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社科院公共行政考博参考书真题复试分数线
第一部分:初试招生目录

第二部分:考博参考书
政治学博士必读书目
以下所列书目基本上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排名不分前后)等著名高校政治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必读书目(参考书目)或者是政治学感兴趣者必读书目:
《理想国》柏拉图 商务印书馆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商务印书馆
《利维坦》霍布斯商务印书馆
《政府论》(下)洛克 商务印书馆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商务印书馆
《社会契约论》卢梭 商务印书馆
《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等 商务印书馆
《法国革命论》柏克商务印书馆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商务印书馆
《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 商务印书馆
《论自由》密尔 商务印书馆
《代议制政府》[英]J.S密尔著 商务印书馆
《法哲学原理》黑格尔 商务印书馆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韦伯商务印书馆
《自由秩序原理》 哈耶克 三联书店
《正义论》罗尔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欧洲政治思想史》[意大利] 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自由主义》李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陕西人民出版社
《当代欧洲政治思想》[意大利] 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政治哲学史》(上、下)[美] 约翰•施特劳斯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
《政治学说史》(上、下)[美] 萨拜因商务印书馆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主流》李小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比较现代化》[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上海译文出版社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美]道格拉斯•C•诺思上海人民出版社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美]塞缪尔•亨廷顿三联出版社
《国家兴衰探源》[美]曼库尔•奥尔森商务印书馆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美]戴维•伊斯顿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政治体系》戴维•伊斯顿 商务印书馆 1993
《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商务印书馆
《现代政治分析》[美]罗伯特.达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公民文化——五国政治态度与民主》[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当代政治理论》[德]克劳斯•冯•柏伊姆商务印书馆 1990年版
《政治社会学》[美]安东尼•奥罗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政治学手册》(上、下)[美]格林斯坦和波尔斯比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政治人》[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集体行动的逻辑》[美]曼瑟尔•奥尔森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上海三联书店
《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美]詹姆斯•M•布坎南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同意的计算》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舆论》戴维•B•杜鲁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自由秩序原理》(上、下)[英]费里德利希•冯•哈耶克三联书店1997年版
《政治学研究方法举隅》[美]贝蒂.H.齐斯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政治学的视野与方法》阿兰.艾萨克浙江人民出版社
《民主与市场》[美]亚当.普沃斯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美]哈罗得•D•拉斯韦尔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天津人民出版社《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比较政治学理论》[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美)巴林顿•摩尔华夏出版社
《东方专制主义》(美)卡尔•魏特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帝国的政治体系》艾森斯塔得贵州人民出版社《难以抉择》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著 华夏出版社 1989
《民主的危机》米歇尔•克罗齐、塞缪尔•P•亨廷顿、绵贯让治著求实出版社 1989
《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 罗兹曼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
《科学革命的结构》托马斯S库恩福建人民出版社
《财产与自由》(美)詹姆斯•布坎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政治科学》[美]罗斯金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比较政治学》[美]迈耶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民族与国家》宁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民族国家与国际秩序—西方政治现代化的路》郭少棠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美]阿尔蒙德、鲍威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公民文化》[美]阿尔蒙德、维巴著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论民主》[美]罗伯特•A•达尔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民主的模式》[英]戴维•赫尔德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一致与冲突》[美]李普塞特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美]塞缪尔•亨廷顿著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政治体制》[日]山口定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政党》[日]冈泽宪芙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国家与市民社会— 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中央编译出
《民主的嘲讽》[美]戴伊、齐格勒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1年版
