学习。两年后,他被调到全日制学习,师从维克托•亚历山德罗维奇•谢苗诺夫(Victor Alexandrovich Semionov),弗拉基米尔•波诺马廖夫(Vladimir Ponomarev),亚历山大•希里亚耶夫(Alexander Shiryaev)。老师们很欣赏他的辛勤训练和能力。他有一种无可挑剔的“芭蕾”条件 - 纤细而强壮的身体,比例细长,柔软的可塑性的双臂和非凡的旋转能力。关于他的说法,是他出生时“血液中有一股强大的旋转力”。然而,只有中等发达的肌肉的长腿并没有表明这位舞者具有良好高强的跳跃能力。正是基于这一点,他必须努力训练。

三年间,恰布基安尼完成了整个九年制课程,其中包括普通教育和艺术教育。他开始在《埃斯梅拉达》(La Esmeralda)和《四季》(Seasons)中担任主角。他还尝试作为编导为学生们编导芭蕾舞片段。1929年,恰布基安尼从学校毕业,在期末考试中出色地表演了一部舞蹈素描《推翻奴隶制》(The overthrow of slavery)的主要部分,他是其中的编导。它充分显示了恰布基安尼对男子舞蹈有作独特的英雄性格,其独立的意义,而不是既定表演的程式,男子成为更加突出舞者,而不是单纯的芭蕾舞女演员陪衬的角色。激情似火,英雄人物 - 这是恰布基安尼真正的元素。

1929年毕业后,进入列宁格勒基洛夫国家学术歌剧和芭蕾舞剧院(Kirov State Academic Theatre of Opera and Ballet)并初次登台演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The Nutcracker),其后是《雪姑娘》(The Ice Maiden),二年后,他很快变成技术熟练的艺术家并成为芭蕾舞团的首席独舞。1920年,舞者和编导米哈伊尔•莫尔德金(Mikhail Mordkin)成为剧院基洛夫芭蕾舞团的团长并继续专注上演俄罗斯的经典保留剧目。1930年5月16日他在《天鹅湖》(Swan Lake)中饰演齐格弗里德王子。经常表演传奇角色奥吉塔/奥吉莉娅的加林娜•乌兰诺娃(Galina Ulanova)说:“康斯坦丁•谢尔盖耶夫(Konstantin Sergeyev)这样合作的舞伴与我跳舞,提供了更多抒情性的诠释,同时,在另一方面——恰布基安尼增加了更多的气质。”

1930年11月16日,被认为是恰布基安尼生活中的一个特殊折日子。在这一天,这位二十岁的舞者历史性的饰演了路德维希•明库斯作曲的《堂•吉诃德》(Don Quixote)中的巴西里奥一角,不仅在列宁格勒受到欢迎,在整个苏联同样也受到欢迎,苏联伟大的男高音列昂尼德•索比诺夫(Leonid Sobinov)称赞他是最好的。

他无与伦比的舞蹈技术和生动的舞台表现力,使他成为苏联时期的作品中理想的英雄人物,他在几部标志性的苏联芭蕾舞剧中担任主角,其中包括:1932年,演出了由瓦西里•瓦伊诺年(Vasily Vainonen)编导的《巴黎的火焰》(The Flames of Paris)和1934年,演出了由罗斯季斯拉夫•扎哈罗夫(Rostislav Zakharov)编导的《巴赫切萨拉伊的喷泉》(Fountain of the Bakhchisarai);在美国巡演之前,他与舞伴塔季扬娜•维切斯洛娃(Tatyana Vecheslova)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演出,

自1933年以来,他在国外进行了巡演,其中:美国((1933年11月(这是革命后第一次到美国巡演),1934年,1964),意大利(1934年),伊朗(1942),拉丁美洲(1958),奥地利(1958)以及日本和匈牙利等地。1934年,他在美国巡回演出,在美国最大的音乐厅之一卡内基音乐厅首次演出之后,美国报纸上出现了头条新闻:“维切斯洛娃和恰布基安尼冲进了纽约!”在那里与维切斯洛娃演出了三十多场,几乎访问了美国所有主要的城市,他是第一位到美国巡回演出的苏联芭蕾舞演员。在那里,他遇到了乔治·巴兰钦和其他移民国外的舞者。后来他们在巴黎演出了《堂•吉诃德》和《海盗》。到1933年,恰布基安尼演出的剧目已经有大约二十多部,包括许多经典的芭蕾舞剧。与他不断的合作的舞伴是年轻才华横溢的芭蕾舞演员塔季扬娜•维切斯洛娃。

