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V周刊计分规则一点新的研究与探讨②·2020版&2021版规则
大家好,我是杂兵。
在上一篇文章中(关于日V周刊计分规则一点新的研究与探讨①·2018版规则的总结篇)我跟大家对周刊的2018版的计分规则做了一些总结,虽说是对计分规则做总结,但基本说的都是2018年和2019年V家发生的一些倒霉事。然而即便来到2020年,周刊的霉运依旧没有停下来。不过至少对于2018版计分规则来说算是解脱了,因为在2020年,周刊再次更换了计分规则,那么这次就让我们从2020年初开始说起。
我相信大多数人对于2020年没啥好印象(俺也一样),不过对于周刊来说,2020年的开始可能就比较另类了。早在2019年底的时候,克里普顿就宣布了下一代的初音声库将会采用其自研引擎,名为“初音未来NT”,然而这一举动却让sippotan陷入了纠结(大概),因为NT使用的引擎并非VOCALOID,这就与周刊的集计对象不符(毕竟周刊的标题就是周刊VOCAOID RANKING)。其实我当时觉得这事还是很好处理的,要么周刊维持原状排除NT,要么就把NT吸收进来组成新周刊。。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两种方案都没入sippotan的法眼,而是整了个更大的活——在2020年1月9日的第640期周刊中,sippotan如之前预告的那样对周刊再次进行了大改版,直接把所有电子歌声合成引擎全都吸收了进来,不论是V、U、C还是SV,都能上榜,周刊也由此改名为周刊VOCAL Character排行榜。
我不知道sippotan现在会不会为这个决定感到后悔,毕竟当初是为了NT而进行的改版,结果NT后来的表现不太尽如人意,颇有一种“一个没点还搭了一个”的感觉。当然也有可能是sippotan早就想把其他引擎都吸收进来了,毕竟改版之后单凭Vocaloid的新曲组成榜单可能会在数量上有点不够看,NT的出现属于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当然不管怎样,这些都不重要,毕竟这篇文章是来讨论计分规则的,那就让我们把重点放在2020年改版后的计分规则上吧。

2020版计分规则:乏善可陈?

在2020年初周刊的改版中,除了集计对象的变化,计分规则其实也进行了改变,然而熟悉周刊历史的朋友可能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不就是周刊史上使用时间最久的2012版计分规则嘛。当然2020的规则还是与2012版的规则有一点不太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在18版规则中提到过的,关于小数点后两位的精确方式。
在2012版的计分规则中,小数点的后两位是采用向下保留的方式,也就是只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后面的全部舍去。而在2020版的计分规则中,小数点的精确方式和2018版一样了,采用的是向上保留的方式,也就是在舍去小数点后两位后再加上0.01。而且和18版规则一样的是,补正值B的计算方式也是先计算(收藏数 / 再生数 * 100),在对结果向上保留两位小数之后再乘以2。虽然只有这些细微的区别,但毕竟计算出来的结果还是会不同的,所以习惯上还是把2020年的规则当做一个新的规则来看待。当然即便是不同的规则,但整体上20版规则还是基于12版规则的,所以12版规则的缺点基本上也被20版规则“继承”了。
之前也说过,2010版和2012版规则的核心就是收藏项得分,而Mylist率又是收藏项得分的关键,只有在新曲和老曲能通过Mylist为10%的这条标准线能区分开的大环境下,这样的规则才能真正地起到作用——当然在19年周刊改版后,基本上就不存在所谓的“老曲”了。然而到了2020年,V家的大环境就是Mylist率越来越低了,不管是新曲还是老曲都是这个趋势。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2015年到2017年期间,周刊上榜新曲的Mylist率还能有7.55%,到了2019年的下半年周刊的上榜曲平均Mylist率只有4.25%,而2020年上半年这个数字是3.4%,再到2020年下半年的2.3%,以及2021年上半年的1.74%,可以看出来,周刊上榜曲的Mylist率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下跌。

