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水浒如何丑化宋江?
从服化道而言,央视版水浒的确一流,尤其是第一集开头,俯视的东京,多彩的百姓生活,形色各异的人们,活生生的真人版《清明上河图》。然而,从剧情上来看,央视水浒偏离原著太多,尤其是主题,俨然背道而驰。
在原著中,宋江始终有忠义之心,从无反抗朝廷之意。但央水则不然,硬是把宋江塑造成了小人模样。今天来总结一下,央水是如何抹黑宋江的。


1
第14集
原著中,宋江虽然不想娶阎婆惜,但是耐不住王婆的说合,还是娶了。娶了婆惜之后,宋江并没有拒绝同房,表现得和正常男人一样。只是后来去阎婆惜处不那么频繁了,十天半月也还是会去一次。这也能理解,毕竟哪个男人谁也不能天天生龙活虎,何况宋江也三十来岁了。
但是,到了央水中,一切都变味了。
宋江娶了阎婆惜之后,阎婆惜当晚要和他同床共寝,宋江居然拒绝了,还说“今夜与一个兄弟有约”。阎婆惜乞求之后,说“今夜把婆惜当成那个兄弟”,然后宋江才和她同房。这感觉真是尬极了,仿佛宋江平时和兄弟相处,就是像阎婆惜对他那样。难怪有人说宋江性取向不正常呢!


阎婆惜和张文远的事儿,终究没瞒住。后来阎婆惜要宋江休了自己,宋江写完休书后,婆惜还要最后一次侍寝,嘴里甚至说着“定让三郎快活”。宋江居然也不心动。当然,这似乎也能理解,毕竟宋江看不上婆惜。但是,为了晁盖那封信,阎婆惜说“你来陪姐姐睡一觉”,宋江还是瞪大眼睛,仿佛看见UFO,就有点说不过去了。缓了几秒钟,宋江才说“先把招文袋给我,你要我怎样都行”。




其实这些原著中并没有,编剧要改编也能理解。但是改编也得适度啊,阎婆惜几句骚到极致的话,宋江还是一点不动心,甚至完全接受不了的眼神,多少会让读者想歪吧。
2
第22集
清风寨上,王英捉了刘高的老婆,意欲交欢。宋江怕她是花荣的老婆,连忙去看,得知此女不是花荣老婆,宋江转身就走。后来,还是刘高老婆苦苦哀求,宋江才让王英放了她。给人的感觉,就是宋江挺无情的。

但是,在原著中可不是这样。
宋江一听王英抢了清风寨知寨的老婆,立马就去求情,即便知道她不是花荣的老婆,但考虑花荣和刘高是同事的关系,他还是求王英放了这个女人。为此,宋江不惜给王英下跪。还答应以后给王英找个好的,弥补王英。这为后面扈三娘许配王英,做了铺垫。可惜,这些央水都没有。
3
第23集
宋江刺配江州,半路被晁盖等人邀请上梁山。众人吃饭时,晁盖说,如果宋江留下,自己愿意让出寨主之位。宋江却说“戴罪之身,身不由己”,林冲等人劝他时,宋江又说“父亲交待他要去江州”等,言下之意似乎是想留下(做寨主),只是暂时得服刑。




然而在原著中,宋江并非如此。
刘唐要杀了两个押送的衙役,宋江阻止;晁盖要放两个衙役回去,让宋江留下,宋江也不愿意,他连枷都不肯卸下,还认为晁盖此举,会让自己陷于不忠不义地步,生不如死。最后,宋江还是和衙役去服刑了。
4
第25集
晁盖等人劫法场,活捉了黄文炳。原著中,黄文炳直接认错,还说“小人已知过失,只求早死!”到了央水中则不然,黄文炳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痛骂宋江是贼骨头,乱臣子贼,还口口声声“本官没看错”,俨然正义的代表。



而且,听到黄文炳骂“做贼的骨头”,央水特写宋江的表情变化。这么一来,搞得宋江好像被黄文炳的话刺激到了,所以后面才招安。实际上,宋江可不是受刺激才招安,他一直就是忠义心,从没想过造反。
黄文炳态度搞出来一百八十度大改编,目的还是为了抹黑宋江吧。
5
央水中,宋江上了梁山,吴用提及晁盖说过,若宋江上山,必然让他做寨主。宋江一听特别开心,然后马上表情变化,尤其是看到三阮后,连忙说自己不能做寨主。态度前倨后恭,表情变化很快,直接让读者觉得“宋江就是想要做寨主,只是碍于其他人,所以不敢表现出来”。
当晁盖说自己在,没人会不服宋江时,央水特意给了三阮、刘唐等人很不高兴的特写镜头。




这样一来,“派系论”直接就出现了。最后还是晁盖做了寨主,宋江屁颠屁颠给他让位,众人开心入座。这时候,刘唐的表情又很耐人寻味。这个表情,好像在说:呸,我道宋江有多仗义,却原来想我哥哥的寨主之位,有机会我一定宰了他。

5
后面宋江要下山看望老父,临行前找人绣了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个大字。而后,宋江慷慨陈词,说谁也不是生来就是贼,都想报国云云。这时候,晁盖的眼神又很有意思了,明显不同意。宋江站在旗子下发表演讲的时候,大家都听宋江的话在呐喊。晁盖就在旁边看着,眼神也逐渐变了。


嘿嘿,这不还等于说宋江架空晁盖嘛!
吴用又说有了这面大旗,天下英雄都会望风而来。这时候,连公孙胜看宋江的眼神都变了。

其实,这一集宋江表情都怪怪的,有点捉摸不透的感觉,直观的感觉就是虚伪。
6
第28集
打完祝家庄,柴进被殷天锡和高廉陷害。林冲说高廉是高俅的侄子,宋江居然说高俅那厮一直与梁山作对,愤愤不平的样子,和后来放高俅可真是鲜明的对比。其实,原著没有这些情节,央水这一段无中生有,目的还是对宋江先扬后抑。

