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阅读高手【终极】进阶指南+最虐速读训练法

2020-06-25 20:29 作者:杰哥托福阅读  | 我要投稿

全文2273个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本文比较干,想成为阅读高手的同学请读,只想差不多的同学好意劝退。

导言

我教阅读科目(托福/雅思/SAT)教了不少年头了,接触过的学生也数不胜数,但说句实话,真正懂得去训练成阅读高手的同学屈指可数


几乎大部分人都把学术类阅读(托福/雅思/SAT/GRE)的学习当作英翻中的翻译在学。

换句话说,大部分人只停留在语言层面进行训练。


大家认为学习阅读就是多背单词,多掌握语法,多做题,单词全认识,语法都理解,文章还能读不懂吗,题型熟悉了,读懂了还能选不对吗?


抱歉,这个观点是对学术阅读最粗浅的认知。


诚然,单词语法是最底层的实力,对于一个入门学习者来说,靠着一股蛮力,夯实基础,积累内力,是短期能力与分数提升的关键,但它们也仅仅是最底层的能力。


只在语言层面进行训练,离真正的高手还有一定的距离。


什么叫真正的高手,高手就是每次考试稳定拿到高分的同学。

为什么有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在考试中拿到高分了呢?


下面我用一张图来展示一般人与真正高手在阅读过程时的差别

阅读过程差别


相信大家应该很清楚了,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同学的阅读过程是自然的阅读过程,只是不断处理进入眼中的信息的过程(单词语法熟练读如果不够纯熟的话,光要正确理解这些信息大脑已经是吃力的满负荷了)。


而真正的高手在读的时候,文本意思的吸收已经非常熟练,所以理解的重点可以更宏观地关注作者的意图走向(idea flow)。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无非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


学术阅读就好像开车去往某个地方,在普通同学沉迷于路上的风景的时候,高手却可以一针见血地看出了下面应该前进的方向。



所以,通往高手的进阶之路,有四个必不可少的层面:

  1. 单词语法的语言层面不断熟练和深入掌握(练语感)

  2. 文章的结构层面进行训练(练逻辑思维)

  3. 阅读速度层面进行刻意训练(练速度)

  4. 注意力层面训练(练注意力与续航能力)


第一:语言层面训练

这层面不用多说,大家应该都知道。

语言层面的练习包括背单词,查单词,读不懂,查语法书,问老师,精读文章,深入理解掌握词意,熟悉句型结构,查漏补缺语言点等等)。


第二:思维层面训练

第二层需要大家在精读时刻意地进行文章段落结构分析,理解出每段观点走向。

分析出文章主要元素


比如domestication这篇文章(链接:https://www.hugejiaoyu.com/2019/03/20/domestication/)读完后,要成为高手的同学,得耐心地如下清楚分析出文章结构框架。


通过阅读量积累掌握模式,形成结构化的阅读思维,着重去理解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对观点的进行和变化了如指掌。


第三:速度层面训练

对于高手来说,阅读速度不应该是够不够的问题,而是自己究竟能多快,要不断突破自己达到自我阅读速度的上限(保证理解情况下可以达到的最大阅读速度)


而这个过程也是需要进行刻意练习的。


高手在在读文章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看,而是以5-7个词为单位,看中间词,眼睛的余光或边缘视线,会注意到其他词,这样,速度会提高2倍左右:以前看5-7个,现在只看2-3个,就能大概明白意思了。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大家在用中文母语快速阅读时,就是这个过程。我的最快纪录是在五道口雕刻时光一天之内读完了金庸先生的《侠客行》(约30-40万字)


英文阅读要提高速度,也要尝试如此训练。快速阅读是一种刻意练习,盯着自己的阅读速度,进行相应的训练。即便不能达到600字/分的效果,但在读陌生的文献时,从100字/分提升到200-300字/分的平均速度,还是很有希望的,能做到500-600字/分,就是很了不得了。


其实只要弄明白人类视觉系统的几个基本原则,就能够消除低效率提高速度改善记忆,提高阅读速度就是训练控制精细运动机能。


最虐速读练习步骤

拿出一些已经做过精读的学术文章,开始重新阅读它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 尽量减少每行的注视次数,缩短注视时间以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并非沿直线进行,适当内容要扫视加跳跃(比如重复性的信息,插入语的详细说明,例子的堆叠)。

比如下面红框部分就是例子堆叠,都在举例说明同一个观点,信息整合跳读即可。

二,消除回读,提高速度

未经训练的人总是回头读(有意识回读)和跳回读(通过不正确的注视实现的下意识回读),这些占用全部阅读时间的30%。

回头读说明句子结构语法不明确,句间逻辑关系丢失,找出理解丢失原因,问题来自最初的语言层面,回到那个层面反复掌握结构,消除语言障碍,再回来继续速读训练。


三,必须反复做适应练习来扩大水平边缘视线范围,提高每次注视的字数


扩大视觉范围,按照意群“成块”理解内容,盯着电脑显示器的中心(相对于视网膜中央位置的注视区域),你仍然看得到感知得到屏幕的四边。训练边缘视线有效收集视像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到原来的2-3倍。未经训练的人阅读的时候视线从第一个字移动到最后一个字,1/2的边缘视线放在了页边上,这样25-50%的时间都浪费在一个字都没有的空白上了。


日常也可以进行速读训练,比如看对白节奏快的美剧,尽量完全看懂每一行快速出现和消失的字幕(训练以整句为单位理解信息),直接看开始很难做到,我个人的做法是“咪”起眼睛,尽量不要让视觉对局部文字处理得太清楚,而是对全局的字符形式进行感知。

四:注意力训练

重读时需要尽量逼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使出自己最大阅读速度,速度再快,如果出现信息丢失,则再稍微降低一点速度,让自己始终处于保证在一个高强度精神集中的水准阅读(这个过程和练听力时加快1.5-2倍速播放训练是一样的),注意力的训练,可以保证我们的考试续航,不至于在读到后面的文章出现走神,理解效率下降。

到此为止,几项训练技巧的粗略教程就完成了,练快速阅读理解,本质上就是在练大脑的处理速度,也就是你CPU的运存,我称这个过程为“大脑神经操”,这些技巧可以加快人的认知过程 (cognitive process),即对信息的处理和使用,这也就是这些学术考试(精英选拔)的根本考察点。


最后几点建议: 如果是为了学习,就不要试图用读一篇文章的时间读三篇不同的文章。应该把一篇文章读三到五遍,读到随意拿起再看,对文字的认知速度和中文没有差别为止。


感谢读到这里,如果有疑问欢迎留言探讨,这是我多年自我训练和教学研究的一些心得,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高手【终极】进阶指南+最虐速读训练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