1938年,他编导由安德里亚•巴兰钦瓦德兹(Andria Balanchivadze)(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的兄弟)于1934年作曲格鲁吉亚题材的《姆泽恰布基》(Mzechabuki)在第比利斯上演,1939年,这部芭蕾舞剧参加了在首都莫斯科首次举办的亚美尼亚艺术节(10年成就展),但不是完整版。1941年,他在格鲁吉亚国家芭蕾舞团推出了新版芭蕾舞剧《姆泽恰布基》,剧名改为《群山之心》(The Heart of the Mountains)。这就说明他多年在列宁格勒学习和工作期间,仍然没有忘记格鲁吉亚国家传统是有用的。在排练《群山之心》正在考虑下一部作品。他想创作一部关于西班牙革命的芭蕾舞剧 - 随后西班牙战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939年,他根据洛贝•德•维加(Lope de Vega)的话剧《羊泉村》(Fuente Ovejuna),亚历山大•克列因(Alexander Krein)的音乐编导了芭蕾舞剧《劳伦西娅》(Laurencia),于3月22日在基洛夫歌剧和芭蕾舞剧院上演,纳塔莉亚•杜丁斯卡娅劳伦饰演西娅,他饰演弗朗多索,表演试图将编导的原则和名家的古典舞蹈相结合。同年,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苏联支持了德国,并参加了吞并波兰的战争。美国和欧洲的国家拒绝帮助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苏联政府要求当下的作品支持苏联的政策,芭蕾舞剧《塔拉斯•布尔巴》(Taras Bulba)成为这样的作品,它是根据尼古拉•果戈理(Nikolai Gogol)短篇小说《塔拉斯•布尔巴》而作,由瓦西里·索洛维约夫-塞多伊(Vasily Solovyov-Sedoi)作曲;费奥多尔·洛普霍夫(Fyodor Lopukhov)编导,芭蕾舞剧讲述了塔拉斯•布尔巴有两个儿子,分别为奥斯塔普(Ostap)和安德列(Andriy),安德里亚爱上了波兰姑娘并决定营救她,塔拉斯•布尔巴认为儿子为叛徒,并杀害了他。塔拉斯•布尔巴和他的儿子斯塔普是正面人物,而安德列是反面人物。芭蕾舞剧于1940年12月12日在列宁格勒歌剧和芭蕾舞剧院首演;恰布基安尼演活了安德列,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并得到了认可。他编导芭蕾舞剧,其独舞和炫示部舞展示了他炫耀的表现手法和戏剧性能力。

1941年,他为基洛夫/玛丽娅芭蕾舞团(Kirov/Mariinsky Ballet)复排弗拉基米尔•波诺马廖夫(Vladimir Ponomaryov)版本的芭蕾舞剧《舞姬》并饰演了索罗一角,他版本中的索罗从慵懒的东方情人变成了一个强大而勇敢英雄的爱情战士。这部作品仍然成为该团的保留剧目(我们通常称为“苏联版”)。

令人高兴的是,他虽然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代而没有受到镇压。众所周知,伟大的舞者因没有移民国外而受到赞赏,但这并没有得到政府当局首脑的青睐,而且,因为芭蕾舞剧《塔拉斯•布尔巴》在政治方面受到批判,政府当局首脑指责他是个错误地饰演了角色的舞者,因而恰布基安尼被公开地从列宁格勒基洛夫国家艺术歌剧和芭蕾舞剧院中排挤出去,并在1941年被罚配到第比利斯。

