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人的聪明

2022-06-13 22:11 作者:leooooii  | 我要投稿

非常想分享的两个事例。



政治天才赵匡胤。


黄袍加身后,宰相赵普和赵匡胤说当心亲信将领造反。赵匡胤拍胸脯保证:“我对他们恩重如山,绝对不会出问题。”赵普说:“后周皇帝郭荣对你也恩重如山,黄袍加身后,你不也出了问题?”赵匡胤惊出一身冷汗,开始谋划。


杯酒释兵权大家耳熟能详这里不提。随后,他又造出了最晕晕绕绕的人事体制。


政府各单位的首长,皆是虚职,真正担任实权的另有其人。用现代术语来解释:教育部部长并不能过问教育部的事,而由商业部副部长兼任教育部副部长,此一兼任的副部长,再代理教育部部长,才是真正的教育部部长。政府各个单位皆是如此,地方政府也是如此。官员们疲于奔命,敷衍了事,只求不出大乱子。这恰好达到了赵匡胤的目的,防止官员扎根,形成羽翼,也自然无法对他产生威胁。


所有人都疲于奔命,自然不可能有人想到国家的百年大计和长远谋略。赵匡胤的政治天才,为宋王朝三百年的积弱埋下了种子。



御权达人朱厚熜。


即嘉靖帝。他从1540到1566年逝世,二十七年间只和群臣见过四次面,平日只靠“票拟”“朱红”处理事务,宰相写好大致意见,他来批示。


负责与他沟通的宰相是严嵩。朱厚熜和群臣因为礼仪之事闹了一次大别扭,信不过群臣,便提拔无党无派的严嵩,一用发现非常好使,便将其提至宰相。


严嵩完全靠着精密的谄媚升至宰相。他每日的工作不是处理国家大事,而是研究朱厚熜的脾气。朱厚熜觉得自己聪明,严嵩便在他面前始终扮演窝囊的角色。朱厚熜死不认错,严嵩便想着方法掩盖朱的过失。朱厚熜脾气反复无常,严嵩便绝不提任何建设性的建议。朱厌烦大臣结党营私,严嵩则从不帮助任何处于危难的朋友,同时乘势铲除异己。


严嵩对朱厚熜的了解,远远超过朱厚熜对自己的了解。每逢重大贪污案件败露,严嵩便跑去宫里,长跪在朱厚熜面前,痛哭流涕,一边说自己罪不可赦,一边说群臣看不惯他的“忠心耿耿”,所以被围攻。朱厚熜最欣赏严嵩的这种“赤胆忠心”,手掌一挥,事情就这么过了。朱厚熜觉得自己实在聪明,用官位便能玩弄严嵩,即使有贪污,也不是大事。而严嵩正是看穿了朱厚熜的肺腑,才大胆弄权营私。


朱厚熜二十七年深居简出,依旧能控制国家运转,绝对是御权的一把好手。他为自己的“智慧”满足不已,后果是,大明被严嵩进一步掏空,陷入黑暗。



国人的聪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