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两千多年的帝制

2022-01-09 23:42 作者:葉子實  | 我要投稿

最近跟网友讨论,想从大方向上,浅谈下两千多年的帝制。这次就不贴数据,有时间以后补上,所以,文章观点暂无数据支撑,不认同的话,就当看个乐。

皇帝是怎么来的,源自两千多年的诸侯贵族、秦王秦始皇,因此其设立的皇帝制度便是产生于贵族制度,原本就是为了维护家天下的稳定,对抗地方割据的封邦建国制度而立的。在当时,可谓是极为先进的制度,历经发展,在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完成思想大一统,彻底完成大一统,西进战略奠定千年强局,为了维护统治,两汉遂逐渐形成以掌控知识的世家贵族取代西周以来的诸侯子弟来运转国家和社会。因此他们和诸侯贵族子弟类似,从小被培养学习如何管理大家族,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皇帝和世家大族是合作且对抗,原本是进步制度,但在汉末时阶级固化,成为阻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世家门阀,引发新一轮大割据,魏晋南北朝。然而发展到隋唐,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全面领先,唐太宗拔高战略新高度后,征服草原和绿洲文明,融入中华文明,文治武功达到鼎盛。相对应的是世家大族也彻底走向衰落,但科举出身的新官僚们,制度还不成熟,无法完全替代世家大族的作用,这在唐玄宗时期就引发断层,开元盛世后的安史之乱也就开启了数百年的藩镇割据,藩镇内部又有牙兵逐帅,以下克上,尤其是黄巢起义彻底摧毁贵族阶层,打破朝廷和藩镇的平衡,引发了五代乱局,而少数民族政权也在大唐影响下开始崛起,吸纳融合汉唐制度和科技后,武器和制度文化法律的代差被抹平,主体的农耕文明是内忧外患。

宋太祖在结束农耕区域的这次藩镇割据大分裂后,继续推行中晚唐以来实施的两税法,相对脱离了贵族庄园土地束缚的平民百姓预示着世俗化、平民化的社会时代也已经向前推动,科举官僚替代世家贵族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大势也不可逆转,然而同样为贵族、封建家天下的皇帝制度,其缺乏束缚的力量,个人的能力水平限制以及自私特性成为新的阻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力量,也就导致宋太祖后,宋朝扩张停滞。新地主代表的科举官僚在两宋三百多年的发展成熟过程中,虽然彻底夯实了基础,成为新一代进步力量,然而科举官僚相对曾经的世家贵族,也具有对农耕区域治理和开发能力强,但对外扩张性不足的问题。

金元虽补充点扩张基因,但没夯实,贵族和平民的天生矛盾,便促使皇权试图奴役科举官僚,朱元璋继承后更进一步,折腾出的那套异想天开的削弱中央集权的财税和国防制度,从根子上就是自废武功,十三次北伐以及朱棣五次亲征,始终没能收复漠北,从没受降俘虏灭杀过一个元朝和北元皇帝,战略方向还在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拉扯,例如战马消耗巨大,两百多年都没法补齐,空有强盛的国力,却只占个文治武功的噱头,还激发了科举官僚在与皇帝贵族制度数百年的明争暗斗,虽在晚明,正德嘉靖后,皇帝懒政,皇权削弱,明风为之一变,但数百年争斗已经严重内倾,文武彻底分流,西方已经崛起,外部形势也大不一样,最后清朝入关后,科举官僚被彻底奴役,也成为一股退步力量,与皇帝制度一起双双在近代史中被淘汰。

现今,像一千年前,也像两千多年前,伟人千古,重开新局,两千多年前,秦皇汉武中间,汉高文景接力,奠定千年强盛,而一千年前,宋朝给他们太祖自以为是的断章取义,太宗冲动开启二十多年的宋辽战争,又两线开战开启西北战火,耗尽精兵,内忧外患,真宗又开浮华之风,长于深宫的多位皇帝一时冲动,屡屡破坏战略。范仲淹、王安石的改革和战略被掐断,宋元明清无数仁人志士在与内外的阻碍力量做斗争,尽力挽救时局,却依旧功败垂成。而如今,相信我们拥有着足够有智慧者的领导,相信新一代进步力量不会如曾经的科举官僚一样,缺乏扩张,在斗争中失败,被退步力量所奴役。前路漫漫,其修远兮。


浅谈两千多年的帝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