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迈瓦登历史-13-混乱新纪
就在西瓦登和东瓦登扩张的同时,邻居波克斯也同样在慢慢崛起。
波克斯王国是刚刚从德卡米斯脚下建立的王国。原先是赏赐给罗斯赫总督的领地,后来因为战功,以及一些朝贡,被提拔为自治的王国。他们的国王是智慧勇敢的罗米西拉尔一世,他花费数年时间对国家进行改革,将波克斯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这个国家处于南德卡米斯的下方,威胁到了卡洛托二世的地位,同时也成为了兰格斯,瓦登斯的眼中钉。
面对日渐强大的敌人,东瓦登,罗克斯森大公国和兰格斯(第三)帝国签署了盟约,在各个方面对波克斯进行制裁。罗米西拉尔一世察觉到了这些国家对波克斯的恶意,他也料到自己会招到许多国家的不满。于是,他修建了城墙和哨站,许多道路和驿站,扩充军队,为战争做了充足的准备。
波克斯的这些行动,都被强国兰格斯看在眼里。于是他找到卡洛托二世,打算寻求卡洛托二世的支持。像我前面说的,卡洛托二世也看波克斯不顺眼了,于是他不但支持兰格斯,还在南德卡米斯地区设立了“罗恩德同盟”,对波克斯施加压力。
看上去波克斯四面楚歌,腹背受敌,战争已经难以避免。但是罗米西拉尔一世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主动入侵兰格斯,打他个措手不及!
就这样,大复辟时期规模最大的战争:波克斯战争,拉开了帷幕。
罗米西拉尔一世有一位得力助手:哈利克将军。他和哈利克将军各率领军队,分别进攻兰格斯和东瓦登。这是,你可能会问:西瓦登哪儿去了?西瓦登这时还在国和平的小日子呢!
西瓦登认为这场战争波及不到他们,对战争充耳不闻。还想着通过波克斯的崛起削弱兰格斯和东瓦登。
历元862年,波克斯战争正式爆发。罗米西拉尔一世率领的军队兵分两路,不到几天就迅速包围了兰格斯的莱昂克城。哈里克将军一边也是势如破竹,把东瓦登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南德卡米斯地区也同样乱成一锅粥。一些不满卡洛托二世统治的国家,跑到了波克斯那一边。牵制住了罗恩德同盟和罗克斯森大公国。
兰格斯军队的接连失利,让将领波里尔斯十分恼火,他率领军队冲破了波克斯的防御缺口,打出了一个突出部。但是,波克斯的哨站可不是白建的。兰格斯军队入侵的消息很快传入了罗米西拉尔一世的耳中。罗米西拉尔一世并不打算正面攻击,而是下令撤退,尽量减少损失;同时,罗米西拉尔一世也正在急速往回赶。
波里尔斯误以为波克斯军队是害怕兰格斯才逃走,十分得意,下令乘胜追击,导致军队孤军深入,突出部十分脆弱。罗米西拉尔一世打算放长线,钓大鱼,以至于让军队撤回了波克斯的首都维拉培斯。在兰格斯军队强攻维拉培斯时,山丘的一边忽然响起号角声:
“呜——”
军队在山上现身了,是罗米西拉尔一世!波克斯士气高涨,山上的军队迅速发起冲锋,把兰格斯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这一仗,俘虏了12万兰格斯士兵,还把兰格斯人打回了自己的国家,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这场战役,把罗克斯森大公国都吓尿了。虽然没有跟波克斯直接交战,但是战争的泥潭也使罗克斯森损失了不少,还不如不打,于是罗克斯森大公国直接宣布退战。虽然罗克斯森大公国退战是件好事,但是这场战役还引起了西瓦登的关注。维拉培斯战役的胜利让西瓦登重新审视这个国家,开始对东瓦登一边进行援助。
顺便说一下,哈密拉尔已经死了,继位的是他儿子,而且事实证明共和制确实不如君主制稳定,于是将国家体系又换回了君主制。
现在,战争局势还好理解,但是,罗伊尼亚也参战了……
罗伊尼亚也想分一杯羹,开始对南德卡米斯地区进行无差别攻击,不管你支持谁,都打一遍。罗伊尼亚对东瓦登的攻击也促使了西瓦登的参战。
兰格斯的莱昂克被罗米西拉尔一世攻下,局势对兰格斯一边已经十分不利。波克斯还腾出手来进军南德卡米斯,汝拉尔王朝也和波克斯,罗伊尼亚瓜分南德卡米斯地区。德卡米斯帝国正式灭亡,卡洛托二世现在仅仅是一位有名无权的教皇了。罗恩德同盟已经崩溃,成员国还有叛乱,反水的。
历元863年,懦弱的东瓦登政府和罗伊尼亚签订了停战协议,割让了大片土地。同时还在跟波克斯的战斗中战败,越来越多的人想开始反抗,推翻东瓦登政府。就在东瓦登一派混乱时,西瓦登王国出面,兼并了东瓦登,再次成立了双迈瓦登联邦。
历元864年,兰格斯境内的罗拉赫尔人发动叛乱,在波克斯的支持下成立了罗拉赫尔公国。然后又纳入了波克斯王国的版图。战斗到达最大规模,各国在兰格斯的托瑞亚城成立托瑞亚同盟(第一次同盟)。
历元865年兰格斯图郡城失守,同年,罗恩德同盟和托瑞亚同盟宣布解散。兰格斯帝国请求停战,在《维拉培斯条约》中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例,既奠定了波克斯的地位,又为第二次战争埋下伏笔。第一次波克斯战争就已经很有破环性了,不只是国家的损失,还有北洲的平衡。
历元865年12月,罗米西拉尔一世被卡洛托二世加冕成为皇帝,波克斯王国成为了波克斯帝国。

这只是个开始,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