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翻开《论语》第八篇第十四章: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句话的知名度和使用度也是非常地高了。
但是我们在用的时候大多时候是偏离了原意的。比如面对同事的求助,可能会这样回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事我也是无能为力啊。”
似乎可以成为我们不出手、不担当的最合适借口了。
那孔子原意是什么呢?
我们看,其实在官场上混的,人人都想谋政,都认为自己懂得更多,就算孔子他老人家自己,大部分时间也不在其位,而终身都在谋天下之政。
“谋政”的一个前提是要有位子。
没有位子,就不要进入操作状态,做各种可行性研究。比如我不是省长,这个省的事,我自然是管不了。
有句话叫“术业有专攻”。
如果开会讨论问题,当有人既不懂我的专业,又没承担我的责任,但是在不专业的会议主持者的鼓励下,对我的工作大放厥词的时候,我们也很烦!
因为他说的离题万里,狗屁不通,却能对我的工作造成干扰和影响,他说完拍拍屁股走了,给我留下一大堆麻烦。
这就是典型的不在其位,偏谋其政。
对你不懂的人和事,要有尊重和敬畏,因为你不在那个位置,你是站在外面看。
站在外面看,和在其位,任其事,担其责,是两码事。
所以你说的不是不一定对,而是多半都不对,基本上属于边都不沾。
这里又要和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境界和情怀要分开。
谋其政,涉及到具体操作,而忧国,只是一种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