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藩镇,唐朝这个渣女女友是怎么撩到的

2019-09-16 16:56 作者:孤寂寒光  | 我要投稿

在唐代中晚期,由于唐玄宗藩镇制度的建立,藩镇成为了终唐一世都无法绕开的问题。而藩镇就像你的渣女女朋友一样,由于不想变回单身狗,讨厌又无法抛弃。藩镇可以为大唐戍守边疆,藩镇也可以维持地方的稳定,在唐代后期,藩镇的互相制衡更是维系了唐朝的国祚。但是,藩镇也是唐朝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情。藩镇过于强大,也是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后期的藩镇割据,也使得唐朝的权威尽失,最后走向灭亡。在没有找到新的军事制度之前,藩镇是唐朝只能使用的办法。那藩镇这个跪着也要过下去的女朋友,唐朝是怎么不计后果的撩到又不能放手的呢?

说起藩镇的起源还得从唐朝“贞观之治”说起。唐朝初期主要实行的为府兵制。所谓府兵制就是,农民战时为兵,而平时为农。这样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大规模供养军队,尤其是平时不需要的预备队。府兵是府兵制的基础,府兵平时归折冲府进行训练,而折冲府是划定在府兵范围内的。这套制度是从西魏,也就是后来的北周宇文泰创立的制度。这套制度在唐代发展到了高峰,在唐高宗时期,府兵制大发神威,消灭高句丽,平定西域,重创吐蕃。但是,到了武则天时期,府兵制慢慢走向了崩溃。这里面就牵扯到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均田制的崩溃。

均田制是北魏时期,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北魏孝文帝发明的。孝文帝全面汉化肯定听说过,这个均田制也是他颁布的。均田制主要就是由于北魏时期,经历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以及北魏初期的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作为农业立国的古代中国,没有田税是相当可怕的。所以,均田制就颁布了。其内容就是政府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授予农民,然后农民给国家当“佃农”。为了让人民稳定,又有了“永业田”。就是这部分田产可以继承,剩下的国家按照每户实际人口再授予田地。

制度是好的但是,要看看是不是适应时代。在南北朝以及隋唐之际当然没问题,长期战乱限制了人口的大规模增长。人口少,就好管理。就像现在也是一样,如果你是班长,你们班有多少人,哪个人的作业交了没有你一清二楚。但是,如果你是校长,估计学校有多少人你都记不清了,你哪里知道谁没有交作业,或者哪个班长隐瞒了实际应该交的作业数。国家也是一样的,到了唐高宗后期,由于国家稳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口持续增长,管理起来就相对来说复杂的多了。因为均田制是要建立在人口核查无误的基础上的。而且,由于那些个“土豪劣绅”是不需要承担徭役与交税的,而由于种种原因,土地兼并这个伴随中国几千年的问题使得大量农民变成了地主家的“佃农”。而需要作为兵源的府兵也就大量的减少,所以在玄宗时期张说就改府兵为募兵。这个募兵就比较好理解了,招募士兵制度将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藩镇就随着募兵制也就营运而生。因为募兵是要花钱而且要供养的,所以本着“钱花在刀刃上”的原则,募兵制下的士兵都是大量派往边疆作战。而长期在边疆作战,就导致原来征战时候前往边疆,没有战争时候就回家务农是不大可能了。所以,为了方便管理也提高效率唐玄宗就设置了藩镇。在唐玄宗时期,主要就是边疆“十藩镇”。由于唐朝是个十分“尚武”的朝代,在边疆立功回中央任高官一直都是唐朝的惯例。所以,唐朝时期一直不停的扩张。不停扩张就要不断的增加兵力,而不断增加兵力就要不断的募兵。所以,到了天宝年间十大藩镇已经相当庞大,并且由于唐玄宗过度的信任节度使,所以开始设立的采访使即管理后勤经济的职务大多由节度使兼任。这样,慢慢的藩镇就变成了独立王国。在“安史之乱”以前,虽然藩镇已经慢慢演变成独立王国,但是形式上还是听命于中央。非但如此,像哥舒翰、封常青等人仍然相当忠于唐朝。


藩镇,唐朝这个渣女女友是怎么撩到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