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说明升降出入是机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说明升降出入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内经》从自然现象“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联系到人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以及“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等,均是以上下升降理论解释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的。
《伤寒论》所论的传经即是出入的精义。
因为正气的出入,是由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循环往复的。
六淫的邪气则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到极点。
这是正气和邪气的盛衰情况,张仲景对升降出入理论有了进一步发挥。
此后,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各有阐述,使之更臻完美。
如《脾胃论》浮沉补泻和所论方剂中,如升、柴、苓、泽,都是在《伤寒论》的启发下,引用葛根、柴胡、五苓之意而设的。
如果病入三阴经不与外气相通,张韶令谓之逆传,赵养葵谓之郁症(证)。
所以,开、阖、枢三者是要旨,若分言之为出入,为升降,合言之总不外乎一“气”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