他从此离开了基洛夫芭蕾舞团,回到格鲁吉亚工作,在第比利斯歌剧和芭蕾舞剧院(Tbilisi Theatre of Opera and Ballet)任舞者和首席编导,1942年,他们上演了《吉赛尔》,《肖邦风格》,《沃尔帕吉斯之夜》;然后是《唐•吉诃德》;《埃斯梅拉达》,《天鹅湖》,《劳伦西娅》,《塔里埃尔的传说》,《希纳特莱》和《戈尔达》,作品的体材又回到格鲁吉亚民间传说的英雄主题上来。

当时第比利斯芭蕾舞团的舞者相当薄弱,恰布基安尼必须成为芭蕾舞教师。1950-1973年,担任第比利斯舞蹈学校(Tbilisi Choreographic School)校长和古典舞教授(1982年成为首席顾问),1968年,他退出舞台后,继续他的职业生涯,作为一个芭蕾大师和教师;他重塑了19世纪的经典,在俄罗斯,加入具有挑战性的舞步及拓展了炫示部舞,以提高男子角色的能力。他在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芭蕾舞中体现了新的英雄形象,将芭蕾舞技巧艺术及惊人强大运动能力和生动的舞台表现力相结合。他在格鲁吉亚了培养新一代的舞者并对发展芭蕾舞起到重要的作用。他教育了一大批才华横溢伟大的芭蕾舞蹈家,有:维娜•瓦尔拉莫夫•齐斯戈娜德祖(Vera Varlamovna Tsignnadze),祖拉布•马拉基维奇•基卡莱伊谢维利(Zurab Malakievich Kikaleishvili),I.阿莱克希德祖(I. Aleksidze),E. 格洛瓦尼(E.Gelovani),A.特雷泰利(A.Tsereteli)R.马加拉谢维利(R.Magalashvili),T.(T.Sanadze),E. 恰布基安尼(E.Chabukiani),V. 古诺谢维利(V.Gunashvili),尼娜•阿娜尼雅什维莉(Nina Ananiashvili),伊尔玛•尼奥拉德祖(Irma Nioradze),尼古拉亚•齐斯卡里德祖(Nikolay Tsiskaridze),伊戈尔•祖伦斯基(Igor Zelenski)(现为新西伯利亚歌剧和芭蕾舞剧院(Novosibirsk Opera and Ballet)的艺术总监),大卫•马克哈特利(David Makhateli),埃伦娜•吉鲁德吉德祖(Elene Glurdjidze)和拉里•坎德拉奇(Lali Kandelaki)等。1972年,当第比利斯歌剧和芭蕾舞剧院被烧毁时,他被解雇了。关于这一事件出现了各种谣言。根据他们中的一位人说,甚至被指责火灾原因是由他本人放火。

在1990年他写道:“在超过15年的时间里,我因没有剧院而没有芭蕾舞团,因此,在我这个不是那么短的创作生涯时期内,我无法为此做出贡献。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而且,一个芭蕾舞团就是生命力,没有它就什么都不能创造!这根本不是遥远的过去。很多人都记得,当时因为个别人的私利,从而通过格鲁吉亚当局的权威,我几乎离开了哪里,没有任何的工作。”在此期间的一些人上当受骗,而他在苏联的其它剧院表演芭蕾舞。他也收到了国外的邀请。只有他原来剧院的大门对他紧闭,他在那里创造了格鲁吉亚古典芭蕾舞剧。

恰布基安尼不仅创造了格鲁吉亚的芭蕾舞剧,而且他自己也成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但不幸的是,他经历了那个荒谬的时代。他曾经说过“我的原则不变”, “格鲁吉亚古典芭蕾舞必须建立在民族的基础上,民间传统的元素与经典必须有机地融合,目的将其中的比例必须小心地分布和严格界定……。"他创作的芭蕾舞剧,独舞和炫示部舞展示了他炫耀的表现手法和戏剧性的能力。他经常挑战作品中的男主角并精致细腻的演绎芭蕾,最终,他将格鲁吉亚民间传统舞蹈与经典芭蕾结合而独创成格鲁吉亚形式的舞蹈。他在演绎古典芭蕾舞剧中异军突起,他成为格鲁吉亚舞者的代表。他是具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特性风格的舞蹈家和编导,让男舞者在芭蕾中成为更加突出舞者,而不是单纯的合作伙伴,其表演风格是真诚和热情并溶化在人物形象之中,无论是《唐•吉诃德》中的喜剧人物巴西里奥,还是浪漫芭蕾《天鹅湖》中的齐格弗里德王子,虽然这些都是经典的作品,但在他的表演下,得到了新的含义,他加强了舞蹈跳跃和精湛的旋转技艺,从而使人物的形象具有力量和阳刚之气。

