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赛力斯和华为“相爱相杀”,AITO还能行吗?
近日赛力斯发布了全新高端品牌AITO,中文名称傲图。
也许直到现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认识赛力斯的原因是因为它在华为展厅内销售,并不知道赛力斯的真正来历。而华为也一直强调不造车,但汽车市场却始终不乏华为的身影k。是时候梳理一下了。

01、赛力斯SF5
相比我们所熟知的几家新造车企业来说,赛力斯这个品牌的创建背景算不上强大。2016年,小康股份集团董事长的儿子张正萍在美国硅谷成立了一家名为SF MOTORS的新创造车企业,同时,小康股份启动了25亿元的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
2018年,SF MOTORS在发布SF5后,张正萍将所有股份转移到了小康股份旗下,并宣布进入中国市场,此后,SF MOTORS正式更名金康赛力斯。

尽管华为多次表示坚决不会造整车,但从业务布局来看,除了整车设计和开发之外,华为距离造车已经越来越近。
在华为的赋能下,SF5全名:华为智选赛力斯SF5,从命名上就像极了华为品牌生态链中的一员;营销上,华为高管总是不遗余力为其站台助威;渠道上,赛力斯SF5直接在华为线下体验店销售;产品上,为赛力斯SF5注入HUAWEI SOUND音频技术、HUAWEI HiCar全场景智能互联系统、HUAWEI DriveONE三合一电驱系统等。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践行着自己“不造车”的理论,但又不是完全没造车,SF5“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赛力斯SF5于今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正式上市,两驱、四驱两款配置车型,售价分别为21.68万元、24.68万元。均采用增程式动力系统,增程器最大马力112Ps,两驱版电机最大马力347Ps,百公里加速6.8s;四驱版电机最大马力551Ps,百公里加速4.68s。
SF5的产品力并不低,某种程度上,这款车被它的产品背景和品牌形象埋没了。华为造车的决心、以及华为对合作伙伴赛力斯的信心,都没能很好地在赛力斯SF5上体现。

据相关统计,今年4-10月,赛力斯SF5销量分别为129辆、204辆、1097辆、94辆、715辆、1040辆、2205辆,累计5547辆,虽然整体上涨,但显然是不够的。
在这种背景下,AITO应运而生也就顺理成章。
02、问界M5
经过了磨合期,AITO转变了思路,剑指高端,首款产品将于本月23日正式发布。这是一款中型豪华SUV,命名为问界M5,重头戏是将搭载华为鸿蒙智能座舱。正如华为余承东所说,“华为把三十多年在通信ICT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来帮助AITO打造一款中型豪华SUV。”

新车在外观上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并且悬挂了全新的品牌LOGO。车身长宽高分别是4770/1930/1625mm,轴距2880mm。采用增程式动力系统,综合续航超过1000km。
当然,对于AITO来说,华为赋能的全场景智能,才是它最想讲的概念。
不同于赛力斯SF5割裂的华为技术参与,AITO的产品会搭载华为最新的Harmony OS智能座舱,能够让座舱内的液晶仪表、AR-HUD(平视显示器)、中央显示、中央娱乐屏、中控屏、副驾屏等均由同一芯片提供性能支持。车辆的主机可以与其他智能终端连接并共享信息,各种硬件设备可以与人,车辆和家庭连接,交互逻辑和内容呈现可以更多地体现华为的基因。

更重要的一点,由于华为参与了这款车前期开发,它可以将自己在通讯架构方面的优势植入其中。我们都知道智能汽车需要一个高带宽通讯的电子架构,实现车内不同功能域之间的联络、信息传输与数据处理,同时也要容纳整车OTA的数据储备。这些,都将是华为赋予AITO的优势。
在渠道建设上,双方也在加深建设,明年将在全球建设上千家旗舰店,而这个数据在2020年底仅为12家,可想而知双方对于AITO的投入空前绝后。

得益于此,华为与赛力斯信心满满,表示将在五年之内跻身新能源品牌前三位置,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广泛影响力。
@一同君:
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蔚小理哪”等新势力造车的交付量纷纷突破1万台,2021年累计交付量最高的也超过了8万台,而赛力斯有华为这个大咖护体,按理说,如果打好配合,短期内完成超越也不是不可能。SF5前车之鉴,AITO明显“出牌”更有章法,双方也都用尽了自己的所能,相信AITO一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