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索伦森(二)(幕间)

第二篇正文还没写完,干脆先把这一小段偏题的东西插队进来当预告吧(并不?
毕竟要在第二篇“黑暗之志”写一大片的议论性文字,为了达到效果这次要写的东西又必不可少,只是写在前面还是后面的问题,为了能多咕咕一下正文就先发这个吧,反正我看不出先后顺序有什么影响……
毕竟要突出索伦森的人设并加深印象,把索伦森和天邪龙王对照着写最方便了,但是又不好放在正文里……懒得精修了,直接发个草稿版本

相比之下,索伦森的形象更类似于一个满腹阴谋的篡逆者,而天邪龙王则是一个有着黑暗的英雄色彩的大寇,作为反派形象来说都是比较经典的人设。个人认为在人设塑造上,编剧是让前者不断实践自己那个目标和处心积虑的阴谋,让后者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渲染自身的精神和气概,用一股势不可挡的架势影响一切,我觉得这样的塑造是很合理的。索伦森的人设是具象的,由外而内,从故事中凸显人设;天邪龙王的人设是抽象的,由内而外,从人设出发改变故事。如果索伦森总是在讲“我有一个梦想”却不实干,读者会觉得假大空,没有东西来支撑整个叙事。如果天邪龙王总是到处出动搞破坏屡战屡败却没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读者会觉得索然无味,好像写了流水账。所以反过来就好得多,索伦森搞事搞出一副“大的要来了”的感觉,读者在解决事件的时候慢慢了解反派人物,很自然;天邪龙王先把人设大致速写出一个轮廓,意境到了,读者在看天邪龙王的相关剧情的时候自然就能和角色产生共鸣,用一个比较精彩的解读思路来看一个甚至可能有点毒的剧情也能有不错的体验,就是这样。
索伦森的人设是入世的,天邪龙王的人设是出世的。索伦森所展现的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某种“尘埃”,正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样,索伦森的黑暗是这些微小的尘埃不断累积、令光明蒙尘的最终结果,他是对人世间无法真正消亡的恶意的惨痛总结。在索伦森身上有大恶也有小恶,一切坠入黑暗、坠入尘埃的人和事,都是索伦森这个人设所统率着的。而天邪龙王则不同,天邪龙王的人设最好的地方在于没有讲清他过往的经历,正因如此,他才能呈现出一种梦幻般不真实的理想信念,才能呈现出一种无关乎任何现实生活的原始崇拜,才能彻底地目空一切并将现实的东西抛在脑后,他就是这种以精神而非物质来驱动的角色。如果世界末日来临,那么索伦森一定会在末日中建立自己森严而绝望的黑色秩序吧,那么天邪龙王一定会在末日中高唱着赞美毁灭的诗歌吧。【人工】和【天然】,【物质】和【精神】,【创造】和【毁灭】,这是三对相互矛盾又相互印证的追求。
天邪龙王:对只在白天亮的太阳发起抗议,要求太阳下山
索伦森:摘下一颗挂在晚上,挂在晚上~~(儿歌《种太阳》)

以下是发癫内容。
我们并非生来就属于黑暗,绝大多数人曾经不过是匍匐于地的阴影。烈日凌空,阴影便身受践踏;夕阳垂野,阴影便伸张自我;月落星沉,阴影便终于可重获自由!你是否听见晚风的呼啸?那是阴影在歌唱救赎。
践行光明曾是何人的梦想?栖身黑暗又是何人的命格?你高高在上、傲慢短视,只有满心满口的道德名教、伦常乖舛,我们却早已知晓了代序春秋、天行有常。
他(天邪龙王)会在黄昏时分起飞!广大的龙翼能遮蔽远天星月,向世间播撒厄难、恐惧和安眠,那是黑暗的光源,那是世界的帷幕。你便是神又如何?夜的帷幕已经落下,你最后的表演应不是愤怒,而是颤抖!
(心血来潮时写的一段,emmm,天邪龙王狂热粉丝的中二发言,嗯,这个天邪龙王狂热粉丝不是我)(谱尼:?天邪龙王:!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