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 一个核心板?嵌入式开发板——东胜物联
一般来说,采用核心板方式,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取“公共部分”,将每个项目都需要的,必须的部分剥离抽象出来,集中于核心板。有了这个前提大概就清楚核心板需要什么呢?
一般来说都是围绕一个CPU/MCU所能正常运行为目标的,基本包括:
电源,来自载板的5v/3.3v首先要求调整到CPU所需要的各种电压,其次更重要的是可能存在对上电时序的严格要求
时钟信号,包括无源或有源两类,如果是无源晶体还需要注意匹配负载电容,有些严格的场合可能还需要考虑晶体的温度漂移的问题,比如32768Hz
程序存储器,一般就是Flash/eMMC这样的,我感觉好像串行的相对多一点,SDIO接口比较常见
随机存储器RAM,也就是常见的DDR,这部分除了原理图设计外,更重要的是PCB Layout的水平,等长,阻抗控制等都是基本要求
复位和监视,一个是上电监视,确保在电源真正稳定之前Hold住CPU不要乱动,有些场合习惯使用外部独立的上电复位监视,也可能包含在第一部分的PMIC中。另外监视程序的看门狗可以使用CPU内部外设,也可能会比较信任外部独立看门狗,根据经验和行业要求而不同。
以上部分差不多就可以确保上电后CPU可以运行起来,但未必就足够了,一般还可能在核心板上包含一些频率较高,PCB绘制复杂的部分,就好象将复杂算法封装为lib一样。当然了,这样的核心板一般就具备将深度的行业特征,比如可能将一些视频/图像的部分纳入核心板,也可以将千兆以太网的MAC/Phy等包含进来,这就取决于具体行业和企业的做法。