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在20世纪的两轮兴替:明治维新(1868-1912)和战后重建(1945-1970s)

2023-06-29 15:49 作者:waynelu450450  | 我要投稿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近邻日本的国力变化感受最直接的是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和20世纪上半叶的抗日战争时期。

对于这两场战争的经过本文就略过不谈了,毕竟已经有很多研究资料和出版书籍都有详细的介绍了,这里只对为何日本能在近一百五十年时间内快速的实现两轮兴替,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以及这个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我们国家发展的借鉴意义。

 

185378日,一支美国船队来到了东京湾。

这些船比当时日本的船只大得多,甚至比现在的日本船只还要大20倍;这些船只不仅高大雄伟,而且还是技术领先于日本木船无数倍的蒸汽船。

由于船只看起来都是黑漆漆的,所以日本人把它称作黑船 在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作是黑船来航,它开启了日本的近代史。美国人称这支舰队为东印度舰队,舰队的司令叫马休·卡尔布莱斯·佩里。马休于18523月接到了这样一个命令——担任美国东印度舰队的司令到日本去。同年11月,他从美国出发,途径非洲,横渡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到了亚洲后的第一站是琉球,也就是今天的冲绳。之后从琉球一路北上,才到了日本的东京湾。

当时的美国总统给东印度舰队马休·佩里将军的指令,便是让他打开日本国门,缔结通商条约。美国派遣东印度舰队前来日本,要求日本打开国门的黑船来航事件的根本原因,其实只是想让日本解决美国船只的补给和当时世界商品鲸鱼油的交易问题而已。

之后便是日本幕府派遣使者前来与美国人交涉等诸多事宜,于次年双方签订了《神奈川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涵盖四个方面:一,开放下田、函馆两个港口和美国通商;二,对遇难的美国船民给予救助;三,给予美国单方面最惠国待遇;四,允许美国派驻领事到日本来。

 

18542月,日本开放了国门。

我们不禁要问,英国人为了打开清朝的国门,经过了一场鸦片战争才得以实现目的。美国人为鲸鱼油而来,为什么日本没有发生一场鲸鱼油战争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日本虽然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但是它仍然保留着和世界沟通的渠道。幕府时代,日本一直允许荷兰、中国两个国家的商船与之通商,但通商的条件之一便是商船们在来往日本时需要上交一份写有世界新闻的报告。

日本的统治阶层精英们知悉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结局,明白锁国体制无法面对列强的挑战,而顽固抵抗势必会迎来屈辱的结局。

敲开日本国门的西方列强并没有烧杀抢掠,这种相对温和的方式使日本得以用更加积极正面的态度去了解西方先进的科技文明。

这一事件是19世纪中叶美国帝国主义扩张的表现之一,也成为日本近代史上的分水岭,标志着日本开始走向近代化。

 


为什么要详细介绍这一段历史呢?这是因为不同的选择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结果。日本明治维新是主动拥抱了改革,所以国力一步步获得了提升;而清朝朝廷只是中高层官员选择了改革,而且还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半拥抱方式,导致了中日甲午海战的惨败和国力进一步衰弱。

 

现在我们来看看在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做对了哪些事情:

第一点,     迅速学习西方科技和国家制度,推动国家现代化。

第二点,     政治体制改革,实行中央集权,加强国家统一。

第三点,     发展工业和基础设施,提高国民经济水平。

第四点,     建立现代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素质。

 


然而,明治维新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过度军事化和扩张主义政策,导致与邻国关系恶化。

其次,对外侵略和殖民地扩张,引发亚洲民族反抗。

再次,社会不平等加剧,贫富差距扩大。

 


在经过中日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后,日本的综合国力得到了世界强国的普遍认可,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了日本而不是归还民国政府的原因。这种行为助长和加速了日本想要控制整个东亚的野心,也是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的诱因之一。

不过事与愿违,经过二战的洗礼后,日本又回归到了百废待兴的状态。

此时,国际地缘政治又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组建了北约军事集团来对抗那时候的苏联以及随后成立的华约集团,世界意识形态分为两大阵营即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在冷战时期,美国希望在亚洲地区建立一个反共产主义的盟友。日本的地理位置重要,位于美国与苏联的中间地带,使其在对抗苏联及其盟友的扩张有重要意义。通过援助重建日本,美国可以确保日本成为一个稳定的、非共产主义的国家。

 


日本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二战后,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需要不断扩大市场和获取各种资源。通过援助重建日本,美国可以在日本市场出售其产品,同时获得日本的原材料和技术。而且在通过援助重建日本的过程中,美国希望消除日本军国主义的根源,防止其再次发动战争。于是协助日本制定和平宪法,限制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确保日本成为一个和平的国家。在此期间,美国展示了其作为全球领导者的责任和担当,提升了自身在国际社会的声誉。

 

那么在战后重建时期,日本又做对了哪些事情呢?首先,由于此时已经一无所有而且处于美军的监控之下,日本只能专注于经济发展,使其获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其次,发展先进科技和产业,提高全球竞争力。再次,在整个重建过程中,日本作为一个世界和平与合作的积极参与者,极大地改善了她在国际上的形象。另外,整个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提高了普遍的民生水平。

老话说得好,“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在战后重建期间的快速发展也积累了一些问题。比如说,过度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忽视环境保护,导致资源枯竭和污染问题;社会老龄化和人口减少,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最后,对于我们中国的发展来说,可以从日本的经验教训中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  科技创新和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关键,需要持续投入资源进行发展。不仅要鼓励民间各种实验室、研究院的设立,更要在政策层面给予足够的支持。技术发展是厚积薄发的过程,没有一蹴而就的可能,所以持续性就很重要。

第二,  平衡国内外的需求,不仅要关注出口市场,更要培育国内消费市场。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下,国内的消费市场是未来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

第三,  利用好现阶段的各种国际组织和论坛,与世界各个国家建立深入的联系和沟通,再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开放来吸引国际资本进入我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第四,  对于每个国家而言,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生保障是稳定发展的根基所在,必须要持续的投入资源来改善解决存在的问题。另外,需要特别关注现存的贫富差距问题和社会福利问题。其实,这一点在近几年做得还是很好的,逐步改善一直都在稳步推进。

第五,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百年大计,要重视资源环境问题。不能因为一时的的利益需求,而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盲目开发造成不可挽回的环境伤害。

 



日本在20世纪的两轮兴替:明治维新(1868-1912)和战后重建(1945-1970s)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