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拉赫”交响舞曲——苦涩的虔诚,生命的微光

2021-04-22 11:38 作者:贵阳交响乐团  | 我要投稿


《交响舞曲》倾注了拉赫玛尼诺夫对浪漫主义管弦乐的所有认知,作品绽放着可与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媲美的充沛活力,让你难以想象创作时作曲家已年近七十并且正饱受着病痛的折磨。


4月30日「俄罗斯风情II」音乐会,由中国当代横跨中西的‘两栖指挥’,国家一级指挥家刘沙执棒,感受作曲家如同烈火一般炙热的呼吸,在挣扎、痛苦和漫漫长路之后的坦然与解脱。


                               


俄罗斯风情II

2021 / 4 / 30 周五 20:00

贵阳大剧院 · 音乐厅

指挥:刘沙

小提琴:谢楠


曲目

鲍罗丁: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

Borodin:In the Steppes of Central Asia


格拉祖诺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Glasunow:Violin Concerto in a minor, Op.82


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

Rachmaninoff:Symphonic Dances, Op. 45


 扫码购票 

票价:15/99/199/399/599


爱、悲伤、苦涩、虔诚

它们都是我音乐的一部分”


拉赫玛尼诺夫晚期作品被人们认为有种苦涩的“虔诚”,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对平静的渴望。的确,相比早期作品,他晚期作品虽然也有悠长的旋律,但听起来就苦涩的多,少了一些直接了当,更多的体现内心的挣扎。


这部作品由三首舞曲组成,但它们的意义远比舞曲要大得多,这部作品是拉赫玛尼诺夫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掺杂了很多个人私密的情感。创作《交响舞曲》之前,拉赫玛尼诺夫正遭遇着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得不逃离家乡、女儿又远在法国的经历。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女儿深切的担忧,让他的内心种下了病态的、消极的情绪,是他所有作品中非常具有精神震撼力的一部作品。



“最后的乐章 

贯穿一生的“愤怒的日子”


拉赫玛尼诺夫所有的后期作品中,《愤怒的日子》(Dies irae)的旋律从1934年的《帕格尼尼狂想曲》开始到1908年的《第二交响曲》,1936年的《第三交响曲》,最后是《交响舞曲》都有出现。《愤怒的日子》中那种肃穆与神秘兼而有之的特质无疑意味着作曲家的晚年更加接近一种宿命感,《交响舞曲》则是这种想法在作曲手法中被体现的极致。


《愤怒的日子》出现在第三乐章中,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对生的渴望与对死的畏惧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拉赫玛尼诺夫全部交响作品中最能让人感到颤栗的章节。拉赫玛尼诺夫卯足力气谱写自己最后的乐章,在写完这部作品之后的第三年,他就与世长辞了。在乐章行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能够感知,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深刻的力量一层层堆积起来,一直到后部,它才无可遏制地全面爆发。



在《交响舞曲》的写作背景中看,虽说作曲家的心病很深,可是我们今天在乐曲中完全听不出任何矫揉造作的情感,恰恰相反的是,在历经坎坷之后一种最深沉的、对于生命的赞美笼罩住了我们。拉赫玛尼诺夫在手稿上写着:我感谢您,上帝。作为听众,在聆听完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后,也不妨默念一句:感谢您,伟大的拉赫玛尼诺夫。


音乐家介绍


指挥:刘沙


中国当代最具活力的横跨中西的‘两栖指挥’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国家一级指挥

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

澳门中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沙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在俄罗斯以最高分的成绩毕业并获取歌剧-交响乐指挥专家文凭。先后受教于徐新教授和亚历山大•波利舒克教授(Alexzander Polishuchuk)。曾参加过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Seijie ozawa)、罗斯特罗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 、约玛•帕努拉(Jorma Panula)科林•梅特斯(Colin Meters) 古斯塔夫•迈尔(Gustav Meier)大师班。


近年来在交响乐领域里,尤其擅长演出俄罗斯、东欧作品,并开创性的扩展了演出曲目,其范围涵盖西方20世纪音乐和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其中还复排了很多中国作曲家的作品。民族管弦乐领域里,积极探索中国民族乐队的发展和创新以及培养专业的民族管弦乐队指挥,视奏、首演了近千部民族管弦乐作品。以独特的视角积极倡导、委约并演出中国最青年一代作曲家的新作品,其成绩受到中国和亚洲乐届的广泛关注。被媒体誉为中国新生代民族音乐指挥的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多年的艺术积累,已经演出近千部作品。2016年第五届华乐论坛以最年轻的指挥被评为“中国10位杰出民族管弦乐指挥”之一。2016年8月荣登《人民音乐》封面人物专访。在众多艺术实践、教学活动中有很多学术理论研究,并发表过多篇论文和乐评,被国内多所艺术院校聘请为客席教授。2019年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公布,作为全国唯一的音乐专业人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并获科研资助。


