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奶大的通州,开始收割了吗?
百里长安街东端,城市副中心通州高歌猛进,运河商务区日进日新,“高精尖”产业竞相落地,商办市场活跃度居高不下,成为整个北京写字楼市场的重要一极。
持续的政策东风,烧燃了通州商办,尤其是大宗写字楼市场。根据克而瑞资管数据,2022年北京办公成交总面积69万㎡,成交均价25894元/㎡,通州办公成交面积占比约19%,居于北京各区之首;而且从成交价格上,通州以31489元/㎡的价格超出全市均价,甚至与万亿GDP海淀打平。其中,中建一局以26亿总价购买的富力中心整栋写字楼,更是创造了单价4.9万/㎡的市场高价。通州商务区的年度答卷,可以说是大宗市场小年里为数不多的新亮点。
当然,更重要的是市场传递的信号。
在自用型买家撑起主旋律的一年,通州居首的成交面积证明,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将择址目光转向副中心。多年“加速跑”迎来集中爆发期,通州副中心的商务环境和产业氛围正进入愈加成熟的发展阶段;未来3年,新兴商务区供应总量的一半也来自于通州商务区。市场的热点效应叠加充足的商务规模,通州商务区正在成为整个北京商圈版图的重要中心点。
如果说“金融”是副中心最闪亮的产业名片,那么以央国企为主力的“总部经济”就是支撑通州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据悉,通州副中心目前已迎来中石油、中国电力、三峡集团、北投等央国企32家,央国企集聚效应凸显。
央企方面,三峡集团二三级总部已有23家落户通州;中石油已落户的二三级公司有华北新能源、慧普时代等;中国电力二级公司进驻通州的有新源劲吾、新源协合等;中国铀业二级公司中核华创、中核科技、中核大地等都已落户通州;中建集团的中建方程投资运营公司、中建一局三公司等已落户通州。通州区投促中心还在加快推进中国信通院国家ICT技术产业创新基地、中航建设总部,以及中科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等项目落地。
国企方面,首旅集团、华夏银行、北投集团、北建院、北规院和北咨公司等首批6家市属国企新总部已全部实现开工,还有北京金隅国际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引导基金等多个市属国企注册落地。
不断筑巢引凤的副中心,正逐步拉开快速发展的帷幕,恢弘的产业图景华光初现,千亿投资继续加码,政务、金融、科技竞相涌入,或许,通州的高光时刻还在路上。
更多城市研究话题,请微信搜索“新巴别塔”官方微信账号,关注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