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审查制度出了什么问题?不良引导客观存在吗?

个人经历,三件事
1,小时候看欧特曼,(泰罗,初代{咸蛋超人},赛文,戴拿),我家人在我小时候做生意,一般我只有周末(sunday)有家长带我去玩。我妈就说我看了奥特曼暴力,因为我顶嘴。(岁数,6-10岁)
2,我小时候有个青梅竹马,她家比较富有,2008年就有台式,我喜欢去她家一起玩那些高科技(玩具和电脑游戏)我玩的第一款游戏是植物大战僵尸(正版哦,嘿嘿)。后来家里买了电脑,xp系统,惠普的,后来用快玩下了盗版植物大战僵尸玩还有许多优质游戏,星际2(一直打人机),魔兽三(困难战役不开作弊全收集全通),gta(没通关呜呜呜呜),我家人就说玩游戏导致我变坏,脾气不好,(不好听的其他挖苦话就不说了,自己体验过的才知道,这些教育有多恶心,还有反讽冷嘲,心都凉透了,父母还怪你玻璃心,哈哈哈哈)后来还怪带我开始玩游戏的青梅竹马,说她把我带坏了,但是她是全市排名前列,业余各类证书7级以上。我当时有些厌学,岁数(10-12岁)
3,父母管不到我,这个时候父母就只看成绩了,对我也是不冷不热的,但是我能理解,当时家境渐衰,外婆重病,父亲不见人影,我也迷茫于人生(每个人都应该常常思维人生意义),对生死产生诸多疑惑,以及对我所处的小社会(学校内)的思维。但是我又不够勤勉,智慧也不够,成绩如大浪行扁舟,水高便浮,水浅便搁。于是各种说教,对比,让我愈加讨厌学习,讨厌学校,乃至讨厌人生。但是我也结识了许多知己,朋友,兄弟,真真让人温暖而快乐。
我的思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出生条件,除去生死之界限的平等(都会死)以外,都是不完全平等的,我认为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投入和收获也遵循上述仿佛没有规律的规律。每个人都在最求自己的个性,不是单纯的享受,欲望,也不是纯粹的付出,爱情,而是对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基于认知产生的想法,对待世界的想法,我想这样做,因为我这样想,而不是这样能导致怎样怎样。
臂如:我想给跑腿的打赏下,因为我想打赏他,不是为了他送快点,而是我本来就觉得要打赏。
我在路上看见垃圾我就捡起来,不是为了市容好看,而是我本来觉得要捡。
我想给养的猫除耳螨,按摩,不是因为义务,而是我本来就想这样做。
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么外界再怎么困苦啊,艰难啊,我都觉得很舒适,因为我本来就想这样的,没有美好的外在环境,我也能幸福快乐,静于当下。
但是这样的境界需要实时思维达到,并且这是先贤的处事大道,不是易于达到的,人人如此就真让世道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