多年来与海内外的主流乐团都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2008年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成功演出歌剧《原野》并一起出访汤加王国,参加乔治、图普五世国王加冕仪式音乐会,受到各国王室成员的接见与赞赏。多次指挥中央民族乐团出访法俄罗斯、法国、韩国、瑞士、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美国等国家。2010年指挥《中央民族乐团建团50周年庆典音乐会》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赞扬。在2011年出访欧洲巡演多国。2013年在夏威夷演出了华人新春音乐会,在旧金山参加了斯坦福大学的《泛太平洋亚洲艺术节》。2014年指挥乐团“中俄旅游年闭幕式”音乐会,成为最早进入世界著名的俄罗斯马琳斯基新剧院的中国指挥家。同年,指挥乐团(APEC)21国领导人峰会欢迎演出。2015年指挥乐团《又见国乐》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和卡内基音乐厅受到驻美大使和总领事的高度赞赏,并在当地的乐迷中引起轰动。2016年指挥乐团出访哥伦比亚,墨西哥参加《中拉文化年》闭幕式演出,同年指挥杭州爱乐乐团与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演出经典舞剧《天鹅湖》获得成功与好评。2017年两个月内先后指挥了香港中乐团和中央民族乐团《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演出,引起听众的热烈反响,同年带领澳门中乐团出访巴林王国受到王室和各国使节的赞誉。同年在中国与斯里兰卡政府建交60周年之际,被斯里兰卡政府表彰授予"杰出表演艺术家"证书。2018年指挥中央民族乐团世界首部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出访英国和爱尔兰,并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中国民族音乐专题讲座。2019年指挥乐团《玄奘西行》再次出访,在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出,获得巨大反响。同年指挥中央民族乐团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开幕式和亚洲文明论坛演出,受到各国领导人的热情赞赏。2020年9月受聘荣任中央民族乐团第三任首席指挥(此岗位之前空缺23年),同年11月,被文化旅游部评为优秀专家,12月,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小提琴:谢楠


谢楠,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小提琴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小提琴学会副会长,中国女音乐家协会理事,曾任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评委、Shlomo Mintz国际小提琴大赛、Andrea Postacchini小提琴大赛、香港国际小提琴大赛、Schoenfeld国际弦乐大赛评委。被国内外评论界誉为“提琴魔女”。


极具非凡音乐天赋的谢楠,九岁登台演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协奏曲》,获广东省音乐大赛第二名;十四岁在北京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中一举成名;十六岁在波兰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再次获胜,并同时荣获该赛唯一的“维尼亚夫斯基作品最佳演奏奖”。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会主席布热祖夫斯基(Z. BRZEWSKI)在评语中写道:“富于激情的精彩演奏……令人回味无穷。”著名英国小提琴家马斯特斯(R. MASTERS)称她是“了不起的天才”。


由于成绩突出,谢楠多次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的表彰与嘉奖。中央电视台亦多次为其录制个人专辑并向全国播放。谢楠先后从师朱雄震教授、 黄晓芝教授、 林耀基教授,以优异成绩获硕士学位后赴美深造,从师ALICE SCHOENFELD教授,并获南加州大学音乐学院颁发的最高演奏家文凭。谢楠曾得到著名小提琴大师斯特恩(I. STERN)、阿卡多(S. ACCARDO)、祖克曼(P. ZUKERMAN)亲自指导,受到大师们高度赞赏。1999年,谢楠成功录制出版了被伟大小提琴大师海菲茨誉为小提琴圣经的《克莱采尔42首随想练习曲》,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录制该作品(全套)的小提琴家,并录制出版《弦琴往事》、《马思聪作品集》等多张个人演奏专辑。近年,谢楠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计划,成功录制并出版《勃拉姆斯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并同步推出教材,填补了国内这项录音空白。最近她的最新专辑《遇见》已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


多年来,谢楠活跃在各地音乐舞台,经常参加世界各地重大演出交流活动,出访英国、德国、奥地利、波兰、芬兰、俄罗斯、荷兰、日本、美国、加拿大、南非、韩国、泰国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深受观众热列欢迎与高度赞誉。她应邀在北京国际音乐节、澳门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日本亚洲交响音乐节、亚洲文化部长论坛、中央电视台音乐台三周年庆典音乐会等担任小提琴独奏;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台湾爱乐乐团、约翰内斯堡爱乐乐团、芬兰KUOPIO交响乐团、荷兰BRABANTS交响乐团、澳门乐团、汉城室内乐团、香港中乐团、台北实验国乐团等国内外众多著名乐团合作演出,均担任小提琴独奏,所到之处好评如潮、反响热烈。自任教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以来,她将炽热的爱心投入教学,她的学生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屡获奖项。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心系灾区毅然举办义演音乐会。她还应邀在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波士顿大学音乐学院、加拿大McGill大学音乐学院、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院校进行大师班讲座,深受好评。


作为一名杰出的中国音乐家,谢楠立志以弘扬中国音乐作品为己任,2002年以来,她在著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荷兰飞利浦音乐厅、日本大阪音乐厅、南非约翰内斯堡音乐厅等著名音乐厅公演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均获巨大成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实况已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及台北中正音乐厅她分别与香港中乐团、台北实验国乐团演出国乐版《梁祝》,引起极大轰动,被媒体称为“蝴蝶女王”。她的演奏精彩华丽、热情奔放,音色圆润甜美,音乐细腻感人、摄人魂魄。她的出色演绎被誉为“激情的冷静、理智的火花”。


近期音乐会


关注我们|Follow us

微信公众号|贵阳交响乐团

新浪微博|贵阳交响乐团
Facebook|贵阳交响乐团

Bilibili|贵阳交响乐团

贵阳交响乐团官方网站|http://www.gyso.cn/

“拉赫”交响舞曲——苦涩的虔诚,生命的微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