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不良反应知多少?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困扰坚持治疗的主要原因,那么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可能会带来哪些不良反应呢?今天就由好心情平台医生为大家总结一下:

1、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类帕金森症,震颤、静坐不能等。这是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特别是服用第一代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比较常见。其中静坐不能是很多患者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之一,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有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常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包括地西泮、阿普唑仑等。
2、过度镇静
过度镇静的表现为多睡,白天嗜睡。这种不良反应往往在服药早期出现,随着用药的持续,这种不良反应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另外,如果出现过度镇静,可以考虑将服药时间更改到睡前。
3、体重增加
体重增加是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坚持服药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药物作用于大脑,导致脑食欲调节中枢释放增加饮食的信号,致使饭量大增。
很多患者因为担心服药后会导致体重增加而减少饭量、甚至不吃饭,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举动。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调整饮食结构,比如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以增加饱腹感而不增加体重。
另外,日常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采取逐渐加量,循序渐进的运动方式。
1、内分泌改变
泌乳素增高、月经紊乱、性激素异常都是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不过并不是每个人服药后都会产生这些不良反应。换一种药物可能这些反应就会减轻很多。
2、流口水
流口水是个别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一般在睡觉时候比较明显,如果不严重可以采取侧卧的方式进行睡眠,如果病情严重,可以采取减少药量或者加用外周抗肾上腺素能药物
3、抗胆碱能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也是因为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会作用于身体的一些神经受体相关。这些不良反应包括口干、便秘、视力模糊、尿潴留等,一般处理方式是多喝水,或者使用通便药物等。
4、肝功能损害
一般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一般都会通过肝脏代谢,会给肝脏带来负担,因此,服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时需要及时检测肝肾功能,对于肝功能不好的患者需要服用保肝药物。
5、粒细胞缺乏症
个别抗精神病会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因此如果患者使用时,一定要遵循医生检查要求,治疗3个月内需要积极检测白细胞计数,如果发现有严重白细胞降低的症状,需要及时采取停药或者给予促进白细胞增生的药物。
6、恶性综合征
恶性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高达40度以上),肌肉强直、意识障碍、自主神经紊乱等等。产生这种不良反应的机制包括服药剂量的骤增骤减、多种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注射用药等等,虽然发生率低于0.5%,但是一旦发生此类用药不良反应,后果非常严重。因此服药时一定要遵循医生医嘱,不可擅自停药或者加量。如果发生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就诊处理。
7、其他不良反应
其他不良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过敏反应等等,如果出现皮疹可以通过使用激素进行缓解。
不过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停药或者入院治疗。
好心情医生为您总结要点:
尽管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但是如果因为不良反应就放弃服药治疗那就得不偿失了,学会合理看待用药不良反应,不应忽视,也不应过度担心。
比如体重增加是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果过度忽略,体重的增加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但是过度重视,会导致自己心里负担过重,因此,合理看待不良反应,积极的和医生沟通自己状态,才是处理不良反应的终极宝典!
参考资料
[1] WebMD:What are the side effects of antipsychotics for schizophrenia?
[2] Living with Schizophrenia:coping with side effects of medication
[3] 陆林主编,《沈渔邨精神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