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詩》序跋三篇 【清.康熙】

2023-03-02 09:38 作者:舞胎僊館門外灑掃僕  | 我要投稿

〇原詩敘【據己畦集】


古書多用韻語,不獨詩為然,其工拙總在理勝。後世以用韻者為詩,不必用韻者為文,且於詞句中較工拙,於是遂有限之以體式聲調,將歷代所作斷以己意,大約尊古而卑今,其所從來舊矣。凡此皆未覩乎詩之原也。嘉善葉子星期,詩文宗匠,著有《原詩》內外篇四卷,直抉古今來作詩本領,而痛掃後世各持所見以論詩流弊。娓娓雄辯,靡不高踞絕頂,顛撲不破。歲丙寅九月,招余至其草堂,出而見示,促膝諷誦竟日。余作而歎曰:“今人論詩,齗齗聚訟,猶齊人井飲相捽;得此方有定論矣!”


記余少時,未讀《南華》《楞嚴》,每私擬宇宙間必有此一種大義理,惟以不見於經傳為疑。及得二書讀之,恍若不出鄙意所揣。今星期所著,悉余二十年來胸臆中揆度欲吐、而不能即吐之語,一玩味間,不覺鼓掌稱快,如獲故物,雖欲加贊一詞而不可得。乃知古人之詩,皆宇宙所必有之數,不必相師;即星期《原詩》內外諸篇,亦未始非宇宙所必有之數,不必相謀也。化聲之相待若其不相待,此作詩之原,亦即論詩者之原。千百年中,知其解者,旦暮遇之矣!是為序。晉安同學弟林雲銘西仲撰。


〇原詩敘【據己畦集】


詩自唐以後迄於有明,六七百年中間,非雄才自喜、力能上薄風騷者,不敢揚躒以進;然且偏畸 間出,餘子或附離以起,亦不數數稱也。非若元嘉迄唐,四百餘年間,人握鉛槧者比。且以有唐之盛,間按其時作家所論次,大率謂宗工崛起,學者得其門而歷堂奧、探驪珠,當代不過數人。其嚴若此。是必專門師匠,口傳心授,有詩之所以為說者存,非其說,雖工弗尚也。惟其不敢不慎,而詩存。


今則不然,手繙四聲,筆涉五字、七字皆詩人,稍稍致語屬綴,其徒輒自相國色,則以家驥人璧而詩亡。不特此也,詩亡而益曼衍乎詩,沿譌揚波,以逢世而欺人,浸淫不止,非世道人心之憂乎哉!憂不獨在詩。然自古宗工宿匠所以稱詩之說,僅散見評隲間,一支一節之常者耳;未嘗有創闢其識,綜貫成一家言,出以砭其迷、開其悟。何怪乎羣焉不知蜀道之巉曲,而思宿舂糧以驅轂者之貿貿哉!


星期先生,其才揮斥八極,而又馳騁百家。讀己畦詩,風格真大家宗傳。其銛鋒絕識,洞空達幽,足方駕少陵、昌黎、眉山三君子。乃復憫學者障錮於淫詖,惄焉憂之,發為《原詩》內外篇。內篇,標宗旨也;外篇,肆博辨也。非以詩言詩也,凡天地間日月雲物、山川類族之所以動盪,虬龍杳幻、【鼠生】鼯悲嘯之所以神奇,皇帝王霸、忠賢節俠之所以明其尚,神鬼感通、愛惡好毀之所以彰其機,莫不條引夫端倪,摹畫夫毫芒,而以之權衡乎詩之正變、與諸家持論之得失,語語如震霆之破睡。可謂精矣神矣!其文之牢籠萬象,出沒變化,蓋自昔《南華》《鴻烈》,以逮經世觀物諸子所成一家之言是也。


而不惟是也,若所標示胸襟品量之說,不特古人心地之隱,由詩而較然千古;抑朝廷可以得國士,交遊氣類中,可以得豪杰碩賢,塵俗世故之外,可以得浩落超絕之異人。功在學術流品,豈小哉!讀先生是編,使知古人嚴為論詩之旨,與作者慎為屬詩之義,則詩之亡者以存。詩存,而距塞其逢世欺人之浸淫,則世道人心之繫,亦以詩存。嗟乎!彼宗工宿匠所不肯舉其心得之儲,俾學者捆載以去;先生乃不靳開左藏以貸貧,而抑以援其溺,斯其胸襟品量何等耶!康熙丙寅冬十月,年通家世侍海寧沈珩拜手譔。


〇原詩跋【據昭代叢書】


自有詩以來,求其盡一代之人,取古人之詩之氣體聲辭,篇章字句,節節摩倣,而不容纖毫自致其性情,蓋未有如前明者。國初諸老,尚多沿襲。獨橫山起而力破之,作《原詩》內外篇,盡掃古今盛衰正變之膚說,而極論不可明言之理與不可明言之情與事,必欲自具胸襟,不徒求諸詩之中而止。然其所謂不可明言者,亦卒歸於不可言;其言者,皆可言者也。後之學詩者,返求諸性情學術,毋執其可言者,以為不可言者即在於是,庶上可與古人冥合,而下無負作者之盛心歟!癸卯冬日,吳江沈楙悳識。

《原詩》序跋三篇 【清.康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