这里顺便提一下,Mylist率下降固然有不景气的原因,然而除此以外,可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Nico官方对普通用户的收藏数量的限制。没记错的话,非白金会员的收藏数量上限只有100个,当时niconico网站都成立十四年了,这点收藏上限够干啥的?这让我想起了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个评论说:别人家的会员都是付费了能享受更好的服务,只有niconico的会员是付费了才能享受正常的服务……
言归正传,Mylist率的持续走低的后果就是本该最值钱的收藏项得分变得不再值钱了,从上面那张图可以看出来,在2020版规则实行期间(也就是2020年1月到2021年7月),周刊上榜曲的平均得分为26947Pts,而上榜曲的再生项平均得分(也就是平均再生数)为23931Pts,也就是平均每首上榜曲的得分有超过88.8%的分数是由再生项来贡献的,要知道,即便是在2012版规则实行的最后三年(也就是2015年到2017年)那样的环境下,再生项得分在总分中的占比平均值还是71.5%,比起88.8%还是低不少的。本来这个版本计分规则的特点就是靠着Mylist率拉开分数的,结果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Mylist这项数据变得越来越拉胯,直接导致了计分规则的特点没办法好好发挥出来。而更糟糕的是,对于刷子来说,刷高分变得更加容易了。
回想当年巅峰期卷得不行的时候,刷高分还要兼顾Mylist和再生数,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变成“八英战IA”的名场面。然而到了2020年,大环境不行了,正常曲子的Mylist数和Mylist率都没那么高了,得分更多地还是要靠再生数——既然一首曲子的得分将近有90%是靠再生来获得的,那干脆就去刷再生数就好了,毕竟刷再生比刷Mylist数容易多了——于是刷分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其实我一直没想明白的是为什么sippotan会在2020年改版的时候用回一个以2012版规则为主体的计分规则。可能这个规则确实从理论上来说是比较完美的,可能sippotan真的很喜欢这个规则,但它也确实被实践证明过已经不适应后期环境了。到了2020年这个更加恶劣的环境里,它的表现只能是用“乏善可陈”来形容了。
不过好在新版周刊还有集计范围这项规则作为兜底,除了“吃苹果”那段时间有点“群魔乱舞”这种计分规则无能为力的事件外,2020版计分规则在初期表现得还算是中规中矩。

然而好景不长,该来的总是会来的,在2020版规则实行的后期,一些工作的现象再度涌现。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在2021年3月到2021年7月这四个月的时间里,周刊诞生了4首连冠曲。本来新版周刊的规则下连冠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结果如此短的时间内又爆发了一波连冠潮,看来周刊的计分规则又不得不做出更改了。
总的来说,2020版规则有两大问题需要作出修改,一个是需要限制通过刷再生来刷高分;另一方面,以收藏项得分为核心明显已经不符合大环境了,是时候要改变一下了,需要再找一个新的核心了。然而弹幕项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证明过不行了,再生项刚刚也说了要限制,所以是时候该引入一项新的数据了。
而更早的时候,niconico确实引入了一项新的机制。
2021版计分规则:另辟蹊径?
大概在2020年8月份的时候,niconico动画进行了一次更新,引进了一个【いいね!】的新机制,相当于是点赞的功能。
到了一年后的2021年8月7日,在第722期周刊当中,sippotan毫无预兆地更换了周刊的计分规则,也就是2021版计分规则。这还是周刊史上第一次在年中的时候更换计分规则,而且这次的改动还不小,把点赞这项新功能给引入了。

