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4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必看详细全方位信息经验指导

2023-06-12 09:24 作者:新祥旭考研佳明老师  | 我要投稿

院系介绍

新闻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为本科、硕士、博士各专业学生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整合发挥复旦大学多学科的复合优势,实现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与业界保持高度互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与案例教学,采用新媒体互动技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闻学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SMG)签约合作建设复旦大学-SMG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并与澎湃新闻、网易、腾讯等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双方将各自在新闻传播专业领域的高端优势整合起来,培养具有新闻理想、国际视野、掌握中国国情、具有深入新闻分析能力及专业知识背景的高端新闻传播人才。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采用学界和业界合璧的“双导师制”,聘请了来自上海市新闻单位、市府新闻办、中央媒体驻沪机构、金融企业及国际广告公关公司、新媒体公司共38位业界翘楚担任专业硕士校外导师。  


2023招收计划

1:2023预计招收统考生43人。

2:01方向拟招收16人,02方向拟招收16人,03方向拟招收11人。

3:04、05方向只招收推免生,其中04方向为“新媒体传播”项目,拟招收22人;05方向为复旦大学分别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法国巴黎政治大学合作的双学位硕士项目,拟招收6人。

4:欢迎具有跨学科背景的考生报考。


2023研究方向

01(全日制)新闻与传播

02(全日制)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

03(全日制)战略传播

04(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5(全日制)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学位项目)


2023考试科目

01、02、03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线

2023:总分370、公共课60、专业课90

2022:总分392、公共课60、专业课90

2021:总分355、公共课55、专业课90

2020:总分365、公共课55、专业课90


复试录取

2023:

58人进入复试(初试最低370,初试最高409)

45人最终录取(初试最低370,初试最高409)

2022:

72人进入复试(初试最低392,初试最高424)

55人最终录取(初试最低392,初试最高424)

2021:

20人进入复试(初试最低355,初试最高379)

20人全部录取(初试最低355,初试最高379)

2020:

88人进入复试(初试最低355,初试最高379,不含计划生分数)

72人最终录取(初试最低365,初试最高400,不含计划生分数)


2023复试细则

一、确定复试名单

我院新闻传播学专业(专业代码050300)拟招收人数16人。

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学校公布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招生计划和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名单在学院网站上公布。

本院采取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总成绩相同的末位考生都进入复试。

二、成立复试专家组

学院按专业成立6个复试专家组,选派责任心强、公道正派、教学经验丰富、学术及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参加复试。每个复试专家组不少于5人。

三、复试安排、考核内容、提交材料等要求

1.复试方式:现场复试。

2.进入复试/未进入复试结果将通过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发布,请考生及时登录系统查看。暂定3月22日左右在本院网站公布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3.复试时间:4月1日9:00-12:00、13:30-17:00。

复试地点: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44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学楼。

4.复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所报考专业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外国语水平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

*如有考生参加统考笔试时外国语为英语外其他语种且确需以此语种参加外语口试,请务必于2023年3月24日前致信fdxwzs2023@126.com予以说明,邮件标题为“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复试外语语种申请”。

5.每名考生的复试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其中专业口试约15分钟,外语口试约5分钟。专业口试和外语口试在同一面试组进行。复试过程将全程录音录像。

四、考生成绩评定

考生的总成绩包括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复试成绩中,专业知识成绩占80%、外语口试成绩占20%。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复试成绩不及格者(指专业口试成绩或外语口试成绩未达到60分),不予录取。


2023真题回忆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

1.软新闻(5分)

2.被遗忘权(5分)

3.芝加哥学派(5分)

4.黄远生四能说(5分)

5.新民丛报(5分)

6.县级融媒体中心(5分)

二、 简答题

1.人类传播的四次革命及意义(15分)

2.简述李普曼,作为防卫的刻板印象(15分)

3.申报初创时期体现出的商业报纸办报特点(15分)

三、 论述题

1.中共中央苏区新闻事业就根据地的新闻体系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25分)

2.付费墙模式的含义和在中国的适用性(25分)

3.谈谈对“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理解(25分)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名词解释1. 华尔街日报体(5分)2. 新闻来源(5分)3. 算法社会(5分)4. 技术可供性(5分)二、简答题

1. 什么是品牌、品牌资产的意义(10分)2. 新闻背景是什么,按作用来分,新闻背景有哪几个类型(10分)3. 信息疫情成因及治理(10分)三、论述题

1. 论述:网络直播流行的驱动因素,结合传播学谈特点。并且结合有关问题来谈规制,列 举出了三个问题分别是诱导消费、低俗内容和数据流量造假。存在问题影响以及规制手段(30 分)四、实务题

消息:滴滴打车600字(35分)声明:海天酱油事件代表本地消费者协会发声明(35分)


经验分享

一、关于择校和选专业

1.选择复旦mjc的原因

高考的时候,我就很向往新闻传播,但最终还是听取父母的建议选择了上海某院校的金融专业。为了圆梦,也为了考研不碰令人头疼的数学,大一开始,我就关注各类新闻传播考研信息。我了解到 复旦新闻专业在国内是赫赫有名的,能够为将来求职提供优越的平台和资源。但就凭我普通院校的底子,自然也没敢多想。直到大一下学期,逆转我命运的时刻到来了。

