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许说香

2023-07-14 09:20 作者:晒秋香堂老板娘  | 我要投稿

许洺浩,这个名字是后改的。那是1993年,国内一位很出名的大师说我五行缺水严重,就选了“洺浩”二字,当时还不能理解,只是觉得比原名好听以及出于对大师的尊重,就叫开了。


也是在这一年,外婆去世了,她在我身上付出得太多,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葬礼上,弟弟与他的居士朋友们在诵经,我第一次闻到了纯正檀香的味道,画面里,外婆微笑着向我挥手道别。

从此,我喜欢上了檀香,然后又接触了沉香。2003年皈依了佛教成为居士后,我才知道这叫“福报”。因为用香的起点很高,从没用过添加了香精的香。随着与法师、居士们的接触,随着走过越来越多的寺院,对无节制地添加劣质香精制成的香越来越反感,因为燃烧后产生的有害物质超标,会危及人的身体健康,但是,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或者说没有找到解决的途径。


读了很多佛经才知道,香不是烧得越多越好,而且不同的修行方法要烧不同的香,甚至给出了配方,只是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后来才明白那是佛祖的慈悲,要因人而异。“福报”又来了,2007年,第一次接触了“合香”,异常欣喜,同时,使命感剧增,于是便走上了“寻香”之路。逐渐的,整理出“合香文化体系”, 包括组方原则的问题; 逐渐的,很多疑问得到了解决,包括我“命里缺水”的问题;逐渐的,开发出很多产品,包括香皂和沐浴露……“飞瀑流香”是我的得意之作,她是香与美的结合,名字是设计成功后老天赐的,这层“窗户纸”实在太薄,所以在2012年只获得了外观设计专利,但也足以让我自豪,因为很多人在模仿,甚至成为很多工厂的主打产品。遗憾的是,他们居然用“倒流香”、甚至“下流香”的名字,那份诗情画意荡然无存,可能是怕我维权吧!十几年来,从香品到香器再到制香工具,我获得了二十多项各种专利,包括两项发明,一直在找机会成系统地介绍给大家。时至今日,因缘具足,我会每周在这里说说我自己的观点,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一起探讨,以期共同进步。“神农尝百草”发现了中药,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基础。后人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整理出芳香开窍、化湿、解表、行气等中药体系,也就是香药,虽然使用方法与中药有别,但同样法于阴阳、顺于五行。熏燃合香的过程,是将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人天合一”境界的需要。这就是合香文化的宗旨——香循天道。了解古人合香的目的,掌握古人合香的原则,但不抄袭、不模仿。形成了当代合香文化的理念——宗古不泥古。由于传统的制香方式工艺复杂、效率低下,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热衷于此。但合香的“科学性”仍是现代机械化制香工艺无法实现的。提倡个性化手工制香。了解香药的过程,就是与自然对话的过程,不但要知道香药的个性,更要知道众多香药之间、香药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顺应自然,和谐共处。不提倡以对个别香药的了解来求证“香道”。中国香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有效载体,是人们学习、应用传统文化以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尽管香汤沐浴、香药熏蒸、香灸养生、精油护理……等等用香方式已经广泛走进当代人生活,但要赋予现代科学的内涵,理性地分析与应用,才能被大众广泛接受并从中受益。


老许说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