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照明邦:他的大脑那么聪慧,我的脑子一盘浆糊,要怎么治?

2023-06-14 15:19 作者:照明邦刘滔  | 我要投稿

我们常用“脑子像一团浆糊”一样,来自嘲自己的思维不灵活,不活泛。

有人说这是因为熬夜、焦虑、压力大、太疲惫造成的。

的确,这些原因会让我们感觉没精神,头脑昏沉,但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我想说的是,不管有没有压力,有没有熬夜,我们中还是有很多人的脑子都像一团浆糊一样,朦朦胧胧,模模糊糊,一辈子随波逐流,屡战屡败,少有成绩。

反观有些人,他们干一事就能成一事,入一行就能成为那一行的精英,就能成为同行中的翘楚,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01

这样的牛人我遇到过很多个,从他们的谈吐中,可以感受到很明显的一点,那就是他们对自己研究的那件事,那个生意,那个项目的认知颗粒度,要比一般人细腻很多很多。

关于“颗粒度”的概念,我以前在《高手的隐藏技能:审视问题的“高清颗粒度”!》这篇文章详细讲过。

说人话,就是对那件事的细节了解得足够全面客观,足够深入透彻。

全面客观说明他对这件事有全局观,或者理解成我之前讲的他有“系统思维”;足够深入透彻是抓到本质的体现。

比如我一朋友是做视频带货的,他说过的一段话,我印象深刻,他说:

“很多人搞视频带货迷信一机一号,其实是他们没想清底层原因。

如果是正常带货,你是能给平台带来收益的,平台只会规范你,不会弄死你,好比父母管孩子,收拾你一下就行。

但如果你纯粹就是来薅平台流量的,让平台一点好处捞不着,还可能忍来一身骚,那平台不是见一个弄一个,见一批弄死一批?

所以你正常带货的话,完全没必要搞什么一机一号这种东西。”

看,人家就是能从现象分析到本质,再用本质指导自己的行动。


02

而很多人只会“头脑简单往前冲”,别人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做得不好是执行力的问题,是操作方法不对,是别人教得不好,不会把这些问题彻底想清楚,不会刨根问底抓本质。

然后呢,在他们的人生中,失败会一直是主旋律,偶尔的小成功是运气,长此以往,再信念坚定的人也会气馁失望,然后怀疑自己,失去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做,迷茫失望开始蔓延,这时头脑就会呈现一片浆糊的状态。

那么讲到这里,就触及到了本文最重要的问题:为何有人大脑非常聪慧,有些人脑子就一团浆糊?

原因很简单,就是他把要干的事情思考得很清楚,有目标、有方向、有方法、有行动力,根本不会浪费时间去内耗自己。


03

在一些公文中我常看到这样的句子:“坚定理想信念,心中有方向,行动有力量”。

年轻时觉得这些词就是照本宣科喊口号。

如今再来看,真是很有道理。

想想抗日战争那么艰苦,为什么很多人愿意跟着毛主席走?

毛主席一句:“打土豪,分田地”,简简单单六个字,就把红军要做的事描述得清清楚楚,引导无数农民踊跃参军。

农民知道参军要干什么,知道参军能获得什么,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啊,简单明了。

当一个人看到了希望,有了方向,有了目标,就能爆发无穷的力量,就不会有脑子里一团浆糊的感受。


04

对于普通人来讲,信念在被影响后可以有,力量在被打鸡血之后,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比如那些搞传销的,就很擅长这些。

但如何获得最终想要的结果,如何拥有好的方向方法去达成目标,这个是最难的。

比如一个人的信念是,我一定要当个老板,我一定要赚很多钱。他可以为了这个目标拼命学习赚钱,不知疲倦,但他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是不是走在错误的路上?这个很难说清楚。

这时候,他往往需要的,是一套被验证过的理论、方法来指引自己。

比如《精益创业》中的“最小可行性产品”,就是一种很好的小成本创业的方法论。

又比如“企业商业模式画布”,也能很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

还有,共-产-党的核心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一个以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为方向指引的理论体系,是几千万党-员行为的理论基础,这也是每次大灾大难出现后,总有人挺身而出的原因之一。

总之,我想说,信念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明晰,理论足够明晰,信念才会足够坚定,才会有长久的行动力。


05

为什么我能坚持早起锻炼?为什么在锻炼后要写日记?

前期是因为我有自己一套认知理论去驱动,后期就形成了习惯。习惯大家都懂,那这个理论是什么呢?

那就是锻炼身体能促使大脑生成新的神经元细胞,神经元细胞如果不与其他神经元相连接,这个新的神经元细胞就会消失。

很多人在锻炼之后就休息睡觉看手机,这是白白浪费了这些神经元细胞,白白浪费了让自己更聪明的机会。

如何让新神经元细胞与其他神经元细胞连接并保存下来呢?

那就是看书写作,让大脑中原有的知识,与书本中的知识或者与过去的一些灵感、想法、感受相关联,这样做就能让这些新的神经元细胞与其他的链接并留存下来。

神经元细胞足够多,神经链路足够强壮,记忆力、联想能力、学习能力才会强。

以上,便是催动我每天锻炼的一套理论。


06

写作也一样,写作有时候不知道写什么会很痛苦,还要花不少时间,那为什么还是要写呢?

原因以前也说过,就是我见识过CHATGPT的恐怖能力,感觉以后低质量的信息会泛滥,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会很少,思考能力会很稀缺,稀缺代表的是高价值,高价值代表的是高收益,而写作能锻炼深度思考的能力,懂了吧?

当然,还有很多原因都促使我打磨这个技能,比如我以后想写几本书,我看到的很多牛人都有写作的习惯,写作能将当前的思想观念与发生的事件心情保留下来,以后老了回头看,也可以见证自己一生的变迁,等等。

这么多好处,即便现在损失一些赚钱的机会,我也觉得值啊。

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要你花10万块钱,学会写作这门技能,你愿不愿意?”

我内心是很愿意的,真的!

反过来讲,我现在每天的写作练习,不就是在赚这10万块钱吗? 哈哈!


07

再回到本文主题,脑子里一团浆糊的原因,是你当下没有自己的信念、目标、方向、方法,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要干嘛。

有的人是有信念,有目标,有方向,但是他没有走在正确的路上,屡屡犯错受挫,就会迷茫无助,踌躇不前,模糊、混乱占据大脑,也会感觉像一团浆糊。

所以最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方法。

前面讲了,可以找到一些现有的方法理论来指导自己,比如“最小可行性产品”;也可以自创一套逻辑自恰的认知来说服自己,比如我为什么要在早上锻炼后写日记。

但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个问题,既找不到理论方法来指导自己,也没有能力自创一套逻辑,那怎么办呢?

我认为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像牛人一样去抓本质。

在《照明邦:什么是本质?真的有人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吗?》这篇文章中我有讲什么是本质,也讲了抓本质的好处。

在抓到真正的本质后,你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而不用担心方向错误,这就是抓本质的最大好处。

至于到底怎么抓本质,时间关系,以后有机会再探讨。



照明邦:他的大脑那么聪慧,我的脑子一盘浆糊,要怎么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