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印度和越南
产业链
看到一些分析说,现在我们国家有一些产业链外迁,值得我们多多加以关注。个人觉得这个见解非常有道理。
我们国家的产业链的丰富程度,应该是冠绝全球的。从初期的衣服鞋帽产业、中期的家电产业,到今天的汽车产业和手机产业,我们的产业链,走过从简单到复杂,从靠手到靠头脑的历程。其发展成就,举世惊叹。
丰富完备的产业集群,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助力中国经济腾飞。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更加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的产业集群创造了庞大的就业岗位,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这一点,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我们正在冲击打造芯片制造、飞机制造这些世界级产业链。一方面,高端产业本身令人向往,另一方面,小部分国家联合产业力量对我们发动所谓的“制裁”。更是让这些产业像“注意力黑洞”,把我们的注意力紧紧抓住。
不过在向更高端产业链攀登的同时,我们的一些现有的产业链依然值得注意。因为这是我们的根基。
就以某品牌手机产业链为例。有统计数据说,该品牌公司2020年的200家最核心的供应商中,有41家大陆企业,34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35万亿元,员工总数为150万。
这数十家大陆企业是向该品牌直接提供零配件或者服务的二级公司,这些二级公司还需要数量更多的三级公司为他们提供产品或服务。
这是我们国家完备的产业链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条。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汽车产业链、高铁产业链、国产手机产业链等等。
对外,这些产业链构筑起我们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和超级经济大国的实力;对内,这些不同的产业链上,连接着几百家、上千家上市公司,为上千万人提供就业岗位。土地、资金、人力、市场,诸多生产要素围绕着产业链流动,我们的社会也因此而生机勃勃、和谐繁荣。
印度和越南
得益于坚强的领导,尽管我们国家历经过一些风雨,但国内的大环境总体是稳定的。在稳定的大环境下,我们发展出强韧、层次丰富的产业链。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的产业链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
不过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产业链外迁的情况。苹果手机产业链往印度、越南迁移尤其受到媒体关注。
这个迁移,一方面,会增强美国对印度和越南的影响力,一方面削弱我们国内的苹果产业链,对我们的经济实力和就业造成影响。这似乎是个挺值得关注的问题。
越南毗邻我国南部,与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意见并不统一。印度国土更大、人口更多,它有建设成世界工厂的潜力。而且印度人现在显得雄心勃勃,现在他们打算改名,扔掉殖民时代的印记,觉得自己能以全新面貌走向世界。从心态上讲,他们会很积极主动地接纳产业转移,争取变成“新印度”。现在印度还远远落后,当他们开始发展自己的手机制造产业的时候,在市场端,我们的国产手机会失去一个巨大的市场,在制造端,同时还会对我们的手机制造业造成挤压。
单一产业的发展是一方面。当印度在其他国家扶持下,发展出充足的手机产业实力之后,他们就有可能从手机产业链出发,逐步发展家电、汽车等产业链。
不过产业链的生长会有一个过程,别的国家无法一夜之间变出产业链来,我们需要警醒,但不必过于紧张,我们可以创造条件,让整个社会以科学正确的方式应对它。
新锅和旧锅
我们国家的崛起是一个伟大的远征,路上我们需要吃饭。
新的产业高端、光彩夺目、引人羡慕,就像一只华丽的新锅。
旧的产业则像旧锅,可能不好看、赚钱少,不过它是实打实的,现在就在我们手里。
相信我们最终肯定会得到芯片制造、国产大飞机这些高端产业,不过这需要时间。在精美华丽的新锅造好之前,我们应该把那个实用、可靠的旧锅好好抓在自己手里。“守住旧锅,力造新锅”。
谨以此文写在芯片之争如此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