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里的争吵、冷脸、爱与和解

我不知道我今年由于要参加一场招考而提前回来的后果就是到现在都回不去。如果当初放弃了这场并不会被录取的考试而在学校里租一间房子然后好好地待着不回家过年,结局又是另一个结果?——谁知道。也许并不会好。还得天天花更多钱吃外卖。
——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不知道这个寒假会这么长,虽然我有预感不带书回家会遭报应,带了书回家99%的可能不会看,与其增加托运重量回家路途艰难还不如带上电子版PDF。
——但是现在因为我会看,所以我在后悔为什么没带回来。我真的会看。因为我变得听话了一点。
回归正题,因为在家里时间变长了,我得和我妈妈相处。
我回来的第一个月:日夜颠倒,早上五六点睡觉,中午拒绝吃饭因为太困,下午有时候两三点起床,有时候傍晚五六点起床,我妈妈每天都在中午11—12点之间叫我吃饭,我会说:你们吃吧,我不吃,我不饿,我要睡觉。我妈妈总会怨我:人辛辛苦苦做出来饭菜又不吃,不吃拉倒。
有时候因为她一直反复叫我我会眯着眼睛竖着头发去吃一点再继续睡。有时候吃一点我就继续玩儿电脑。 有时候我会心安理得的继续睡。直到自然醒或者被尿憋醒。
我妈妈有非常固定和规律的午睡的习惯,这一个月里,她的午觉大概是睡得不安稳的——她要随时关注我起床了给我热一热中午的饭菜吃。我吃完了。她就不用管我了。
这一个月过去了又过去了快要一个星期,我遇到了我的论文老师。开始转动三年没思考过问题的脑袋,这是一个生锈的脑袋。完成作业的第一个夜晚。我睡了三年除了几次重感冒、几次喝醉酒以外,最深度和安稳的一个觉。在做体力活的近一个月里,我吃饭睡觉是比较正常的。但是中后期由于严重拖沓、逃避等问题,我仍然是,延期了。对,就是大家印象里的留级。
我的挂科、留级,通通在读研期间实现了,可见不努力不掉头发,一样会有相应的代价去代替。所以大家要记得好好努力。即使掉头发,也比发生其他的要好的多。但是,我总是说:我真的不那么怕掉头发,因为我头发像猪鬃一样多。猪鬃这个说法来自我妈妈,她说,人傻长头发,你一点也不像我。此刻,我揉着我的头发,昨天刚洗的,今天又油了,长这么多干嘛呢?老了还能做个有毛的二哈?
二哈的说法来自我老师,因为有一次,我和我妈妈吵架,因为饭桌上没肉。实为二哈拆家行为, 冠此美誉,名副其实。只一点,二哈比我帅得多。哈哈啊哈真的。

