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方法:肝胆气郁。症见:右上腹部隐痛、胀痛或窜痛,每
慢性胆囊炎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方法:肝胆气郁。症见:右上腹部隐痛、胀痛或窜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痛引肩背或腰背,急躁易怒,口苦咽干,纳差,厌油腻饮食。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此型多见于急性单纯性(无细菌感染)胆囊炎,或某些胆囊炎的早期,或胆总管、胆囊部位无明显梗阻的结石病,或明显胆囊炎的小发作]。湿浊内生或结石盘踞其内而阻碍肝胆气机疏泄。 治则:疏肝解郁,利胆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g,枳实10g,白芍10g,甘草6g,香附6g,川芎6g,金钱草15g,乌药10g,木香6g,延胡索10g,川楝子20g,生大黄10g(后下),芒硝10g(烊化)。 加减:若肝气犯胃,嗳气泛酸,可加半夏、陈皮、生姜、旋覆花、黄连、吴茱萸等疏肝和胃,降逆止呕之药。若气郁化火,症见心烦口苦,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者,酌加丹皮、栀子、虎杖、龙胆草等清肝泻火之品。 合并胆结石者加金钱草、虎杖、半枝莲、威灵仙、女贞子、乌梅、姜黄等利胆排石药。 威灵仙、乌梅、女贞子能够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用于治疗食道痉挛、胆绞痛、胆囊炎、胆结石、病毒性肝炎、哮喘、癌症、骨刺均有很好的疗效。 肝胆气郁的症状主要有胸胁胀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头晕目眩、月经不调等,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1、胸胁胀痛 肝胆气郁可能是长期不良的情绪因素引起的,还可能是肝胆功能异常导致的,进而会影响肝胆的疏泄功能,在临床通常会出现胸胁胀痛的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激动。 2、脘腹胀满 肝胆气郁可能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不能及时消化和吸收食物,进而会导致食物堆积在胃肠道,出现脘腹胀满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食欲不振 肝胆气郁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食物不能及时消化和吸收,进而会导致食欲不振。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头晕目眩 如果患者长期存在肝胆气郁的情况,可能会影响体内气血的运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在临床通常会出现头晕目眩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丸、柴胡舒肝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月经不调 肝胆气郁可能会导致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进而会影响月经的正常来潮,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加味逍遥丸、益母草颗粒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6、目赤口苦 肝气郁结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血不畅等病理变化,可能是由于情志失调、感受外邪、饮食不节、用药不当等原因引起。肝气郁结的患者会出现目赤口苦的症状,还会伴有头晕头痛、胸胁胀痛、急躁易怒、耳鸣如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7、失眠多梦 肝气郁结患者由于肝郁气滞,会影响睡眠质量,患者会出现失眠多梦、睡不安稳等症状,还会伴有心烦易怒、头晕乏力、两胁胀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酸枣仁、百乐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肝的属性是木,木喜升发,喜疏泄,所以如果发怒,就会肝旺,如果忧郁就会肝郁,体内的肝气郁结不能疏泄,就会引发失眠、偏头痛、慢性咽喉炎、慢性胃炎、乳腺增生、抑郁症等疾病发生。具体治疗如下: 1、口服药物: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肝气郁滞的方药有逍遥丸、丹栀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以疏肝、养肝、解郁、养血为基本治疗原则。 2、生活调理:另外要适当调整情绪,适当运动,都有利于肝气郁滞的治疗,同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当服用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比如橙子、小茴香、玫瑰花等。 肝郁多属于中医气郁体质,病人一般病程较长,由情绪起病,或影响到情绪,进而影响日常生活,调理肝郁,应借助肝之属性,春三月,阳光充足,草木繁荣,人体内肝气也会随着环境而变化,此时是疏肝解郁、养肝血最好的时节,应用中医调治肝气郁滞,可谓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