他参与演出了几部芭蕾电影:1940年的《基洛夫的荣耀》(Glory of the Kirov),1953年的《俄罗斯芭蕾舞团的明星》(Stars of the Russian Ballet),1955年的《格鲁吉亚芭蕾舞团的大师》(Masters of the Georgian Ballet)和 1960年的《威尼斯的摩尔人——奥赛罗》(The Moor of Venice - Othello)。

1958年,值此在莫斯科举办格鲁吉亚艺术十周年展之际,格鲁吉亚芭蕾舞团演出了由恰布基安尼创作的剧本和编导,亚历山大•马恰瓦里安尼(Aleksandr Machavariani)作曲,著名舞美设计家西蒙(索尼科)•维萨拉德祖(Simon (Soliko) Virsaladze)设计布景的《威尼斯的摩尔人——奥赛罗》,同时参加演出的还有维拉•特希格拉德祖(Vera Tsignadze)和祖拉布•基卡莱什维利(Zurab Kikaleishvili)。他饰演的主角获得成功,这是一个真正的胜利。任务并不容易,尽可能全面而深刻地展示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心理剧,不像他以前的作品,其中英雄斗争的主题占了上风。恰布基安尼选择了与以前不同寻常的编舞技巧,再一次巧妙地体现了他的舞蹈思想,即芭蕾舞表演的内容应该决定其表现形式。在《威尼斯的摩尔人——奥赛罗》,恰布基安尼的舞蹈使用程度比以前编导的芭蕾舞剧的程度要少,有时让位于手势和塑造的姿态。这部芭蕾舞剧于1960年在基洛夫剧院上演。

1961年,根据S.特辛特萨德佐(S. Tsintsadze)音乐编导了《恶魔》("The Demon");1962年,根据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的音乐编导了《波莱罗》(Boléro);1967年,根据F.格隆蒂(F.Glonti)的音乐编导了《日出》(Sunrise);1971年,根据R.加比奇瓦德祖(R. Gabichvadze)的音乐编导了《哈姆雷特》(Hamlet),1980年,根据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音乐编导了《激情》(Apasionata)。

他的妻子加林娜•库兹米丽切娜•库兹涅佐娃(Galina Kuzminichna Kuznetsova,1912-2005),是一位芭蕾舞女演员和芭蕾老师。

1992年4月5日,恰布基安尼于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去世,享年82岁,后被安葬在马特斯明达(Mtatsminda)山上的格鲁吉亚文化人物万神殿。

在恰布基安尼诞辰100周年之际,2010年10月20日至24日,格鲁吉亚在第比利斯 举行了瓦赫坦格•恰布基安尼100周年庆典。 此后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传奇的编舞年。

 

2. 恰布基安尼编导的炫示部舞

《舞姬》中的“大情节舞”(Grand pas d'action)

如今,在俄罗斯以外几乎所有演出的《舞姬》主要有这样两个不同的版本,即1992年鲁道夫•努里耶夫(Rudolf Nureyev)为巴黎芭蕾舞团复排的版本和1980年纳塔莉娅•玛卡洛娃(Natalia Makarova)为美国芭蕾舞剧院复排的版本,而这二个版本都是以波诺马廖夫和恰布基安尼的版本为基础的。

