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进口芯片要花上千亿,为何国产就这么难?根本问题被很多人忽视

近日,美国再次将一大批从事半导体研发的中国企业,划入所谓的制裁名单,受此影响,包括华为在内的不少中国企业,今后将难以获得从美国外进口高端芯片的渠道,有网友提出疑惑,中国连核武器都能研制,为何国产芯片就这么难?我们何时能造出来?对此专家表示:每年进口芯片要花费上千亿,但根本问题被很多人忽视,长期的基础科学技术储备不足,这花钱也解决不了。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一扫多年前一穷二白的困苦形象,智能手机,超大超清电视机,方便的线上应用,高端家用电脑,生产厂家不胜枚举,毫无疑问,强大的生产能力使得中国早早的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不过,高速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现实问题,为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中国在制造业领域规模庞大,但在高端技术装备上,尤其是在高端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制造上,距离欧美强国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过去,由于中国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国工人的基本素质,学习能力和工作纪律较为良好,不少国外半导体企业,愿意在中国开展商务合作,随着中国工业水平的提升,不少国外高端芯片龙头更是愿意直接将,全套的外围电路设计方案,出售给中国的科技企业,这极大的方便了中国企业设计出自己的产品,但为了进口这些高端芯片,中国每年都需要花上千亿元去采购这些芯片,例如一台成本4000元的电脑,其中仅CPU芯片和GPU芯片就几乎占到成本40%-50%的比例。

其实,为了节约成本和探索高端半导体研发,中国的自研芯片其实很早就开始了,但一直以来,中国的高端芯片研发领域的环境并不算良好,首先,芯片工业涉及领域广泛,需要巨额投入和大量的配套企业共同协作攻关,而外国公司提供的现成芯片方案十分便捷,对于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来说,自研芯片费时费力,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仅短时间内无法看到回报,也很可能直接打了水漂,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甚至可能拖垮企业,风险实在太大,因此只有少数民营企业坚持在进行高端芯片研发。
而国家主导的各项半导体研发项目中,与国外公司的合作往往投入大量资金后,因为别国干预或者合作方不拿出核心技术无疾而终,本土项目除了人才短缺外,在国家视野里需要扶持的相关行业科目实在太多,虽然一直在进行投入,但力量过于分散,甚至有不少黑心企业制作假项目浪费国家资源,同时,芯片产品最终需要与市场衔接等一系列问题,都导致了国产高端芯片们,要么缺少足够好的生产配套工艺,要么还打不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前几代。

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传统强国们,为保持其现有的国际地位,以及科技优势,不希望中国的发展速度继续快下去,因此对中国尚未完善的半导体工业体系频频出招,这些打击显然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这些影响也很清楚的为中国指明了那些是继续攻克的技术难点,哪些地方存在严重不足,随着半导体工业靠花钱买不来,但加大对相关产业的重点技术投入,显然会为长久的解决问题加速,总体而言,国产芯片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都任重道远,但只要坚持,出路总会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