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爱尔眼科:眼轴不测,何谈近视防控?
在近视防控话题上,有这样一个词,始终伴随,那便是——眼轴。那么为什么要测眼轴,眼轴与近视有什么关系?与近视防控有什么关系?家长们对此抱有疑问。
眼轴是什么意思?
眼轴是一种相对定义词,在眼球内部。所表达的含义即眼球表层到眼底的光感距离。简单的说,便是光线从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的距离,看成是物理中的光学系统的一条中轴线,这便是所谓“眼轴”。

眼轴随着年龄变化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每个人的眼轴从出生便像身高的发育增长一样是个不断增长的过程。每个人天生都是远视眼,新生儿眼轴长度大约为16mm。儿童眼轴在不同年龄增长会有所不同,3岁前和3~14岁的眼轴发育大致如下:出生后6个月内眼轴快速增长 平均每月增长0.62mm;6~18月眼轴增速平均为每月增长0.19mm;18个月以后,每个月0.01mm;2岁左右眼轴一般可以达到21mm;3岁左右眼轴一般可以达到22.8mm;3岁前平均眼轴长度从18.0mm增长至22.8mm;3岁后眼轴增长速度大幅降低,从3~14岁仅仅增长1mm14岁时可达到成人水平。根据儿童眼轴发育规律看,3岁前的眼轴快速发育期便要介入近视干预,近视更重要的是预防,而不是等已经近视了再来控制。
眼轴与近视的关系是什么?
中卫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陆源医生介绍,对于非近视的儿童,眼轴仍然会出现每年一定幅度的增长但为什么有的孩子却不发生近视呢?眼轴与近视光度呈正相关,但是角膜曲率、晶状体曲率、屈光发育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眼轴长度与屈光度并不能完全达到一对一的关系。6-12岁眼轴快速增长,同时匹配的是角膜曲率平坦,晶体曲率下降,在一定年龄内可保持总屈光度不变(不表达为近视),我们称这是生理性眼轴增长(约0.12mm/年)。
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的匹配,决定了人们正视、远视、近视的形成。我们经常听到的眼轴长增长1mm近视增长300度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通常角膜越平,相对长度的眼轴增长时,近视光度要小一些,角膜越陡,同样长度的眼轴增长近视度数便会多一些。
眼轴不测,何谈近视防控?
我们在近视患者中可以发现,眼轴在近视前2年便可能已出现增长加快趋势,近视当年明显加速,而近视后两年增长速度会有所回落。当发生近视时,儿童眼轴增长可加速至0.53mm/y,而低危儿童眼轴增长平均速率仅为0.19mm/y。近视发生后2年,眼轴增长速率回落,与正常低危人群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所以对于近视防控,眼轴测量是必要的。近年来,眼轴作为近视防控的指标越来越受到视光学界的重视。相比于屈光度的检查,眼轴长度更为客观,受主观检查的误差更小,重复性更好。
另外,对于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人群,戴镜后裸眼验光也没办法更好的评价近视是否有增长,片上验光的影响因素也较大,因此,需要同时联合眼轴长度的指标来共同评价近视的增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