在2021版计分规则中,首次引入了点赞项的数据作为总得分的组成部分,同时再次对再生项数据取了一个补正值:
P=(再生数*补正值X) + (弹幕数*补正值A )+ (收藏数*补正值B) + (点赞数*补正值C)
其中:
补正值A= (再生数 + 收藏数) / (再生数 + 弹幕数 + 收藏数)
补正值B = (收藏数 / 再生数 * 100) * 2
补正值C = (点赞数 / 再生数 * 100) * 2
补正值X = (补正值B + 补正值C) / 6
另外,收藏项得分和点赞项得分不能超出再生数的4倍;同时当补正值X大于1.00时,取1.00
2021版计分规则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入了点赞项的数据计入总分当中,周刊计分规则的结构也由实行了将近十四年的【再生项得分+弹幕项得分+收藏项得分】更改为【再生项得分+弹幕项得分+点赞项得分+收藏项得分】。
不得不说,引入点赞项数据的改动确实很巧妙,首先点赞这一机制与收藏和相似,同一个用户只能对同一个视频点赞一次,另一方面点赞在操作方面比收藏更加容易而且(暂时还)没有数量上的限制,因此正常情况下点赞数还是会比收藏数要大的。可以说,点赞项的数据确实可以作为Mylist的高级平替。
当然为了避免当年Mylist踩过的坑,sippotan也给点赞项引入了一个补正值,也就是这一版计分规则中的补正值C。与补正值B类似,在21版规则里补正值C在数值上是【(点赞数 / 再生数 * 100) * 2】,其中【点赞数 / 再生数】这一项可以被称作为点赞率。同时也为了防止理论上通过刷点赞或者收藏来刷高总分,2021版规则就像12版和20版规则一样,对点赞项和收藏项的得分设置了一个上限,不过这个上限由原先的【再生数的5倍】下调为了【再生数的4倍】,毕竟总分新增加了一个项目,通过调整上限来限制一下总分也是可以理解的。
顺便说一下,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可以得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去看我五年前写的那篇文章),更换为四倍阀之后,只要点赞率或收藏率大于14.14%,也就是补正值C或者补正值B大于28.28的时候,点赞项或收藏项的得分就会触发四倍阀的上限(当然了,整个2021版规则实行期间没有一首上榜曲的收藏项得分触发过这个上限,而点赞项得分触发上限的有13首)。
除了引入点赞这项数据外,2021版计分规则另一大特点就是再次引入了再生项的补正值,也就是补正值X。周刊上一次为再生项引入的补正值还是2018版规则的补正值C,不过那是给再生项得分带来正向增益的补正值,而2021版规则的补正值X则是对再生项得分做出限制的一个补正值。纵观周刊计分规则的变更历史,2008版计分规则限制了弹幕项的得分,2010版计分规则限制了Mylist项的得分,2012版规则为限制Mylist项得分加了一个补丁,那么到了2021年,也是时候对再生项得分下手了。
在数值上来看,补正值X = (补正值B + 补正值C) / 6,同时最大只能取1。这个计算公式中的补正值B和补正值C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再生数越大的话,这两个数值就越小,它俩的和也就越小,从未也会导致补正值X的值也会变得越小。于是再生数和补正值X的关系,就有点像弹幕数和补正值A的关系那样了:
首先补正值X一定会是一个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的数,这样再生项得分一定不大于再生数;
同时当再生数变得特别大的时候,补正值X就会特别小,就会让再生项得分变得不会特别大。
于是在2021版规则下想要刷高分的话,情况就会变成这样:如果只刷再生数的话,那么点赞率和Mylist率就会降低,补正值X也会变小,从而会限制住再生项的得分;但是如果只刷点赞数或者收藏数的话,那么四倍阀就会限制住点赞项或者收藏项的得分。所以在2021版规则下,想刷高分理论上就只能还是把再生、点赞和收藏数全都刷上去才行,但问题是,在V家巅峰的时候想刷分就得这么刷,等V家衰退之后想刷分还得这么刷,那V家不是白衰退了吗(手动狗头)。再加上新周刊集计对象这个规则作为兜底,于是乎在堵上“再生数”这最后一个漏洞之后,2021版计分规则终于又成为了一个在理论上比较完美的计分规则了。

那么这个在理论上完美的规则在实际实行的时候也是那么完美吗?2021版计分规则还有没有什么缺点呢?为什么sippotan要在2023年再一次更换计分规则呢?
篇幅所限,这次关于2020版计分规则和2021版计分规则的部分探讨就先到这里,以上这些问题我打算在下一篇文章当中在和大家进行探讨。
不过我可以剧透一下,2021版规则确实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