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言语打卡#007

2022-05-18 10:10 作者:行测喜哥  | 我要投稿

【1】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些规律逐渐显现出来,认识不到的话则会误导舆论和政策。劳动经济学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特别是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之后,求职者实现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单纯的大学毕业几个月之后的就业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可靠性不高

B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难的舆论有待商榷

C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工作需要一定时间

D求职时间长短与工作匹配程度成正比

 

【2】英国有着高福利的传统,1601年英国引入世界首部《济贫法》,1948年依据《贝弗里奇计划》,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承诺提供“从摇篮到坟墓”全天候福利保障制度服务。但随着经济不景气、尤其是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英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目前已达16%,养老金严重入不敷出,目前养老金缺口已达GDP的26%。养老金改革合情合理,但这无疑触动了国民养老费用的奶酪,遭至强烈反抗也在情理之中。显然,福利制度的刚性特征使得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描述英国养老金改革计划举步维艰的状况

B揭示人口老龄化对英国政府提出的新要求

C反思英国实行全天候福利保障制度的弊端

D分析英国高福利传统难以为继的客观原因

 

【3】任何一种教育体制下,都存在着学生资质差异的问题。理想的教育体制,应该面向不同资质的学生,都提供相应的机会。但是,面对高考升学,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遴选机制,我们常常是无奈地叹息。因此,天才对教育唯一可说的话,是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的那句名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现在的教育体制忽视了学生的资质差异,不利于天才的培养

B理想的教育体制应该一视同仁,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

C在当前的教育体制和人才遴选机制下,人们更多地表现出无奈

D现行教育体制在竭力挣扎却又难以走出误区

 

【4】常常被感动而充满激情的人是有福的。我或许属于其中之一。故我想,感动是由于我深爱着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甚至比别人更留意也更钟情于它们。而这些美好的事物也仿佛是我的朋友和亲人,也同样爱着、留意着、钟情着我。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净我灵魂中某个小小的斑点和污渍,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有可能斩断我性情中某一段深深的劣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使我的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使我在面对每一轮崭新的日出时都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A人应该有不断完善自我的意识

B充满爱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C提升人格境界需要持之以恒

D人应该对美好事物充满感情

 

【5】就实际情况看,赤道上的物体还远未到被甩入空中的程度。但是肯定有过这种倾向,例如赤道上的人不费太大的力气就能跳过6英尺,比在其他地区要省劲很多,因为地球每小时1000英里的转速帮助克服了一点地球引力。正因为如此,在不同纬度创造的运动记录并不严格一致。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赤道上的物体有可能被抛入空中

B赤道地区的地球引力相对较小

C不同纬度运动记录标准不同

D地球运动克服了一部分地球引力

 

【6】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一般是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的物价涨幅,这主要因为CPI是根据一国消费者最终消费支出的商品种类和权重编制的价格指数。该指数直接影响居民收入的真实购买力。政府从维护居民福利的角度看,没有哪个价格指数比CPI更合适,更体贴民意了。而食品价格波动主导了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这不仅是因为食品价格在商品篮子中占到三成以上的比重,更重要的是食品价格本身的剧烈变动。故而关注食品价格波动成为研究中国通货膨胀的重中之重。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说明在中国食品价格为何成为研究通胀问题的焦点

B分析控制食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

C解释食品价格波动如何对消费者价格指数产生影响

D强调提高居民的真实购买力应从控制食品价格入手

 

【7】清末学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晚清书法衰微的现象归咎于传统书法范本面目失真,这是承袭了清代中叶学者对书法范本的认识,与书法史的真实状况并不十分吻合,与书法史发展的实际趋势也多有出入。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则在《论书绝句》提出,这种令人生厌的“馆阁书”与朝廷在科举考试中标举卷面书写“黑大光圆”密不可分。那么,在不能废除“馆阁书”书写要求的前提下,士人即便有条件取法摹刻精良的书法范本,也不能从根本上改掉“馆阁书”的书写习惯,这在康氏写成《广艺舟双楫》之后的时代中得到了验证。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批评康有为书法研究中存在的误区

B探讨晚清书法艺术衰微不振的原因

C强调科举考试对书法艺术的负面影响

D分析书写模式与创作风气之间的关系

 

【8】苏州曾经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明末清初以后,苏州士绅除少数人发生身份和观念转化外,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而作为社会主流的士绅观念和意识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浸润展延,严重影响一般民众。正因如此,晚清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清末及民国初期,苏州人很少愿意将资本投入到现代实业中,以至于苏州钱庄吸收的存款在当地难以消纳,不得不转向外埠寻求出路。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清末苏州资金消纳的途径与方式

B苏州民众在士绅观念影响下的转变

C民国初期苏州实业发展衰落的原因

D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9】目前许多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前身是农业信息服务网站,本身并不具备商业目的性,因而在转变为电子商务网站之初,将首要目标定位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增加网站流量而非如何发挥商业价值上。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大多数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往往重视网站的“新、全、奇”特点,打出“中国最大”“全国第一”的口号,以期获得更多的点击率和流量,但这并不能让市场和网民对这些网站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其中大量的信息资源并不被人所知,其商业价值也无法发挥出来。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农业电子商务网站过多地侧重信息服务功能

B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在实现商业目的上做得不够

C农业电子商务网站成功地获得网站流量和关注

D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应注重宣传的真实性和创新性

 

【10】当前流行各式各样的“知识付费”产品。“知识付费”表面上是有针对性地满足了人们对特定知识的需求,可是这些知识产品制造的过程都是标准化操作,而制造者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它来赚钱。所以,“知识付费”里的知识到底有多少能够解决你本身的困惑,可能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知识付费”产品的本质

B人们购买“知识付费”产品的真实原因

C“知识付费”产品实际价值有待商榷

D“知识付费”产品与人们购买本意可能存在差距


*****参考答案往下翻*****

*****参考答案往下翻*****

*****参考答案往下翻*****

*****参考答案往下翻*****

*****参考答案往下翻*****

*****参考答案往下翻*****

*****参考答案往下翻*****

*****参考答案往下翻*****

*****参考答案往下翻*****

*****参考答案往下翻*****


本期参考答案:AAADC    ABDBC

(本期开始不提供解析了,大家有问题讨论区交流吧)






#言语打卡#00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