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真姬酱的经济小讲堂】第一期:车厘子为何如此便宜?

2021-02-09 13:11 作者:西木野打牌姬  | 我要投稿

(全文约1700字,阅读约需4分钟)

大家喜欢吃车厘子吗?

反正,我是挺喜欢吃的,因为它个儿小,味儿甜,茶余饭后,吃上几颗车厘子,淡淡的甜味冲淡了咸鱼腊肉的咸味,这委实是一种享受。

车厘子,学名欧洲樱桃,由英语单词“Cherries”得来。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一开始都会认为“樱桃”和“车厘子”都是一种东西,其实不完全如此,因为我们所说的“樱桃”,主要说的是国内种植的樱桃品种,比起欧洲品种,国内的大多酸涩,甜度也不如欧洲樱桃。除此之外,车厘子的膳食纤维含量也比樱桃要高。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喜欢酸涩的味道的人群,不过之前对于我而言,我还是更青睐于车厘子。

很多人也喜欢车厘子,但是却很少有人经常能吃上车厘子。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市场上卖的车厘子相对较少,数量也有限,可能一个足球场大的农贸市场里,也只有几个摊位在卖,并且车厘子也具有时令性,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买到;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车厘子实在是太贵了。根据我之前的采购经验,前年(2019年),车厘子的价格可达55-60元一斤,有些更贵更好的甚至动辄上百元一斤。

前个星期,我去市场采购的时候意外瞥见这样一幕——

在UP老家某个市场售卖的车厘子

一开始我以为这应该是国内的某个品种的车厘子,怎么都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价格。但是从外观上看跟我一起购买的车厘子长得差不多,再加上周围不少商贩,都给出了差不多一样的价格,在好奇心之下我就试着买了一斤回家尝尝。

尝完后我发现,这和我之前吃的车厘子口味上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买的的确是“欧洲樱桃”。而去年这个时候,车厘子一斤需要55元,一年间,车厘子价格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4%。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过去的2020年,车厘子的原产地气候适宜,车厘子产量大幅增加。欧洲樱桃,虽说名字里面有“欧洲”两个字,但是产源更多的是南美洲国家,比如巴西、智利等。过去这一年南美洲地区的气候比较湿润,光照充足,十分有利于车厘子的生长。相关数据显示,比起往年,2020年智利的车厘子出口量增加了30%左右。

第二,新冠疫情导致我国进口量大增。比起美国、日本等同为进口大国的国家,我国的防控经验较为成功,所以在采取严格的防疫和检疫措施的前提下,仍有大量的车厘子得以进口我国。而发达国家疫情普遍极其严峻,为了有效遏制疫情,只得减少舶来品的进口量。这就好比是很多个人分一碗汤,某一天,汤的数量多了,但是有些人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喝这种汤,于是能喝汤的人分到的汤就比以前多了。车厘子的收获期一般是深秋时期(10-11月),时间较为短暂,而原产国国内的需求量很低,于是这类货品需要大量出口。于是,大量的车厘子涌入我国,供应量大增,而需求量总体不变——因为我国的车厘子消费人群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这样就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很多商家为了促使囤积的货物得以卖出,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降低价格,从而提高供给量,因为价格-需求曲线告诉我们,两者是负相关的,此消彼长

供给-需求曲线

现在结合上面的供给-需求曲线图来分析一下以往和去年国内车厘子的市场。横坐标表示数量,纵坐标表示价格。S1可以看做是以往车厘子的供给曲线,S2则是去年的供给曲线,红线则是需求曲线。卖方普遍愿意把商品高价卖出,而买方更加愿意买到便宜的商品,所以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而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两条曲线的交叉点就是平衡点,这样就同时使买方和卖方的利益最大化。如今车厘子的供给量增大,数量增多,所以供给曲线(蓝线)向右移动,而需求曲线(红线)不动——因为消费者购买意愿不变。这样就导致平衡点向右下方移动,数量增多的同时,价格也下跌了。

第三,同样是疫情的原因——空运班次大大减少,海运增多。以往进口商品多采用空运的方式,因为省时间,但是成本也很高。今年的疫情,空运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为了使国内商品得以顺利卖往国外,海运这一方式也正被逐渐采用。这样,一来成本降低——尽管总成本海运大于空运,但是其运输量大;二来质量降低——空运几小时就可以运到,但是海运需要好几天,于是车厘子这种食品类的商品为了保鲜,原产商家大都会添加防腐剂,但是这样就降低了一些营养价值或食用口感,所以也就不能再以原来的价格卖出去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分析的车厘子价格下降的原因。现在趁它价格便宜,为何不买一斤回家尝尝看呢?当然,以前的车厘子可能确实会更好吃、更新鲜一些,不过现在或许很多人都能享受这种“高级待遇”了吧~

本文允许转载或摘编。

【真姬酱的经济小讲堂】第一期:车厘子为何如此便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