对于恰布基安尼在其“大情节舞”中的炫示部舞,是由尼古拉•莱加特(Nikolai Legat)选择了马里于斯•佩蒂帕(Marius Petipa)于1874年复排的《蝴蝶》(Le Papillon)由路德维希•明库斯(Ludwig Minkus)添加的炫示部舞,恰布基安尼为自己重新编排了个版本,今天仍然是所有在《舞姬》中饰演索洛一角的男舞者表演的炫示部舞。

《海盗》中的 “奴隶之舞”( Pas d'esclave)

直到今天,这个炫示部舞是由恰布基安尼于1931年创作编导的。

基洛夫芭蕾舞团著名的首席舞者恰布基安尼,他最有影响力地修订了“海盗双人舞”(The Le corsaire pas de deux)中的男子舞蹈。他在20世纪30年代的舞台上表演期间,赋予了男子角色更多的舞步和艺术家的舞蹈元素。他对男子角色的诠释实质至今仍然如此称为标准。

他在20世纪30年代在舞台上饰演奴隶一角时,这个角色穿着上身是一件用一连串的皮带装饰绑成的衬衫并配一条宽松的裤子。1955年,当彼得·古谢夫(Pyotr Gusev)为小剧院(Maly Theatre)复排《海盗》时,将雷布(Rhab)角色被命名为阿里(Ali),并成为芭蕾舞剧中更为普遍的饰演的角色。从单纯的追求者到奴隶角色这种变化,也引发了对“海盗双人舞”舞蹈编排的修改,为许多饰演奴隶的舞者在演出增加更多的舞步和异国情调的舞蹈元素。

《天鹅湖》中的“大情节舞”

在基洛夫/玛丽娅芭蕾舞团《天鹅湖》历史记录中,王子齐格弗里德著名的炫示部舞是由恰布基安尼表演的,据说他是20世纪30年代第一个在基洛夫芭蕾舞团跳独舞的人,虽然他最有可能了解这个炫示部舞来自亚历山大•亚历克斯艾维奇•戈尔斯基(Alexander Alexeievich Gorsky),但今天在基洛夫/玛丽娅芭蕾舞团的《天鹅湖》乐谱标题,将这种炫示部舞题为“恰布基安尼炫示部舞”,几乎每个芭蕾舞团所表演的“黑天鹅双人舞”(The Black Swan Pas de Deux), 他们都使用这个版本的独舞,但往往的差异也是来自演出作品时的音乐配器(例如,基洛夫/玛丽娅芭蕾舞团的这个版本的音乐配器是从双簧管独奏开始的,它在西方通常是完整的小提琴片段)。

《埃斯梅拉达》

1935年4月3日,阿格丽宾娜•瓦冈诺娃在列宁格勒基洛夫歌剧和芭蕾舞剧院特别为芭蕾舞首席塔蒂安娜•维切斯洛娃(Tatiana Vecheslova)复排了3幕版本《埃斯梅拉达》,瓦冈诺娃为芭蕾舞首席嘉丽娜•乌兰诺娃(Galina Ulanova)和恰布基安尼增加了一段新的“情节舞”(Pas d'action),修订选自佩蒂帕1868年上演由切萨雷•普尼(Cesare Pugni)和里卡多•德里戈(Riccardo Drigo)作曲的芭蕾舞剧《沙皇康达甫耳》(Tsar Kandavl)(又称《康达甫耳王》(Le Roi Candaule))中的一段“埃斯梅拉达双人舞”( The La Esmeralda Pas de deux)这就是大家熟知的“爱神双人舞”( Diane and Actéon Pas de Deux)。

20世纪30年代,恰布基安尼在演出“埃斯梅拉达双人舞” 时,根据普尼的原始音乐作为自已的炫示部舞,直到现在这一段炫示部舞仍然保留着,受到舞者的欢迎。

 

 

附:

A.所获荣誉和奖项一览

1937年1月14日,获得“荣誉奖章”(Order "Badge of Honor")

1939年,1940年,获得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荣誉艺术家(Honored Artist of the Russian SFSR)

1939年3月19日和1966年4月2日,获得劳动红旗勋章(Order of the Red Banner of Labor)

1941年,1948年,1951年,获得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奖(USSR State Prize)

