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挽民族星光实践团之走进畲族村

2023-08-22 07:16 作者:挽民族星光实践团  | 我要投稿

夏日炎炎,酷暑炎热,但是我的内心却慢慢平静了下来。回首望去刚刚结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仿佛昨日的历历在目。无论是心境还是阅历,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变。    有人说我们00后是有着各种想法,却缺乏行动的一代人,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像极了温室里的花朵。而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就比如这一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无疑给了我们一次击碎这种想法的机会。    回首这短短十几天,一幕幕景象浮现眼前。7月11日,我们开始了“三下乡”的第一站-广州增城畲族村。将近4个小时的车程,我以为我会晕车等各种不舒服的,但事实上没有,这个路程上我们欢声笑语,畅谈着未来的梦想,怀着了对三下乡实际未知的忐忑、激动的心情。途中经过一段路程的时候网络信号全部都没了,我们有过害怕、胆怯,但我们一直在相互鼓励着对方不要害怕,我们可以的。回想到这,我不禁有些荣幸,是什么的缘分,让我们能够聚一起参加三下乡,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们都是新时代的弄潮儿、接力人,更是因为我们的朝气蓬勃。 广州增城畲族村寨被誉为“广东九寨沟”,这一条村落都属于畲族村,他们那里有畲族民俗馆,祠堂,畲族沟,畲族古村落等等风俗特色。自然景观主要有荔枝园、桃花谷、柿树坡、扫把山、梨花沟、枇杷谷、枫树坡、古树神韵、竹溪村落等。人文景观主要是畲族特色的房屋建筑、文化习俗和酥醪古观等。建筑上都是各种彩色的字样,大大的“畲”字,展示着畲族村的风采,还有属于自己的图腾崇拜。

达到畲族村后,我们去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当地的特色、去看民俗馆、欣赏畲族村的风景、走访当地村民。   在与村民交谈中,我发现这边的交通十分落后,甚至连公交的换程也少,一天只有4趟,错过最后一趟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这边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家里的摩托车。我们对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问。发现,这里的村民以往都是以种植水果树为主的,而粮食是属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少部分人会养殖家禽-土鸡等等。这里的经济大部分是靠卖水果,以及民族特色带动起来的。去观看民俗馆,可知畲族,1956年前称瑶族。他们的族谱也称瑶族。他们的先祖一直过着游猎生活,北宋元佑五年(1090)到至政元年(1341)相隔了261年,此后每隔五、六年,甚至一、两年,较长的十年二十年就迁徙一次。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才在罗浮山脚正果镇船坑耕种姚宅田,但仍在不断转移地点。到了现在,已定居在广州增城正果这边。畲族村的人们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会觉得他们有些排外,但接触下来之后就会发现他们是很热情的。

最后,大家带着一份思考和不舍的心情起程,去往下一站。回想起路程的点点滴滴,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参加过时间最长的一次集体活动,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它让我学到了很多我在学校里面接触不到的东西,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增长了不少的阅历,它将是我人生中一笔不可磨灭的财富。我将以此为一个起点,来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充实自我,提升自我!

挽民族星光实践团之走进畲族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