疫情原因,衣食住行变得没有从前那么容易和简单了。尤其在钱方面。更是如此。肉多贵啊。是我不体谅妈妈了。
本来就脂肪过剩,人又懒,肛肠病也严重。其实多吃肉是不好的。不过现在也主动多吃蔬菜了 。为了菊花。裂开太疼了。于此不多赘述,就是疼的头皮发麻,对一切失去渴望那种疼。有时候是细密的撕裂的疼痛。有时候是肿痛。
好像在偏离我的题目。
妈妈其实对吃的标准很低。色香味俱全之类的。在她从前认真为了我做饭之前,她是比较无所谓的。
我上小学、初中,由于学校靠奶奶家近,我中午都是去奶奶家吃饭的。我爸、我姑姑一家、我三爷一家,都会去。我爸说中午不用骑车跑来跑去的,过来吃饭再睡会午觉下午上课就好了,节省时间。其实也有点儿就是现在说的啃老的意思,老人做饭,一家人都过去吃,还不给伙食费;但是想想现在的青年人,从早到晚,都在上班,这时候感觉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了——在家里做好饭等你回去吃,吃完也是碗一扔,玩手机,休息下,上班。但是如果是独身一人在外地工作,单位有食堂还行,就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还有种选择就是,自己晚上做好,第二天带着,中午微波炉热一下;外卖。吃饭成了必要又麻木的日常。下班以后也许还有应酬。
而我妈妈上三班倒,以前她会自己带一个塑料饭盒,或者早上在路口早餐铺买一两个烧饼,偶尔也会买个方便面,去车间的微波炉里叮一下,来应付自己的午饭或者晚饭。有时候下了夜班,会有同事叫着一起吃夜宵。她也只是很少吃一点。我妈妈很自律,各个方面。她身材保持的还不错。虽然很难避免年龄上升的发福。但是,她是从来都不会多吃一口让自己发胖的食物的。即使它再好吃。后来临退休的前几年,她上班宽松了一些,妈妈会中午去外婆家吃一顿午饭。
妈妈今年正式退休了。她现在每天,就是,给我做一日三餐,下午去浴室洗澡(每天都去,所以她嫌弃我觉得我脏兮兮的,我觉得是因为她……洗的太频繁才对我生出这样的感觉)。早餐以后她会去买菜,回来洗干净、准备好做饭的食材,她会坐客厅看报纸。等到差不多中午的点。她就去做饭。
我家的餐具很多,但是常年只堆在橱子里。 常用的就那几个大碗。给你们看看我妈妈给我做的饭。我觉得我的饲养员太合格了生怕我不够吃。都是一大碗一大碗的装。通常有了这种又可以当菜吃又可以当汤喝的类型的菜的时候,我是吃不下米饭的。


从云南刚回家的3-5天我通常是尝不出来我妈妈做的菜的味道的。过阵子尝出来味道,我就会觉得:妈妈你可以不要放很多油吗?你可以不用加很多糖吗?——我已经不习惯重一点的口味了。因为会觉得我的胃不舒服。去年一年经常有胃酸倒流。喉咙和食管特别难受。也一直有扁桃腺结石。
这些问题,回家以后三个多月了吧,好一些了,有的已经很少出现了。但是回家以后胆囊炎犯得很频繁,大概是由于受凉,偶尔油腻或者黏食性的食物吃多了。
虽然很多时候我真的挺嫌弃我妈妈做饭这种大喇喇的感觉。明明是淮扬菜的口味,硬是摆不出来这种样子,可能我习以为常的是色相先入为主了吧。
我爸以前也总是很嫌弃我妈妈做饭的各方面,现在他仍然是不开伙,还是去奶奶家吃。方便,不花钱。大人也许总是这样的。我妈妈要照顾我,大部分时候,妈妈都是顾着孩子的。 我是说很多人的妈妈。都是这样子的一个妈妈的形象和行为偏向。
我对妈妈很依赖。虽然有时候我们总是吵的狠的不可开交。大眼瞪小眼。很凶很凶的样子。可是,下一顿饭,还是开开心心的一起吃。并且有时候,她会听一些我的建议了。做饭上的建议,也不能说是建议。是我的要求。
妈妈对于我的口味,把握的很好的是饺子,猪肝、猪腰子这类。主要是我喜欢吃。当然面条年糕也煮的不错,至少没有很烂或者很硬。很适中。虽然是常年的青菜煮年糕、青菜煮面条,一大碗。我的狗食盆😂。她做猪肝、猪腰子这类,处理的很好,去味,口感也很嫩。不管是凉拌、做汤、或者单纯的凉片,都很不错。猪肝生菜蛋花汤,很赞。这是长年在外很难吃到的东西。首先我不会挑猪肝或者猪腰子也不会处理,妈妈说,这些很有讲究,想吃回来妈妈做,你不要乱买。听妈妈的话,很重要,毕竟病从口入,偶尔还是想想就不要馋了去乱买了。买只鸡或者排骨炖炖是没有问题的。有的厨艺上的还是要好好跟妈妈学的。
妈妈很喜欢吃鱼,但是年轻的时候,很容易被鱼刺卡住。有一次,很严重,大概是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爸也没有陪我妈去医院。那次是做了胃镜才取出来的。我有印象我也在医院。可能是我爸带我去找我妈的吧。很多细节记得没有那么清楚了。
我爸也被鱼刺卡住过。他自己打着手电筒对着卫浴间的镜子用镊子给取出来了。——感叹一下常年搞电器维修的人的动手能力。但是我妈妈主要是卡的太深了。也没办法自己取。
以前有篇文章叫《妈妈喜欢吃鱼头》。我妈妈很喜欢吃鱼,她以前会和我一起吃鱼肚,但是还会把大部分的鱼肚留给我。她不怎么会吃鱼头,外婆是抢着吃鱼头的。我现在没有那么贪婪了。我会吃一些其他的菜,也把多一点的鱼肚留给我妈。但是她每次都会拿一个碗另盛给我。我妈妈还是没那么会在口里退出来一根根鱼刺,但是她还是很喜欢吃鱼。我也很喜欢吃,我会吃的很慢,我感觉我现在说话会结巴,早读英语会舌头打结,退出来鱼刺也会不熟练了。很奇怪。也许是我心不在焉,也许是心太急。
总之吃鱼还是要有耐心的。