获得 “在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 忠诚的劳动者奖章(Medal "For Valiant Labor in the Great Patriotic War of 1941-1945")

1941年,1943年,获得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艺术家荣誉(Honored Artist of the Georgian SSR)

1941年,1948年,获得斯大林一等奖(Stalin Prize of the first degree)

1946年2月24日,1950年10月11日,1958年4月17日,1990年,获得列宁奖(Lenin Prize)

1950年,获得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艺术家(People's Artist of the USSR),

1951年,获得斯大林二等奖(Stalin Prize of the second degree)

1990年5月19日,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Hero of Socialist Labor)(由于他突出贡献苏联总统向其颁发)

 

B.演出的作品一览

在列宁格勒基洛夫国家学术歌剧和芭蕾舞剧院

主角

1929年,《胡桃夹子》(The Nutcracker)(音乐:柴可夫斯基)

1929年,《雪姑娘》(The Ice Maiden)(音乐: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

1930年,《天鹅湖》(音乐:柴可夫斯基)

1930年,《红罂粟》(The Red Poppy)(音乐:莱因霍尔德•格里埃尔(Reinhold Glière)

1930年,《卡门》(Carmen)(音乐: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

1930年,《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音乐:肖斯塔科维奇(Shostakovich))

1930年,《唐•吉诃德》(Don Quixote)(音乐:路德维希•明库斯(Ludwig Minkus))

1930年,《雷蒙达》(Raymonda)(音乐:格拉祖诺夫(Glazunov))

1930年,《海盗》(Le Corsaire)(音乐:阿道夫•亚当(Adolphe Adam),莱奥•德利布(Leo Delibes),里卡多•德里戈(Riccardo Drigo),切萨雷•普尼(Cesare Pugni))

1931年,《小驼背马》(The Little Humpbacked Horse)(音乐:切萨雷•普尼)

1931年,《红罂粟》(音乐:莱因霍尔德•格利)

1931年,《海盗》(音乐:阿道夫•亚当,莱奥•德利布,里卡多•德里戈,切萨雷•普尼)

1931年,《肖邦风格》(Chopiniana)(音乐:弗雷德里克•肖邦(Fryderyk Chopin)编导:福金(Fokine))

1932年,《吉赛尔》(Giselle)(音乐:阿道夫•亚当)

1932年,《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音乐:柴可夫斯基)

1932年,《巴黎的火焰》(音乐:鲍里斯•阿萨费耶夫(Boris Asafyev))

1933年,《天鹅湖》(音乐:柴可夫斯基)

1934年,《巴赫切萨拉伊的喷泉》(音乐:鲍里斯•阿萨费耶夫)

1934年,《狂欢节》(Carnival)(音乐: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

1935年,《埃斯梅拉达》音乐:切萨雷•普尼)

1935年,《幻灭》(Lost Illusions)(音乐:莱奥尼德•德希亚特尼科夫(Leonid Desyatnikov))

1935年,《凯瑟琳》(Catherine)(音乐:阿达纳(Adana),鲁宾斯坦(Rubinstein))

1936年,《巴黎的火焰》(音乐:鲍里斯•阿萨费耶夫)

1937年,《游击队的一天》(Guerrilla Days)(音乐:鲍里斯•阿萨费耶夫)

1937年,《雷蒙达》(音乐:格拉祖诺夫)

1938年,《群山之心》(音乐:安德里亚•巴兰钦瓦德兹)

1939年,《劳伦西娅》(音乐:亚历山大•克雷恩)

1940年,《塔拉斯•布尔巴》(音乐: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

1941年,《舞姬》(音乐:路德维希•明库斯)

演出的作品

1938年,《群山之心》(音乐:安德里亚•巴兰钦瓦德兹)

1939年,《劳伦西娅》(音乐:亚历山大•克雷恩)

1955年,《劳伦西娅》(音乐:亚历山大•克雷恩)

1960年,《威尼斯的摩尔人——奥赛罗》(音乐:亚历山大•马恰瓦里安尼)

在格鲁吉亚歌剧和芭蕾舞剧院

主角

1941年,《群山之心》(音乐:安德里亚•巴兰钦瓦德兹)

