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

自2015年到2017年,本人依据《东华图志》与《宣南鸿雪图志》两本图册,再次一一走访了首都北京现存的中国传统宫殿(紫禁城);皇家与江南私家园林;祭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寺庙、道观、清真寺与天主教堂等宗教类建筑;民居(北京合院),以及一部分民国时期的建筑(特别是杨廷宝先生的设计作品),将其拼贴之后,逐渐营造了一个相对体系化的北京城的“中国印象”。
清帝时期苑囿的建造主要集中于康雍乾盛世时期。康熙时期的造园:香山行宫,静明园,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 雍正与乾隆时期的扩建:圆明园;乾隆时期的营建:长春园,绮春园,清漪园;从而在北京西北郊形成了以玉泉河,万泉河两水系所经各园为主体的苑园区,且皇家园林常有庙宇布置其中。
这本《皇家园林》是《城市印象·视觉手册》的第二本,其余几本分别为:《至圣中轴》,《宗教建筑》,《帝王陵寝》。《皇家园林》主要分为四个章节:大隐于园;北海静心;四十景图;清漪颐和。大隐于园为总述章节,其余章节分别聚焦于北京西苑北海,西北郊三山五园中的圆明园与颐和园,其中西苑北海章节结合成套的建筑平立面测绘图详尽分析了团城组团,琼华岛永安寺主轴线建筑群,北岸建筑群中的静心斋与小西天两处院落;圆明园章节主要结合相应的节点平面与圆明园四十景图,展现了圆明园远逝的昔日辉煌;颐和园章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万寿山区域与昆明湖区域,其中万寿山区域部分结合相应的、完整的平面、立面、剖面等测绘图分析了万寿山区域中央主轴线建筑群(排云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须弥灵境),以及谐趣园和德和园两处园林,昆明湖区域部分则完成了全景画景观视线分析与昆明湖区域长轴山水图画的生动演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笔者依据了黄金比例、根号二、根号三一一对手册中提及的每一处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等测绘图进行了建筑立面比例与尺度的分析。
编撰手册的目的在以下两点:一个方面对于建筑与园林专业一、二年级的初学者以及建筑与园林艺术爱好者,希望读者在阅览之后,能够对明清时期的北京古城中的园林空间在建筑语汇、空间结构和视觉层面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形象认知,亦可作为一本随身携带的资料手册;另一个方面就是作为面向大众的旅游导读类读物,使广大北京市民和来京旅游者能够不只是游逛一两处景点,而能够对北京古城中园林空间结构有一定程度的认知,特别是园林中的景观关键节点与整体城市空间的视觉联系,同时,希望此本手册能够为未来北京城市的建设,起到追根溯源、理顺城市文脉的作用,并通过从传统建筑与园林中提取设计语言,实现城市有机更新与景观格局的重建,田园城市格局和景观风貌的恢复,同时为之奠定一定的公众参与的基础。
有兴趣下载本手册PDF的游客,扫描微店二维码付款后,留言邮箱地址于我后,将以邮件方式发送,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