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全日制:高考理综怎样学最靠谱?
平时不念书,基础完全不行的所谓差学生怎么学习理综?
这类学生不要求助方法、技巧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赶紧按照课本顺序把知识点梳理一遍,结合课本章节后的习题,把公式、定理、单词等最基础的要素掌握,才是最佳的提分手段。即使你现在只考200~300分,并不是说你智力有问题,而是你平时所欠下的。你与平时考500多分的中等生,唯一的差距就是基础。如果能有效的利用好60多天,把基础打牢,那么短期内可以追到现在中等生的水平。
基础已经掌握的很牢固就是不会用的中等生怎么学习理综?
这类同学往往潜意识的认为自己头脑不聪明,有些同学容易对自己产生失望等消极情绪,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在考场上,明明知道要考察什么,试卷上却答不出来。在考场上,不知道题目考查我们什么问题,导致空有经纶满腹,碰到问题时,却不得途径。通常体现在考试时做题没有信心,需要反复确认,解答题时思考时间过长,紧张。依赖熟悉的题型来套用解答。一旦遇到稍微变动的熟悉题型,花费一定时间解答不出时,就着急,导致后面试题作答惶恐。
成绩不太稳定,有时考的好有时考的差的同学怎么学理综?
基础相对扎实,解题速度较快,没有太多的难题,但是考试往往在会做的题上丢分。这类同学自认为是粗心、马虎,总认为自己认真一些就能考的不错。并且确实在某一次或几次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但是大部分考试还是不高不低。
理综各科学习小技巧
1.物理重新回归课本
对重点知识的核心要加以强化: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推论比基本公式更常考查;向心力、洛仑兹力一定不作功;克服安培力做功等于回路产生的内能、产生的热量;曲线运动总按正交分解;动量定理、动量守恒要先选正方向;克服安培力做功等于整个电路产生的焦耳热求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问题应画轨迹,找圆心,求半径。
重视物理实验:考生实验要从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6个方面着手。设计试验要遵循的原则:安全性、准确性、方便性。
全面考虑试题条件:如摩擦力是动摩擦还是静摩擦;弹簧弹力是拉力还是压力;电荷是正还是负,有无初速,是否仅受电场或磁场力作用。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矢量方向是否确定,机械波向左还是向右传……要注重物理思维方法的灵活运用,一条路走不通就要变换思路考虑问题:如整体法、隔离法、逆向思维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法、对称法、图像法等等;联系实际题要注意抽象成某些物理模型。
回归课本形成体系:高考在即,这时考生应该回归课本,盘点一下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同学们可以把以前做过的试卷、题目整理后,检视自己曾经出过的错题,从中找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思维方式上的偏差,解题规范上的漏洞。对于这些错题尽量重新做一遍,在这个过程中要思考当初出错的原因,必要时还要重新回到课本澄清一些概念。
高考前大多考生基本是放假在家自主复习,有的考生这个时间只看书、只看笔记,不做卷子,结果高考找不到感觉,建议这期间一定每天做卷子,可以是做过的卷子,练练手、热热身、找找感觉,一做就有信心,不要做新的难的卷子,使自己的信心受到挫折。
2.化学减少无谓失分
反思主要从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方法、解题规律、失误原因、语言规范、思维的优化等方面进行,而且要将该知识点所考察的内涵和外延都要有一个反思,如果下次遇到同样考察此知识点的题目,但是换了另一种方式来设问,那么就要尽量避免自己以前错误的思维方式,另辟蹊径,才能柳暗花明。这样的反思和积累对解决难度较大的信息迁移题特别有帮助,这类题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提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也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答题时,一要“细心看要求”二要“准确看条件”三要“全面看问题”
3.生物提高做题质量
高考生物试题不少内容与识记有关,原来记熟的知识现在有些遗忘了,考前是集中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时间。考生应将记忆不太牢固的知识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内容,依据《考试大纲》对照教材进行集中盘点,课本中的小资料、课外读、小字形式阅读材料、课本中的图表也要来一个重新扫描。
归纳总结,善于反思。最后这一阶段的复习不做题不行,但沉迷于题海也不行,关键要提高做题质量。每年高考题出来以后,总能从当年试题中看到近几年试题的影子,但又不是以前试题简单翻版,通过演练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可亲身感触高考题的命题思路、设问方式,从中感悟解题技巧。
注意审题,规范答题。高考理综试卷中,生物试题较少,但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分值较高。如果审题不够缜密、思维不够仔细、书写不够规范都会付出惨痛代价。
书写答案即完成试卷的终结,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逻辑合理,意思完整,符合专业、数值单位要求。第Ⅱ卷答题的规范性是考生应高度重视的问题,不规范表达不能恰当使用专业术语描述是导致失分关键。细节决定成败!
理综选择题与解答题如何提高
1.选择题技巧训练
选择题是一类较为特殊的题型,但是占高考总分的比值非常之大,高考750分,约有330分是选择题,并且像数学、文理综题目,一道题的分值也较大。两道选择题相当于一道大题,解答题还有步骤分,但选择题没有。无论是哪一层次的学生,选择题都是属于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的题。每个人都可能会对,但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概率会错。
在高考最后的阶段了,训练选择题技巧的意义万分重大。每科多对一道题,就是20分。每道题都节约几十秒钟,高考就能留下更多的时间做解答题、填涂等。
而作为高考选择题,命题有十分严格的标准,即要起到考查性和甄选性,在难度设置上还要保证同学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解答。因此在解答选择题的过程中要敢于打破常规,避免小题大做。一定要多利用题目的信息和选项的信息来获取解题的思路,通常大家喜欢严谨的推导,如果计算量小,非常有把握,那么建议同学们这么做。如果对题目把握不大,不能在短时间内计算出来,一定要换个角度,解答选择题,要不折手段的提高准确率和答题速率。
2.解答题通解思维
解答题其实并不复杂,数学的解答题基本上思维起点和终点都趋于一致。虽然步骤不同,但是思想方法却有许多相近之处。数学解题的思想并不需要太多,常用的就是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求同存异思维。我们要善于抓住题目信息给出的关键点,也就是解题的题眼。通常题目中的具体数字、关系表达式、图形图像等都是做题的入手点。千万别拿以往做过的题型去套用,在高考考场上,你能遇到可以用以往做过的题型去套用的可能,是非常非常低下的。
像物理的解答题,几部不需要思考,只要把题目文字转化为公式,不管用得上用不上,一一罗列出来就能联立求解。
像生物、文综的材料分析,整体的思维是判断、解释然后回答。无论是文理综图像分析、材料分析,本质上的解题思维都是文字图像的解析、知识点的选择(课本公式或定义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公式的联立求解),最终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