那天学校通知大家报名跨校辅修课程,而复旦大学的新闻辅修赫然在列。这给予了我“当场考察”的机会。授课老师们都很和蔼可亲,课程内容也丰富有趣。辅修课后,我鼓起勇气去问老师,复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难不难考。她笑了笑,说新闻学院的专硕近年都在扩招,书单也可以在复旦官网上找到,可以考虑专硕。这为我平添了几分底气。

在坐车回学校前,我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游荡,默默在心里定下目标。

2.报录比介绍

总体来看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的专业课334、440考察都较为基础,多背书即可。但公共课中的英语难度增加了。火腿肠考研那年(2020),考察英语(二),而从2021开始英语考试科目换成了英语(一),这对英语基础有较高的要求。在报录比中也有一定的体现。


【注:报录比为报考人数/录取人数(不含推免生),报录比越高,难度越大】

2021年,由于改考英语(一),很多考生没有及时准备,栽在英语上。再加上出了一道广告相关的论述题,导致很多考生专业课成绩和公共课成绩都不理想。

2022年,据学弟学妹的考试分数来看,并没有压分,且有扩招趋势。


二、初试经验

(一)公共课

1. 政治(非文科生 政治复习最好不晚于7月)

政治复习资料:

(1)肖秀荣全家桶【精讲精练、1000题、真题、8套卷、四套卷等】

(2)徐涛的基础课程、强化课程【配合肖秀荣全家桶书籍使用】

政治复习规划:

(1)前期6月~8月底(每天2h)

用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配合徐涛老师的强化视频课,每听完一节课就用铅笔做对应的课后习题【精讲精练+1000题】,做错的题目找到具体的知识点标记熟读,加强记忆。

(2)强化阶段,9月~11月初  (每天2h)

9月开始刷《1000题》,在考前争取刷3遍以上。目的不是刷遍数,而是对易错知识点查漏补缺。将《1000题》中易错题目及答案进行记录背诵。可加购徐涛的小黄书,直接背诵基础知识点。

(3)冲刺阶段,11月~12月 (每天1.5h )

做肖秀荣全家桶中的历年政治《真题》、《肖四》、《肖八》。选择题看易错点,论述题写思路对答案。于后5道大题主要写了写思路,对照答案,并于每天早起时背诵大题答案。


2.英语

由于改考英语(一),复习规划可以参考其他学硕经验贴。

英语复习资料:

(1)何凯文的英语词汇书 + 百词斩

(2) 英语一拆开的历年真题

复习建议:在暑假之前开始背单词,进行长难句拆解练习。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做外刊阅读,看Ted。作文在11月前要形成自己的模版,便于考试答题。


(二)专业课:

1. 440 新闻传播基础理论

参考书目:

(1)《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

(2)《新闻学概论》(第六版 )李良荣

(3)《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4)《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读本》童兵

复习建议:

在6月前把书看到可以理解为止,在书上按照真题标记考试重点,火腿肠做了一份考点频率表,为后期有的放矢的复习重点内容做铺垫。

趁着暑假开始背诵任务,并根据每本书的目录和章节梳理框架,可以选择购买笔记背诵。背诵标准:新闻学概论、中新史、传播学8遍以上。

此外,对于不懂的知识点,需要及时搜索论文作为补充阅读,帮助理解。

除了背诵外,还要做题复习(可以报班进行答题练习,主要练习论述)。

10月左右开始默写名词解释、简答题等。12月最少把历年的真题做两套,模拟2~3遍。

2.334 实务新闻传播实务(主要考察参考书目+消息、评论的写作能力)

参考书目:

1.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新修版),刘海贵

2.《新闻编辑教程》(修订版),张子让

3.《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丁法章

4.《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二版 李良荣

5.《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四版 必读(重要

6.《整合营销传播:原理与实务》,黄鹂、何西军

7.《整合营销传播:创造企业价值的五大关键步骤》,[美]唐·舒尔茨、海蒂·舒尔茨

8.《公共关系学》居延安

复习建议:

建议9月份开始背实务笔记,背3-4遍左右(当然背诵几遍,记忆到何种程度具体因人而异)。8月左右评论的批改练习。

荐号: “知著网”、“曹林的时政评论”


三、复试经验

初试分数较高的同学可以提前准备2分钟以内的自我介绍。复旦复试只有15分钟的面试,考官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进行发问。要注意着装的整洁、礼貌作答。不会的问题可以直接说出来,不建议胡编乱造。

以下是我的复试问题,供参考

1.简要介绍本科时期感兴趣的课程及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

2.未来的职业规划

3.怎么看待传统媒体消亡论

4.介绍一本假期看的有关新闻专业的书籍

5.英语提问:新闻专业主义内涵,变化


四、给学妹学弟们的建议&鼓励

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年的考情相信大家也清楚。新传专业分数线水涨船高。像复旦这种自命题的高校,一旦最终分数不理想,连调剂的可能性都没有。

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想清楚,做好准备,要想考那就一定要做好付出的准备,如果能报班的建议可以报班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并不是在给诸位打退堂鼓,只是希望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想清楚要考那就一往无前得冲吧!

本文具有一定时效性

咨询课程可以点击主页看签名




2024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必看详细全方位信息经验指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