《两种人:官僚与政客》[美]阿伯巴奇、普特南、罗克曼著求实出版社1990年版
《西方世界的兴起》(美)D•诺思华夏出版社
《民主新论》(美) 乔•萨托利 东方出版社
《复和共和制的政治理论》(美)奥斯特罗姆上海三联出版社
《通往奴役之路》(英)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欧洲民主史》(意)马斯泰罗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二卷)(英)卡尔•波普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公共选择理论》(美)丹尼斯•C•缪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民主理论的前言》(美)达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自由与繁荣的国度》(美)米瑟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美)福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政治学博士必读书目1-2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朱学勤上海三联出版社
《致命的自负》(英)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古典自由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英)巴利上海人民出版社
《政治与行政》[美]F.J.古德诺著 华夏出版社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奥斯特罗姆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变动中的民主》(日)猪口孝等吉林人民出版社
《多头政体》以及Polyarchy英文版(美)达尔商务印书馆
《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加拿大]弗兰克著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导言和第七章)第二卷(序言)[美]沃勒斯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美]斯梅尔塞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社会研究方法》(上,下)[美]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刘泽华三联书店1987年版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朱光磊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比较政治分析》 王沪宁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政府与市场》曹沛霖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政党与政府》郭定平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国内政府间关系》林尚立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政府权能理论》施雪华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政府理论》乔耀章著 苏州大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政府体系》陈红太著 华文出版社
《政府创新》刘靖华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危机管理》薛澜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政治改革与政府创新》谢庆奎著中信出版社
《政府学概论》谢庆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改革政府》[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美]斯蒂格里茨等著中国物资出版社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美]B•盖伊•彼得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管理卷) 刘靖华,姜宪利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现代化新论》罗荣渠 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董辅仍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的过渡经济学》盛洪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下)[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主要领域的理论研究前沿与实践发展动态,选取众多典型案例及国外名师的著作,适应我国对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多层次的需求。
本书共分为三篇九个章节,第一篇主要介绍了美国公共行政不同范式的发展,从美国公共行政传统的制约性出发,讲述政府官僚的形象虽不受人民信任,但实际上大部分人民对政府机构提供的服务都持满意态度,同时也阐述了公共行政人员的权力以及其权力来源于对公共知识的垄断。之后通过时间顺序展示了二分法、行政原则、作为政治科学的公共行政、作为管理学的公共行政、作为公共行政学的公共行政、治理这6种公共行政范式的发展及困境,最后指出在治理范式下的公共行政在其定位和焦点间达到了一种有益的平衡。
第二篇主要介绍了公共管理的方法、途径。首先,提出公共生产力的提升有利于节省预算开支,而采用绩效测评、公共项目评估的方法可有效地提高公共生产力,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对公共生产力测评需求的原因,定义了腐败的新含义,提出将新公共管理与旧公共行政相结合,实现减少政府开支、增加政府责任性、效率、效力及回应率,使政府更有效地服务人民,同时阐述了五种绩效测评的方法,及公共项目评价的三个基本步骤及投入使用的结果。其次,在政府融资与预算编制一章中传达了对公共部门财政和预算的认识,从美国人愿意为其政府支付的价格及公共财政的两个来源入手,介绍了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的财政及税收制度问题,联邦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公共预算的七种演变方式,提出目前所使用的结果导向预算具有管理性、规划性、协调性,但并没有完全实现效用的最大化。最后,介绍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指出其定义是对公共部门的人与职位的管理以及相关的人事政策制定,探讨了美国公共行政人员的构成及人才的流失,分别阐述了四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公务员制度、集体谈判制度、政务官制度、专业的公共行政制度,以及公共部门的绩效与薪资,并肯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部门中发挥的作用。本章结尾讨论了为了消除种族、性别和工作的偏见进行的一系列积极行动。
第三篇是执行公共政策,主要介绍了美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执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公共政策的研究划分为实质性及理论性两个领域,其分别聚焦于政策在特定领域的实践和寻找更优的政策理论,由此划分成渐进主义范式、理性主义范式,及每种范式下不同的模式,并对两种范式进行分析比较,引出战略规划范式是二者优势的结合。跨部门行政及政府间行政这两个章节讲述了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非营利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关系以及各种不同政府的关系,其中包括跨部门行政的几种典型形式,例如政府的民营化以及合同外包等问题。书中最后阐述了官僚伦理的产生、发展、理论依据及对公共行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