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简单又复杂
最近发现自己存在一个问题:喜欢跳逻辑处理一些事,把想要理解我的人逼疯
为了便于理解,举个《大明王朝1566》的栗子:
首先亮结论:在改稻为桑这件事上,胡宗宪智谋第一,崇祯、沈一石、裕王妃第二,严嵩、海瑞、张居正第三,郑泌昌第四,严世蕃和何茂才是两个大SB,第五
高翰文是个小白兔,就不要管他了
第一名和最后两名大多数人应该没意见,中间的排序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第一名之所以厉害呢,是因为胡宗宪在改稻为桑这个策略提出之后就立马知道搞不成(不知道他是否有算过沈一石那里还剩多少钱),并且在兼顾保全老师和保全子民的情况下想了个金蝉脱壳的法子:戳破窗户纸这事也得别人干
严世蕃和何茂才我之所以觉得他们SB呢,是因为这俩人的脑子是直的,以为所有事都可以靠压榨来解决,但他们不知道压榨到了极限题就变成无解的题了
聪明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题解不开,及早放弃;SB会一直逼别人解决;一般聪明的人在不停碰壁之后放弃。
胡宗宪属于第一种,崇祯等第2/3名的人属于第三种。
当然,坚持不懈是一个良好的品质,但如果你能把复杂问题变抽象,找到关键变量,评估为达到目标要花费的成本,然后理智坚持或放弃,这样是不是更爽呢?
为啥我把裕王妃放在第二位呢?
举个栗子
沈一石挂着织造局的灯笼去找海瑞时(注意我这里没说是买田还是赈灾)
张居正和裕王希望逮着这个机会把严嵩拉下来,很直观对不对
这时候裕王妃说严党做出这种行为实在太过没脑子,事有蹊跷,需要观察一下
而海瑞和沈一石就要不要穿官服的问题舌战几回合之后,沈一石亮出底牌,海瑞败_(:з」∠)_
所以沈一石和裕王妃段位相近,海瑞和张居正往后排
虽然崇祯皇帝是上帝视角,但他说过胡宗宪“是哪路神仙”,他还是很强的
哎,说着说着跑题了
目前困惑我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把我的想法同步出去,太复杂了还得跟别人解释
但及时跟战友同步我的情况也是很有必要的,要给对方足够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