1947年,《希纳特莱》(Sinatle)(音乐:G.基拉德祖(G. Kiladze))

1948年,《劳伦西娅》(音乐:亚历山大•克雷恩)

1949年,《戈尔达》(Gorda)(音乐:D.托拉德祖(D. Toradze)

1953年,《为了和平》(For Peace!)(音乐:D.托拉德祖)

1957年,《威尼斯的摩尔人——奥赛罗》(音乐:亚历山大•马恰瓦里安尼)

1961年,《恶魔》(The Demon)(音乐:苏克赫安•特辛(Sulkhan Tsintsadze))

1962年,《波莱罗》(音乐:拉威尔)

演出的作品

1936年,《群山之心》(音乐:安德里亚•巴兰钦瓦德兹)

1941年,《群山之心》(音乐:安德里亚•巴兰钦瓦德兹)

1942年,《吉赛尔》(音乐:阿道夫•亚当)

1942年,《肖邦风格》(音乐:肖邦;编导:福金)

1942年,《沃尔帕吉斯之夜》(Walpurgis Night)(查尔斯•弗朗索瓦•古诺(Charles François Gounod)的歌剧《浮士德》(Faust)中的舞蹈)

1943年,《唐•吉诃德》(音乐:路德维希•明库斯)

1944年,《埃斯梅拉达》(音乐:切萨雷•普尼)

1945年,《天鹅湖》 (音乐:柴可夫斯基)

1946年,《塔里埃尔的传说》(The Legend of Tariel)(音乐:Sh.马什维利德祖(Sh. Mshvelidze))

1947年,《希纳特莱》(Sinatle)(音乐:G.基拉德祖(G. Kiladze))

1948年,《劳伦西娅》(音乐:亚历山大•克雷恩)

1949年,《戈尔达》(Gorda)(音乐:D.托拉德祖)

1950年,《不速之客》(Uninvited guests)(音乐:A.布基亚(A. Bukia))

1953年,《为了和平》(音乐:D.托拉德祖)

1957年,《威尼斯的摩尔人——奥赛罗》(音乐:亚历山大•马恰瓦里安尼)

1959年,《睡美人》(音乐:柴可夫斯基)

1961年,《恶魔》(音乐:S.特辛特萨德佐)

1962年,《波莱罗》(音乐:拉威尔)

1966年,《灰姑娘》(Cinderella)(音乐:普罗科菲耶夫)

1967年,《曙光》(Dawn)(音乐:F.格赫劳蒂(F. Ghlonti))

1968年,《舞姬》(音乐:路德维希•明库斯)

1971年,《哈姆雷特》(Hamlet)(音乐:R.加比奇瓦德祖(R. Gabichvadze))

1978年,《劳伦西娅》(音乐:亚历山大•克雷恩)

1980年,《激情》(音乐: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第23号钢琴奏鸣曲)

芭蕾诗剧《 走向生活》(Towards life)(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的《塔索》(Tasso)音乐)

《追求幸福的权利》(In Pursuit of Happiness)(音乐:G .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

《邀舞》(Invitation to the Dance)(音乐:卡尔•韦伯(Karl Weber))

3.在莫斯科大剧院

1956年,《劳伦西娅》(音乐:亚历山大•克雷恩)

C.影视作品中的角色

1940年,《音乐会场景》(Concert on the screen)《舞姬》和《群山之心》中的舞蹈

1941年,《电影音乐会》(Kinokontsert)

1944年,《希埃尔德•德祖加雅》(Shield Dzhurgaya)中的骑手

1953年,《俄罗斯芭蕾舞大师》(Russian of Masters ballet)《巴黎的火焰》中的菲利普

1960年,《威尼斯的摩尔人》中的奥赛罗

D.编导兼编剧的电影

1955年,《格鲁吉亚芭蕾大师》(Georgian ballet masters)

1960年,《威尼斯的摩尔人》


瓦赫坦格•米哈伊洛维奇•恰布基安尼(Vakhtang Mikhailovich Chabukiani)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