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记2022年1月16日
2022年1月16日星期日晴
睡眠的时间,因为居家,竟然变得越来越长。
工作时候的睡眠时间通常是11点到早上6点,生物钟很准,到点基本就醒。
6点起来,6点半出发去轻轨站。在轻轨站,利用等车的几分钟,拍早晨的朝霞。
车启动以后,拍窗外的景色。之后开始编辑,发头条。有好多次,为了头条,坐过了站。
从地铁站出来,路边有很多早餐车,也有几个早餐店。路对面是麦当劳和肯德基。
我因为中间要从倒2次地铁,如果幸运,就是无缝衔接,就可以多出20分钟时间,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坐到吃店里。消停的吃锅巴菜,豆腐脑,配上煎饼果子,或者大饼卷一切。如果不走运,每一趟都看着地铁尾巴,那就只能买了肉夹馍之类,带到单位,三下五除二干掉。然后就是开始工作,多喝水。
通常进入工作地点,就到晚上17点了。
工作间隙,看着窗外,阳光是会移动的,天上的云是会变化的。树叶是会打招呼的。不过忙起来,这些就注意不到了。就会感觉很快就到下班了。
出来的时候,街灯开始亮了。总是想起一个诗人的诗歌,天上的街灯亮了,好像是无数个星星。
晚上如果不加班,可以走着去地铁站,感受一下这个城市的傍晚。
路上车辆如织,公交站站满了人。每一辆公家车,后门下来许多人,前门挤进去很多人。停下,开走。
等车的人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尤其是冬天,鼓鼓囊囊的冬衣。我总是感觉好像是移动的大包袱。
总是喜欢抬头看天上的月亮。有时候是满月,有时候是月牙。看到月牙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老舍的一篇文章,一个小小姑娘,坐在门槛上,等着妈妈回家。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大概没有几个孩子认真看过月牙了吧。他们的时间被各种需要学习的技艺给占满了。
我邻居的一个孩子,学英语,学武术,才6岁,每天一早要出去练功,然后去幼儿园,从幼儿园出来,去英语班。之后到家,要复习幼儿园学习的内容。看着孩子在舞台上流利的背诵英文儿歌,一连串翻着跟头,外人大声叫好。只有家人才知道孩子的付出吧。总是听到孩子委屈的哭声和大人的吼声。不过,对于舞台带来的夸奖,孩子还是很开心的。
这样的孩子哪里有时间抬头看天呢?
工作的日子像流水,平缓,不知不觉中,带走了日历的一张张,我喜欢用台历,可以撕掉的那种,过去一天撕掉一张,开始的时候,感觉不到日子过去,总是到最后一个季度,会发现日历竟然快被撕完了。
这么快啊,又是一年要过去了。
2021年匆匆过去。
2022年的日历还没有撕去几张,忽然生活就停下了。
2022年的1月8号,许多天津人,若干年后想来还会记得清晰。因为津南区发现了奥密克戎。
我是9号早上收到的短信。提示去过封控区和管控区。
我是4号去的津南,还嘚瑟的坐了六号线2期,地铁上的各种拍。
我很老实的呆在家里。配合疫情。
到今天,天津已经做完了第三次全员核酸检测。
工作的时候,总是想,不工作的时候,蒙头睡大觉。
最初居家第一天,生物钟自动在6点将我唤醒。还是起来,自己做早餐。
吃过早餐,发呆。
计划看书,可是看不下去,不停的刷手机,看最新的疫情动态。
这样的日子不觉也过去好几天了。
呆在家里,生物钟也慢慢调整,竟然到9点多就开始困。早上也竟然可以睡到7点多。
人,看来天生有惰性。
期待今天的核酸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