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经科常见药物最佳服用时间

2023-04-26 07:57 作者:脑壳痛疼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日常工作中,你是否会遇到这样的疑问,这个药该什么时候吃?今天就部分神经科常用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s>第一类,最常见是抗血小板药物,<0.5s>阿司匹林,经胃肠道完全吸收后主要形式为水杨酸和少量阿司匹林,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分别为 10~20 分钟和 20~120 分钟。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对于普通片剂来说吸收延迟 3~6 小时。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可持续 7~10 天(即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且不可逆。因此,从理论上讲,每天什么时候服用阿司匹林没有区别。停药后药效消失需要10天左右。那么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普通的阿司匹林口服会对胃黏膜产生强烈刺激,易引起胃黏膜损伤,诱发胃出血。因此,阿司匹林更适合饭后服用。但阿司匹林肠溶片则不同,在空腹状态下,胃内 pH 值在 1~2 左右,是一种强酸环境,阿司匹林肠溶片不溶解,如果饭后服用,可能增加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导致部分药物与肠溶薄膜分离,从而刺激胃粘膜;另外食物稀释了胃内强酸环境,导致药物在胃内溶解,有增加胃部不良反应的风险。所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饭前服用。<1s><1s>总结:阿司匹林用法为每天不分早晚,饭前饭后应用根据片剂工艺,普通阿司匹林饭后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饭前应用。<1s><1s>第二种药,氯吡格雷,它跟血小板也是不可逆性的结合,要把结合的血小板生命周期完结代谢掉,才能作用消除。因此规律服用氯吡格雷无时间段的限制,且饮食对它的影响也不大。需要注意的是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与氯吡格雷同服或间隔 12 小时服用,均会导致氯吡格雷血药浓度的下降,故建议以上两种药物需要间隔开服用。<1s><1s>第三种,替格瑞洛,为新型 P2Y12 受体拮抗剂,是非前体药,无需经肝脏代谢激活即可直接起效,其直接作用于血小板 ADP 受体,抗血小板作用强且可逆。同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的起效时间更短,仅需 0.5~4 小时。平均半衰期为 7.2 小时,活性代谢产物为 9 小时,根据半衰期推荐其用法为每日早晚各 1 次,不受饮食影响。<1s><1s>第二大类降脂药物,最重要的是他汀类药物,主要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而且这种酶在夜间的活性最强,而且一般的他汀类药物半衰期短,所以一般需要睡前服用。而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半衰期长,降脂效果好,可在一天内的任何固定时间服用。<1s>另一种常见的降脂药物就是贝特类药物。通常用于降低甘油三酯,建议随餐服用。第三大类,降压药物。人体血压有明显的昼夜波动特征。大部分人为「杓型血压」,即夜间血压较白天下降 10%~20% 以上;反之,如果夜间血压下降波形变浅,夜间血压均值较白天下降小于 10%,或无明显的夜间谷,甚至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者称为「非杓型血压」。一般降压药物服用后 30 分钟起效,2~3 小时达高峰,那么口服降压药物的时间就要随着全天血压波形而定。杓型血压的患者血压一般在上午 9~11 点和下午 16~18 点达高峰,那么建议早上 7:00 和下午 14:00 服药,药物作用达高峰的时间正好与血压波动重合,有效降低血压。<1s><1s>非杓型血压的患者则应根据动态血压监测形成的曲线,在血压高峰前两小时左右服药,有效降低血压。<1s><1s>需注意控释或缓释剂型,针对此类药物建议晨起服药,稳定控制全天血压。α 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因此通常在睡前服用。<1s><1s>第四类,抗心绞痛药物,由于晨起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绞痛发作率最高。因此抗心绞痛药物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β 受体阻滞剂一般建议上午服用,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的效果较下午明显提高。

神经科常见药物最佳服用时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