7
第30集
武松、鲁智深等人投奔梁山,扈三娘王英大喜,众好汉喝酒热闹之际,宋江对晁盖说起招安之事。晁盖不置可否,其实就是不同意,他认为现在就很快活。晁盖带领阮氏三雄等人下山攻打曾头市,问起大家是否后悔,若皇帝招安大家是否愿意等。三阮也说,不想做官,只认哥哥不认皇帝等。这下晁盖很开心了,显然这还是说晁盖不愿意招安。这一点,和原著也背道而驰。


8
当晁盖中箭,林冲等人铩羽而归时,宋江和吴用则秘密商量招安之事。宋江想请卢俊义做第一把交椅,以便抬高梁山,方便招安,吴用甚至已经去赚卢俊义上山了。



这其实很让人纳闷,因为当时宋江自己都不是寨主,凭啥说让卢俊义做寨主?不知道的还以为宋江要害死晁盖,“凑朝篡位”呢!这个时候,按原著来看,宋江应该不断打探战场消息呢!
央水这些原创情节,其实还是搞派系论,贬低宋江招安。
9
第31集
晁盖中箭,按原著来说,到梁山后不到一更就死了。那会儿,众兄弟都在等候看望。到了央水中倒好,宋江喂饭,门外只有三阮、林冲、刘唐和公孙胜。这又是搞派系论。弄得好像只有这几人关心晁盖,其他人不闻不问似的。直到第二次,其余好汉才来看望,还是在林冲等人后,还只特写了鲁智深。连晁盖死后,痛哭的人也只有阮氏兄弟、公孙胜、刘唐几人。




也许有人会说,不可能每个人都给镜头。其实,我觉得,哪怕其他人哭给个一扫而过的镜头也行,不然总是当初劫生辰纲的几个人,会给人误会。
10
老水浒晁盖临死前还问宋江,是否早就有了归顺朝廷之意。弄得晁盖好像不同意招安似的。临死之际,晁盖又说要葬在梁山,与众兄弟一起,显然还是不同意好汉们离开梁山(去招安)。
这么一看,晁盖不同意招安,其实原著中晁盖自己都不反对招安,他也说忠义为主。

11
第33集
除夕日,给晁盖上坟的人,只有阮氏兄弟。后来,李逵和燕青也去了。宋江没有去,也没提到要祭奠晁盖。
12
燕青打擂时,出现了庞万春庞秋霞兄妹,两人武艺不在任原之下,似乎在暗示方腊手下不少英雄好汉。尤其是四人分别,庞万春更是说“方腊雄才大略”。而且,庞万春绰号都改了,从小养由基改成了九天飞龙。


我就好奇编剧怎么想的,方腊称帝,手下会有人敢用九天飞龙的绰号吗?嫌自己命长啊这是!
而且,让李逵爱上庞秋霞怎么回事?难道是想用后面梁山好汉与方腊部下大战,来暗示双方不应该互相残杀,而应该联手抗宋?

13
第35集
李逵大闹梁山,砍了杏黄旗,还要杀宋江。原著有这么一回事,但宋江并没有真想杀李逵。央水中不是,宋江动真格的了,若不是老百姓来求情,李逵脑袋真会被砍下来。而且后来宋江放了李逵,似乎还不太高兴,莫非怕李逵声望超过自己吗?哈哈!不过,这里的万民伞有点出戏,那会儿没有这玩意。

14
第38集
林冲要杀高俅,宋江等人死死拦住,后来干脆偷放高俅。林冲气得吐血,鲁智深无处发泄,一拳打倒战马。原著没有这些事儿,林冲见到高俅只是怒目而视而已。



15
招安成功了,原著中大家都很开心。武松、鲁智深、公孙胜等人,因为身份不能穿战袍,特意用皇帝赐的锦缎改成僧服道袍,以示君恩。电视剧则不然,林冲气得倒头毙命,鲁智深、武松、阮氏兄弟则愤愤离开招安现场。




16
第39集
陈桥驿,梁山原军校杀了贪污酒肉的厢官。宋江得知后,前来查看,此人说“小人只是伏死”。为大局考虑,宋江让此人喝醉,自缢而死,然后斩头上报。这么做,算是成全了兄弟情。
电视剧中,此人有了名字,叫何成(名字有点意思),是阮氏兄弟手下,生性耿直,大败高俅时立下大功。阮小七还说,要杀此人,得先杀了自己。临死前,此人慷慨激昂,一人做事一人当,为了兄弟而自杀。
身份、戏份加重,大概能让读者更加恨宋江吧。
而且阮氏兄弟还亲自抱着何成尸体,砸了赏赐的酒肉,宋江就跪在一边,屁股高高。这场景,谁看了不来气,不恨宋江?



17
至于征方腊,那就更离谱了。方腊慨然一番大道理,高高在上的样子,又是骂宋江,又是抬高自己,弄得好像宋江真的是用兄弟鲜血换前程,甘心做朝廷鹰犬一样。而且方腊武艺高强,一人独斗李逵、武松等人,打掉了李逵的一把斧头,还斩断了武松左臂。
其实原著里,方腊残害百姓,没啥武艺(大师一禅杖的事儿),还贪生怕死,三万御林军根本不想支援部下,只想保护自己。而且他造反只是为了贪图享乐,根本不是为了兄弟,更不是为建立政权,造福百姓。




18
还有张顺之死值得一说。原著中,张顺是急于立功破敌,瞒着宋江,偷偷去涌金门潜伏。电视剧中,宋江是让张顺去送信被发现后,在涌金门被射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