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研发费用如何归集
在高企申报中,R&D费用核算的对象是公司的R&D活动。如今,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开展R&D活动。
真正的R&D活动是相关资质认定和政策支持的核心。
1.各种资格要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程中心、技术中心、专业特新企业等)
二是税收优惠(税率优惠、R&D费用加计扣除)
直接补贴(R&D费用后补贴)
第一,R&D支出的差异规格
公司财务账目核算:R&D费用,R&D费用科目额度。
申报材料:
年审计报告:经审计后,公司R&D费用及盈利表中列R&D费用科目的发生额;
2.专项审计报告:高新技术企业口径的R&D费用:经审计后公司R&D费用的借方金额,并根据《工作指引》调整后的金额。
最终结算报告:3.结算报告:
(1)期间费用明细表中的R&D费用:经审计后发生的R&D费用科目数量;
(2)优惠备案明细表研发费用:高新技术企业口径研发费用;
(3)可扣除的R&D费用:经审计后,R&D费用科目发生金额按财税[2015]119号文件调整(另外,R&D费用形成无形资产部分摊销)。
二是对高企文件的要求
《工作指引》:公司应根据《R&D支出结构清单》设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专项R&D支出辅助会计,提供相关凭证和清单,并按照本《工作指引》标准进行会计。
企业在核算R&D费用时应做到:
必须在原会计系统中通过“R&D费用”和“管理费用”科目下的R&D费用”进行核算;
对R&D项目或明细项目,可以通过原会计系统的辅助项目进行核算,也可以通过会计系统以外的辅助账户进行核算。
R&D费用核算原则三、
真实性:企业核算的R&D费用必须真实发生。
相关性:企业核算的R&D费用必须与R&D活动(R&D与非R&D的关系)有关。
合理性:企业共同发生的R&D费用和非R&D费用必须合理分摊。
第四,关于R&D支出的核算
(一)人工劳动
定义:包括企业研究人员的工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以及聘请研究人员的劳动力成本。
常见问题:
(1)研究人员的概念;
(2)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可以认定为研究人员;
(3)科研人员兼职,或从事多项研发项目;
(4)生产线人员参与研究项目;
(5)核算依据和佐证资料;
(6)工资条与科研人员情况表、科技人员名单的一致性;
(7)人员费用过大或过小,与研发期间科研人员数量和平均后不合理。
(二)直接投入费用
定义:直接投入成本是指企业为实施研发活动而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
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成本;模具和工艺设备的开发和制造成本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不构成固定资本的样品、样品和一般检测方法的采购成本,也不构成试制产品的检验成本;用于研究和开发活动仪器和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测试、检验和维护成本,以及用于R&D活动的固定资本租赁成本。
常见问题:
(1)研究开发原料的领用与生产领用的区别;
(2)燃料及动力费用等费用不能直接计算,应如何划分;
公司开发新产品的出模、定型费用是否都是研发费用;
(4)直接投入的绝对金额和比例过高;
(5)R&D材料的使用与R&D内容不匹配或与R&D期间不匹配;
(三)折旧费和长期期待摊费
定义:折旧成本是指用于研究和开发活动仪器、设备和在用建筑的折旧成本。长期期待摊费是指R&D设施改造、改造、装修和维护过程中的长期期待摊费。
常见问题:
(1)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的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折旧不按年度计算,一次性计入研发费用,直接投资是否确定;
二是折旧费用占公司总折旧费用的比例过高或过低;
三是如何正确计算生产与研发共享的仪器设备的研发费用。
关于R&D费用的核算,
(一)委托外部研发费用的研发费用
定义:指企业委托国内外其他机构或个人开展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委托方R&D支出总额按实际发生金额的80%计算。
常见问题:
(1)委外R&D合同中约定的因素缺失;
(2)与相关公司发生委外研发业务,但不能证明交易价格的公平性;
(3)委外R&D费用在财务核算中按计提费用处理,不能证明合理性;
(4)有关后附票据。
其他杂费(二)
定义:指除上述费用外,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杂费,包括技术书籍教材费、数据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技术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检索、论证、审查、鉴定、验收费、知识产权申请费、报名费、代理费、会议费、差旅费、通讯费等。这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发总费用的20%,除非另有规定。
常见问题:
(1)列支与R&D项目无直接相关的中介代理费;
(2)是否包含R&D人员的福利和餐费;
(3)列支招待费、商品广告费或与R&D内容不直接相关的销售费用;
(4)有关佐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