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翻大学课本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考文凭
欧几里得99、人们翻大学课本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考文凭
大学教材把人当成“能准确理解希腊字母的科学家”“一下就能看懂希腊字母的天才”“熟悉概念的人”“勤奋的人”…
——《欧几里得54》
“学生并不是‘能准确理解希腊字母的科学家’…就是说:如果教材没把希腊字母讲清楚,学生就真的不能理解它们…”中学生说,“不言而喻…这种字母组合出的公式…学生也不能理解。”
…喻:明白;了解:家~户晓。不言而~…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
“‘一下就能看懂希腊字母的天才’…通过前文的叙述(《欧几里得55~98》),特别是天才们自己的说法(见《欧几里得97》),我们了解到:世上并不存在‘一下就能看懂希腊字母的天才’…”中学生接着说。
“学生是还没学会知识的人,不是已经学会知识的人…”中学生继续说,“她们不是‘熟悉概念的人’…”
“勤奋的人?”中学生问。
“在《欧几里得54》,我们对人的本性做过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人是种‘只要能偷懒就不会勤奋’的动物(其它生物也一样)…”中学生说。
“就是说,世上并没有愿意勤奋的人。”中学生最后说。
…
“对于大学教材,人如果没‘一下听懂,一下看懂’,就不会再去听、再去看了…”中学生说。(“这是人的懒惰天性决定的…我们无法改变…”中学生说。)
“为让人去听、去看他们不能‘一下听懂,一下看懂’的东西,我们会采取一些措施…”中学生接着说,
“过去(私塾时代)…为让学生诵读他们看不懂的文言文…老师会用戒尺打他们手心…”中学生继续说,“家长见孩子贪玩…会让孩子趴在长条凳上,然后用藤条猛抽他的屁股…”

“现在…体罚没有了…人们采用另一种处罚方式:考试。”中学生最后说,“对于在大学考试中没有取得合格成绩的学生…学校不让他们毕业。”
…在大学考试中没有取得合格成绩:俗称“挂科”…

“学校用考试、限制毕业等措施逼迫学生,学生才会翻资料…”中学生说,“学生翻资料、努力学习他们不能‘一下看懂’的课本,不是因为勤奋,而是被逼的…”
“没有考试、毕业…学生几乎不会翻课本。”中学生接着说。
(“我这样说…是有事实依据的…”中学生说,“我依据的事实是:学生毕业后,没有考试压力;学生毕业后,几乎没翻过大学课本…”)
“即便有考试…很多学生还是懒得查资料…”中学生继续说,“他们用小抄、讨好老师等手段通过考试…”
“对于自己看不懂的拉格朗日函数、广义相对论…他们不会再去看了。”中学生最后说。
“就是说:课本不透彻讲解字母、词、概念…学生便不能理解字母、词、概念。”中学生说。
“‘学生是勤奋的’,‘学生通过查资料,弄懂他们不懂的字母、词、概念…’…这些事只存在想象中…现实里并不存在。”中学生接着说。
“学生是这个样子,没有考试的普通人更是如此…”中学生最后说,“社会上的人几乎不翻大学课本…”
(“考文凭的人例外…”小学生说。
…
“可悲的是,人们翻大学课本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考文凭…”小学生最后说。)
“人们通过其它途径学习知识…考文凭时,人们才用到大学课本…”中学生说,“人们用课本上的、编教材的人给的答案去回答试卷上的、编教材的人出的问题…”
“个人喜好、看法…决定了人的成绩、三六九等…”中学生接着说。
“渐渐的…大学教材不再是知识的载体…它沦为一个人评判另一个人的工具。”中学生最后说。
“把‘平等’当公理,能得到推论:没人有凌驾他人之上、评判他人的权力。”中学生说,“就是说:考试违反平等。”
“平等是法律,考试违反法律。”中学生接着说。
“考试是非法的。”中学生最后说。
“‘考试’真能测出人的才能吗?”中学生问。
“‘成绩好的不一定有才能,成绩差的不一定没有才能’,人类历史不断验证这一点…”中学生说。
“根据前文(《欧几里得94》)的叙述,我们了解到:销量是评判才能的标准…”中学生接着说,。
“小说、漫画、音乐、连续剧…手机、电脑、电动车…房子、服装…”中学生继续说。
“人做出的东西,不管是什么…只要销量高…做出这种东西的人就是有才能。”中学生最后说,“销量低…做出这种东西的人…才能就少。”

““欧多克斯的新比例论,以几何量(而非自然数)作为算术的基础,仅仅是暂时解决了第一次数学危机。而戴德金分割,则是从(由自然数构造出的)有理数,直接构造出无理数,从而彻底解决了危机…”网友“思考思考的动物”说。
请看下集《欧几里得100、直接构造出无理数,彻底解决第一次数学危机》”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