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听话,家长一定要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发现孩子突然出现不自主的眨眼、挤眉、吸鼻、咧嘴等情况,这些症状时好时坏,交替出现,有时候症状消失了,可是很快或者较长时间后又开始扭颈、点头,耸肩甚至鼓肚子,有的喉咙还会发出一些异常的声音,如吭坑或者表现为啧嘴,甚至还大声叫一嗓子。疾病初期,或者症状轻时,很多家长往往以为是孩子调皮捣蛋,训斥几句后感觉孩子能有所控制,因此并未放在心上。但后来发现孩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发展到反复做鬼脸、骂人、模仿别人的姿势、甚至做出下流动作等,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以上情况,您可要当心了,孩子可能是患了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有研究证明,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只要不向精神衰退发展,智力一般也不受影响。对于抽动症状不严重的孩子,采取心理疗法就可以完全治愈。临床上目前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心理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安慰疗法:让孩子和家长了解,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可以治愈且预后良好的疾病,以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放松疗法:对孩子一定不要严厉责备,要尽量消除其焦虑和不安的心理,并使其精神放松,保持愉悦的心情。
消除疗法:也叫遗忘疗法。是指对孩子的症状不要加以理会或提醒,更不要指责、讥笑,而应顺其自然,以减少对孩子的恶性刺激。
减负疗法:尽量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和精神负担,安排好其日常的生活、学习和活动,防止其过度疲劳和情绪紧张。
消极练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孩子有意识地重复做某种抽动动作。随着时间的延长,患儿会由于出现积累性抑制而逐渐感到疲惫,从而使抽动频率减缓。
感觉统合训练:多发性抽动症的孩子一般会伴有感觉统合功能的失调,表现出动作慢,写作业拖拉,写字顺序颠倒等等。这样的孩子可以通过感觉统合训练锻炼前庭感觉、本体感觉等各方面能力,提高做事效率和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