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5月13日【常识下午茶】

2022-05-13 13:11 作者:公考李梦娇  | 我要投稿

2022.5.13午餐

1. (单选)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在癌症分布类型上,2020年( )新发病例数达226万人,首次超过220万人,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A.肝癌

B.乳腺癌

C.胰腺癌

D.宫颈癌

【答案】B

【三级知识点】政治-时事政治-时事热点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男性1006万例,女性923万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男性553万例,女性443万例。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因此,选择B选项。

 

 

 

2.(单选)为抵御今年新冠疫情肆虐,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抗击疫情,其精神可歌可泣,下列最适合赞美他们这种精神的诗句是: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答案】A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文学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为抵御今年新冠疫情肆虐,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抗击疫情,其精神可歌可泣,该句诗最适合赞美他们的这种精神。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唐代虞世南的《蝉》,意思是蝉身居高位,自然声音就传得很远,并非是因为借着秋风的原因。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B项排除。

C项:“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C项排除。

D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唐代王翰的《凉州词二首》,意思是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D项排除。

 

 

 

3.(单选)中国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A.历史性

B.包容性

C.民族性

D.区域性

【答案】D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学术界按照大的方言区,将中国方言大致归为北方方言、闽方言、吴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等7大类,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文化千差万别,由于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各地相互借鉴、相互容纳,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的文化。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

①独特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如四大名著、资治通鉴、菜根谭,其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塑造了一个礼仪之邦的形象,让炎黄子孙得以二世、三世至万世延续下去,中国的戏曲国画也是匠心独具,如京剧、豫剧、越剧、山水画、宫廷画等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以其整体性、实用性在明清之前走在世界最前沿。

②区域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文化千差万别,由于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各地相互借鉴、相互容纳,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的文化。

③民族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如雕刻建筑艺术、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等,这些都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4.(单选)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关于汉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B.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C.它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源

D.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答案】C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智慧的浓缩,其形状之丰润、结构之精美、意境之深邃、韵律之悠扬,是其他文字无可比拟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影响巨大而深远。而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根源。由此可知,C项说法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5.(单选)中华民族曾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华文化在近代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文化的兴衰与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也决定综合国力

D.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答案】D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的兴衰与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化发展的影响,与文化的兴衰、国力的强弱无关。A项排除。

B项:题干中强调文化的兴衰与国力的强弱关系,该项只说明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未体现与国力强弱的关系。B项排除。

C项: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基础,政治、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即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政治和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上来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政治制度都是社会存在,文化则是社会意识。所以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经济、政治。因此,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C项排除。

 

 

6.(单选)强调,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这对新时代青年的启示是:

A.着眼于个人的前途命运,勇于砥砺奋斗

B.坚持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伟业的有机统一

C.勇担时代责任,为实现国家利益放弃个人利益

D.练就过硬本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答案】B

【三级知识点】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

第二步,强调,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这对新时代青年的启示是坚持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伟业的有机统一,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新时代青年不能只着眼于个人的前途命运,还应该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在砥砺奋斗中实现个人梦、家庭梦和国家梦、民族梦。A项排除。

C项:新时代青年要勇担时代责任,为时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公民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家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并不是要求放弃个人利益。C项排除。

D项: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所以不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现在已进入新时代了。D项排除。


5月13日【常识下午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