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菌子,从山间到餐桌的美食传奇

这个夏天,云南菌子成为了新晋顶流!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菌类资源,
吸引人的外观和美味口感,
多种烹饪方式,丰富的可搭配食材,
让人对于这个新晋顶流的美味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究竟哪些云南菌子好吃?哪些值得一尝?
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01
松茸

被誉为“菌中之王”的松茸,
向来是出现在国宴等重要场合的高端食材,
其美味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口感劲道,吃起来菌香十足,
还带着淡淡的香甜味,
如果去吃菌子,肯定是不能错过松茸的!
挑选方法
闻气味:品质好的松茸会散发一种独特的香气,而没有明显香气的松茸次之,完全无香味的松茸则不适合食用。
看品相:好的松茸看上去形状饱满,如果松茸很瘦弱甚至畸形,则品质相对较差相对较差。
分规格:松茸的大小和品质受土壤中养分含量和菌丝的质量所决定,因此通常情况下松茸越大,品质越好。
推荐•吃法RECOMMEND




02
牛肝菌

牛肝菌因其肉质肥厚、色泽酷似牛肝而得名,
主要分为白牛肝菌、黄牛肝菌、黑牛肝菌。
其中,白牛肝菌的学名是美味牛肝菌,
也被称作大脚菇、白牛头、黄乔巴或炒菌;
而黄牛肝菌又被称作黄赖头、老虎头等。
黑牛肝菌的口感极为美味,
属于牛肝菌中最为香甜可口的品种之一。
挑选方法
看形状:首先观察牛肝菌形状是否完整,肉质是否肥厚,菌柄是否粗壮。
捏菌脚:用手轻轻捏一下牛肝菌的菌脚,硬度较大则品质较好。
闻气味:正常的牛肝菌闻起来会有一股杏仁的气味。
推荐•吃法RECOMMEND




03见手青

大名鼎鼎的见手青,
其实是一种牛肝菌——
红葱牛肝菌,
因其在菌肉被压伤或手碰后呈靛蓝色,
故名见手青。
云南人对见手青的感情非常复杂,
其烹饪不当很容易造成中毒事件,
但它的美味程度又让人对它割舍不下。
注意事项
一定要煮透,一定要煮透,一定要煮透!
不能浸泡洗:不能用水浸泡,可用水流轻轻冲洗并用牙刷轻轻刷去菌子上的泥土。
厚薄要均匀:切时注意刀法,一定要厚薄均匀,免得翻炒时厚的部分没熟。
多用大蒜:入锅翻炒后大蒜变黑的话,这盘见手青就不能吃了!
推荐•吃法RECOMMEND




04黑松露
和鱼子酱、鹅肝酱并列,
号称“美食三大天王”的黑松露,
其美味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由于其生长条件苛刻,每年全世界产量非常稀少,
故价格相当昂贵,堪比黄金,
被称为餐桌上的“黑色钻石”。
挑选方式
看大小:黑松露越大越值钱。
看品相:黑松露的品相要完整,不能破皮。
闻味道:气味越浓郁的黑松露品质越好。
看新鲜度:新鲜的黑松露是硬邦邦的,不新鲜的则是软绵绵的,品质相对来说不太好。
05鸡枞菌

据说云南人心中的诸菌之冠,
是看上去灰不溜秋的不起眼的鸡枞菌。
鸡枞菌肉质肥厚,质细丝白,
口感鲜嫩,酷似鸡肉,
无论煎炒油炸,清蒸做汤,
都清香鲜美,那滋味绝对让你难以忘怀。
挑选方式
看外形:好的鸡枞菌,菇伞形似斗笠,菇伞顶部有显著之凸起,以没有完全开斗笠为好。
看颜色:菌伞表面有灰、白、米黄等。
看硬度:鸡枞菌,伞尖如铁似钢。以手指触压伞尖时,其硬度有若铁器扎手。
闻气味:一般用鼻子闻一闻,新鲜的鸡枞菌味道是清香的,如果气味不佳则不可购买。
06鸡油菌

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
有时也叫杏菌、杏黄菌、蛋黄菌或黄丝菌。
鸡油菌在烹制时菇体很吸油,
吃的时候一口咬下去,
混合了蘑菇液汁的油水被挤压流出来,
如鸡油一般, 故此得名。
制作方法
鲜鸡油菌在食用时,先去净杂质,剪掉根,洗净;
放入开水锅中焯3~5分钟后捞出;
投凉即可烹饪,也可以浸泡在凉水中备用。
推荐•吃法RECOMMEND




07羊肚菌

羊肚菌号称世界第①名菌,
也是世界最贵的山珍之一,
产量较少且其营养相当丰富,
是十分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烹饪后食用时一口咬下去,菌头里面会爆汁,
嚼起来有种绵密的质感,
像肉又不像肉,但是又有肉的感觉,
故有“素中之荤”的美称。
挑选方式
看大小:一般以个大,色深,尖顶为优。
看品相:品相要完整,不能有破损。
闻味道:闻起来没有发酸的味道。
掂重量:羊肚菌中不应有太多水分,特别沉的要注意是否有被注水。
推荐•吃法RECOMMEND




08干巴菌

在云南人心中,干巴菌才是山珍翘楚!
作为云南省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
虽然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味道却鲜香无比,
放在口中越嚼越甘甜,
还有一种菌子独特的清香,
保证是你从未吃过的菌子口感!
去云南吃菌子的话,一定不要错过的就是这个。
挑选方式
看颜色:好的干巴菌颜色黑中带白,还残留有白色的“菌粉”。
闻味道:好的干巴菌香气扑鼻,气味纯正,没有霉味。
摸质感:好的干巴菌摸起来新鲜,有脆感,如果摸上去水汽较重或一掐就冒水,则这种菌不太好。
推荐•吃法RECOMMEND




END

扫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