我妈妈做饭的水平,其实是在进步的。但是因为我过分关注我自己,我没有好好地去夸奖她。基本上想吃什么都是围着我转的。妈妈退休了以后真的是啥都围着我转。可是我自己却转不起来。
我妈妈是有强迫症和洁癖的。 严不严重我不知道。但是,厨房她不让我去自己倒腾。怕我弄伤自己倒是没有很担心,主要是她很烦我把油溅到台面上、地上,也很讨厌我把调料弄撒出来诸如此类的弄脏家里的事情她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我无意中做出来,她会一脸生气的盯着我,问我为什么不小心,说我不尊重她的劳动。说我邋里邋遢。说我不懂得珍惜。说我浪费。宝宝好难啊,我在家里吃个膨化食品,我都要把垃圾桶夹在两腿中间或者抱着垃圾桶吃——别担心,我家垃圾桶也是干净异常的,我妈妈一天清理一次所以有的垃圾桶的垃圾袋重新换一遍那种,不管有没有满,都要换。然后晚饭后收拾完她去扔垃圾,顺便去散步。
而且每次只要是吃完饭,我家的窗户必开,通风透气,这养成了我在很多地方都喜欢吹风的习惯。
今早上因为豆浆的厚度,我又开始拆家。我妈觉得滤网这事儿从来都特别麻烦,所以高中大概一两年,我都是喝的豆浆糊。平时都是早餐喝牛奶。大多数是伊利吧。我们家选伊利比较多。今天早上的豆浆,是豆浆粥吧。我只想喝液体啊妈妈。唉。我以后再也不会和我妈妈说:我要喝豆浆这种话了。等能去学校了,我自己去食堂喝。妈妈我就不麻烦你了。我好累……
我们通常都觉得,一日三餐是日常。是日常。每天都要吃饭的嘛。我却希望我妈可以做出来美味佳肴。可是要过日子的嘛。哪能天天大鱼大肉。而且现在这身体,多吃蔬菜水果来活命比较好。
将心比心,我妈妈对我够好了。生我这一个孩子,我觉得她都要老了很多。因为我实在太让人操心。可怜妈妈的心……
现在不也说,你行你上么。我想着毕业以后,要不去新东方烹饪学校自己好好学个得了。既然这么喜欢吃,自己学会做才是最好的。我行我上啊。

生活已经这么不容易了。我们学会互相欣赏吧。好妈妈是儿女一生最美的风景啊。
写到这里,我真的开心的笑了。
我爱我妈妈。 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