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XV275K P3使用有感

最近回家想物色一台新显示器,因为用惯了高分辨率,所以新显示器必须还是4K以上,加上不想用60Hz了想上高刷,因此决定选购4K144显示器,加上有4K HDR影音需求,因此需要对比度够高的
另外的要求就是预算5000内,必须直屏不接受曲面屏带鱼屏。
逛了一大圈发现宏碁弄了个XV275K这玩意,4K160,99% Adobe sRGB,576分区背光,HDR1000,价格还不到4000,放两年前这个规格少说上万。遂下单,服役已久的Ultrafine 4K遂光荣退役,功德圆满。
开箱就懒得拍了,说明书很简陋,配件是HDMI线 DP线和C to C线各一根,外带梅花口的DC电源。直接说使用体验。
1.屏幕
这是友达的7.0面板,色准没问题,色彩未必能做到像OLED和Nano IPS那么讨喜,但至少还可以,光从色彩观感上应该有Ultrafine 4K的85-90%水平,考虑到这是一个电竞显示器,能有这个水准完全合格。
在某些情况下,颜色可能稍微偏红(目前能确定的情况是SDR模式下),这个倒不是大问题。
作为电竞显示器,响应速度是合格的,比友达2.3好很多。至少我难以感受到拖影和残影,但别相信官方宣称的1ms GTG,宏碁的标称响应时间懂得都懂。玩大多数游戏不成问题,但如果是OW这种快节奏强度大的FPS游戏,如果是高分段玩家,建议不要对任何IPS高刷有太高期待,你更需要OLED或者TN屏,4K IPS高刷算不上专注于电竞,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兼顾游戏和影音的产品

2.背光
576棋盘式分区的mini LED背光,背光模块貌似是宏碁定制,惠科组装。mini LED在亮度对比度和动态范围上就是对所有非分区背光/侧入式分区背光的降维打击,也有效解决了漏光的问题。
虽然只有576分区,但是效果超出我预期。光晕在可接受范围内,在正对屏幕并且房间有灯光的情况下并没有很明显的光晕。
其次是背光响应速度也过关,分区背光的位置和亮度控制算是比较无感的,除非是在深色占大部分的场景或快速移动高亮的画面元素。
唯一算得上明显的问题,就只有四周边角比较暗。
总而言之,分区背光的亮度/速度控制都没有太大毛病。576分区能调校成这个效果实属不易,如果非要量化它的背光调校水平的话,我认为它有新款MBP那块屏幕70-75%的水准。

3.机身/操控
说完屏幕和背光,接下来说说机身和操控。
简单一句话概括,一坨大粪。
机身是惠科打工,模具也是惠科的,所幸的是做工还可以,采用三面窄边框设计(但实际上也没多窄)其次是机身相当厚。
机身底座的设计相当逆天,横向长度几乎赶上整个显示器的宽度,这个底座的占地面积可能比不少32寸的还要大,设计也很廉价。而且没有内置电源,而是外置的DC适配器,跟板砖一样的那种。
这些方面不行也就算了,毕竟这些其实不怎么影响使用。
但是OSD菜单做得又小又丑,有些选项的文字表达也不清晰,字体和图形的显示尺寸太小,这个菜单无论从美观度从逻辑上看都可以说是1000以内寨厂DIY的水平。
还有个非常操蛋的地方就是这个OSD中所有关于亮度对比度等参数的调节,如果连续长按加减键,参数基本上每2秒只能动3点左右。举个例子,假如你想把亮度从0调到100,那么你就得把按键按个一分多钟才能把亮度调整完毕。加上按键非常硬,需要很费力才能按下去声音也很大,基本上调完一两个参数手都是酸的。
OSD和按键难用也算了,毕竟这东西调完之后以后都不怎么需要动了。
但这个显示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唤醒速度非常慢。接PC的时候,往往是等到显示器被唤醒的时候就已经进完系统了。哪怕是rog的X470/X570这种自检时间长的主板,这个显示器也经常看不到刚开机的启动界面。也就是说,用这个显示器来捣鼓BIOS会很痛苦,因为经常按了F2进BIOS之后,显示器还没亮。
接MacBook也有一些问题,就是当MacBook在睡眠时被唤醒的时候,显示器可能不会点亮。必须把MacBook开盖然后输密码进去,再打开System Preferences-->Displays等上一会之后才能把显示器点亮。包括不同电脑之间的信号切换也是信号极其漫长,也同样会有切换信号源之后就点不亮的问题,所以这个显示器对于多机党来说极其不友好。

4.总结
优点:
A)友达7.0面板,相对于2.3面板速度进步很多,同时色域和色准都不差,相比Nano IPS对比度更好
B)分区背光在同价位的大品牌堪称降维打击,而且虽然只有576分区,调校上明显强于许多diy和国产品牌
C)不用担心漏光问题,而且目前京东和某宝的货买到完美屏的概率相当高,不会有太大的抽奖成分
缺点:
A)落伍的机身和支架设计
B)非常糟糕的菜单和按键
C)可能有电流声,至少我的有,而且看了下评价这个问题似乎是通病
D)令人发指的唤醒速度,信号源切换不稳定
从总体上来讲,这个显示器在3000-4000价位的显示素质堪称顶级,但是操控和体验又是吊车尾的存在,基本上就属于除了屏幕和背光一无是处的产品。但如果你要大品牌的4K高刷,又要分区背光的话,在这个价位几乎毫无选择。
因此,这款很适合那种注重品牌同时极为注重屏幕素质的人。如果想要更好的使用体验,建议入LG的95R或者咸鱼收950,想要外观建议入飞利浦M1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