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万华镜 #03|仰望星空

观看动画、电视剧,阅读漫画、小说,作品里角色得意时我们拍手称快,悲痛时我们潸然泪下,感受着虚构人物的悲喜人生,便仿佛自己也曾多活一世。然而关掉视频或者合上书本的一瞬马上意识到,这样的生活终归是别人的。
十年过去,高中时参加天文奥赛的经历,恍如隔世。当时“天文”曾是所有相熟的人给我贴的一个标签,而今天大概已不再有谁会觉得我和天文有什么关系了。如今回想起来,也像是个别人的故事。
开始学习天文是初三时一次阴差阳错:一位朋友聊起十二星座,不巧我手边刚好能找到一本天文观测指南。妖都虽说空气不算好,但一年下来起码有一半的日子是看得见星星的。那段日子隔三差五就会跑到楼顶躺着看星空,几乎每次都有惊喜。
高一参加省天文奥赛的颁奖礼,代表学校领取同学们的奖状。奖状有两百多份,捧在手上累起来,几乎要挡住脸。当时其他颁奖者和领奖者的穿着都较为随意,不少还穿着校服,唯我一人西装革履,略尴尬。后来毕业还是考研都没穿过这么正式了。
高二时学校承办全国天文奥赛,我负责设计参赛队伍里老师和同学们的衣服,到公园前找店做了450件。拿到衣服的时候,大概是我跟天文打交道的过程中最快乐的一刻。想来似乎我一直都挺喜欢平面设计的,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名设计师呢?
亚太天文奥赛则是我的痛,不明所以地错过了一届,高三时再赛,又为高考所分心,最终成绩不理想,领奖时心中五味杂陈。再后来,天文就跟我没什么关系了。只短短三年,真不知该说是浮躁,还是凉薄。
2010年以后,我就很少抬头看天了,但还是很喜欢玩跟宇宙有关的科幻题材游戏。偶尔会想深空中遥远的另一处,会不会有跟近处截然不同的景色呢?
刚上大学那会儿还在珠海的时候,有一次流星雨吸引了半个学校的同学们都跑到宿舍楼走廊上围观。我向来认为看流星雨是世上最无聊的事情之一,因为在常识印象或者影视作品中,流星雨就真的像雨一样哗哗下个不停,而现实的流星雨每小时只有几十到一百多颗,并且其中绝大多数由于天气、地势、光污染、视力和注意力等原因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与其看流星雨,我推荐给大家另一项更有意思的活动是在入夜后数天上的人造卫星,那个数量可比流星多多了。
那次流星雨之后,舍友回来说,越是仰望浩瀚星空,就越是感觉自己渺小。可是,仰望星空,又何尝不是把整个宇宙都装进了我们心中呢?仰望星空,心也就变得如宇宙这般广袤。——想来这也是当年对星空如此着迷的缘故。如今学习或是工作中常有焦躁和失意感,忙忙碌碌或者无所事事却不觉得有什么差别,似已记不起做这些事情究竟为何。不得不感慨,大概随着青春渐远,心中的星空也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